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3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现有可催化燃油的减排节油装置拆装不便,不利于推广。为此,本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所述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设置在一封闭的外壳内,外壳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过油空间,外壳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中心接口和多个环绕中心接口的通孔,环绕中心接口的通孔均与环形过油空间相通,一个中心接口与配用燃油滤清器的滤座上的中心螺纹接口相配,并与壳体的出口相通;另一个中心接口与配用燃油滤清器的滤杯杯盖上的中心螺纹接口相配,并与壳体的进口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方便、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内燃机。
【专利说明】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世界的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燃油发动机是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也是节能减排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对象,如何提高燃油的品质,提高燃油的转化率,减少燃油发动机的废气排放量,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现有的节能减排设备,大多是通过处理燃油发动机燃烧尾气的方法来降低废气排放的,而不是从本质上提高燃油转化率,因此从长远来看,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节能的需求和实现减排效果。
[0003] 申请人:先发明一种“可催化燃油的节油减排装置”,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2014年I月8日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203383933U),该可催化燃油的节油减排装置包括壳体、若干强磁组、以及与强磁组数量相对应的蜂窝催化剂模块;所述强磁组和蜂窝催化剂模块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它通过对燃油进行强磁切割和物理催化改变燃油性质,大大提高了燃油的能效和转化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燃油发动机。
[0004]但是这种结构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所有强磁组共用一个磁路屏蔽管,磁路设计有待改进,装配也不方便。
[0005] 申请人:后又发明一种“可催化燃油的减排节油装置”,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2014年7月2日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 203685420U),该可催化燃油的减排节油装置包括壳体、若干强磁组、若干蜂窝催化剂模块;所述强磁组和蜂窝催化剂模块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强磁组包括若干永磁体,所述蜂窝催化剂模块呈柱形,并开有呈蜂窝排布的多个纵向通孔,其表层为催化剂层,其特征是:所述强磁组还包括磁路屏蔽管和两个无磁隔片,磁路屏蔽管主体呈筒形,由纯铁制成,其内壁一端设有环形内凸缘,两个无磁隔片呈半月形,由钢或铝或塑料制成,相对设置在磁路屏蔽管内,两个无磁隔片的相对面上开有多个嵌槽,各个永磁体两端分别嵌在对应的嵌槽内。
[0006]这种结构使得可催化燃油的减排节油装置组装方便,但是使用安装时需要将油箱与内燃机之间的管件拆开后,再加装可催化燃油的减排节油装置,拆装不便,不利于催化燃油减排技术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结构参见CN203383933U或CN 203685420U),该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包括壳体、若干强磁组、若干蜂窝催化剂模块;所述强磁组和蜂窝催化剂模块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强磁组包括若干永磁体,所述蜂窝催化剂模块呈柱形,并开有呈蜂窝排布的多个纵向通孔,其表层为催化剂层,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设置在一封闭的外壳内,外壳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过油空间,外壳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中心接口和多个环绕中心接口的通孔,环绕中心接口的通孔均与环形过油空间相通,一个中心接口与配用燃油滤清器的滤座上的中心螺纹接口相配,并与壳体的出口相通;另一个中心接口与配用燃油滤清器的滤杯杯盖上的中心螺纹接口相配,并与壳体的进口相通。
[0009]如此设计,本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可以加装在现有内燃机的汽油滤清器或柴油滤清器上。
[0010]本实用新型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滤座和滤杯,其中滤座上开有出油管接口和进油管接口,且滤座设有与出油管接口相通的中心螺纹接口,滤杯包括杯体、滤芯和杯盖,滤芯设置在杯体内,杯盖上也设有中心螺纹接口,并设有多个环绕中心螺纹接口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前述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该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设置在滤座和滤杯之间,与壳体的出口相通的中心接口接滤座上的中心螺纹接口 ;与壳体的进口相通的中心接口接杯盖上的中心螺纹接口,外壳与滤座之间、外壳与杯盖之间均设有O形橡胶密封圈,所有通孔均直接或间接与进油管接口相通。本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一方面具有燃油滤清功能,另一方面具有催化燃油减排功能。
[0011]使用时,从油箱来的燃油自滤座的进油管接口进入,经外壳顶部的通孔进入环形过油空间,然后经外壳底的通孔和杯盖的通孔进入滤杯,经滤芯过滤后,从杯盖上的中心螺纹接口进入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经强磁组、蜂窝催化剂模块的磁化、催化后,经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的出口、滤座上的出油管接口进入输油管,最后进入内燃机,供内燃机使用。如此设计,实际是令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与通用的汽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组成一种新的标准配件,供各种新旧内燃机使用。
[0012]本实用新型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具有拆装方便、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内燃机。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沿过轴线的竖直平面剖切);
[0015]图2是含有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的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沿过出油管接口和进油管接口中心线的竖直平面剖切)。
[0016]图中为壳体、2为强磁组、3为蜂窝催化剂模块、4为外壳、5为环形过油空间、6为中心接口、7为通孔、8为滤座、9为中心螺纹接口、10为杯盖、11为滤杯、12为出油管接口、13为进油管接口、14为杯体、15为滤芯、16为O形橡胶密封圈、17为外筒、18为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包括壳体1、若干强磁组2、若干蜂窝催化剂模块3 ;所述强磁组2和蜂窝催化剂模块3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I内,所述强磁组3包括若干永磁体,所述蜂窝催化剂模块3呈柱形,并开有呈蜂窝排布的多个纵向通孔,其表层为催化剂层,壳体I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设置在一封闭的外壳4内,外壳4与壳体I之间形成环形过油空间5,外壳4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中心接口 6和多个环绕中心接口的通孔7,环绕中心接口 6的通孔7均与环形过油空间5相通,一个中心接口 6与配用燃油滤清器滤座8上的中心螺纹接口 9相配,并与壳体I的出口相通;另一个中心接口 6与配用燃油滤清器的滤杯杯盖10上的中心螺纹接口 9相配,并与壳体I的进口相通。外筒17和端盖18共同组成外壳4。
[001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滤座8和滤杯11,其中滤座8上开有出油管接口 12和进油管接口 13,且滤座8设有与出油管接口 12相通的中心螺纹接口 9,滤杯11包括杯体14、滤芯15和杯盖10,滤芯15设置在杯体14内,杯盖10上也设有中心螺纹接口 9,并设有多个环绕中心螺纹接口 9的通孔7,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前述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该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设置在滤座8和滤杯11之间,与壳体I的出口相通的中心接口 6接滤座8上的中心螺纹接口 9 ;与壳体I的进口相通的中心接口 6接杯盖10上的中心螺纹接口 9,外壳4与滤座8之间、外壳4与杯盖10之间均设有O形橡胶密封圈16,所有通孔7均直接或间接与进油管接口 13相通。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包括壳体、若干强磁组、若干蜂窝催化剂模块;所述强磁组和蜂窝催化剂模块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强磁组包括若干永磁体,所述蜂窝催化剂模块呈柱形,并开有呈蜂窝排布的多个纵向通孔,其表层为催化剂层,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催化减排装置本体设置在一封闭的外壳内,外壳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过油空间,外壳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中心接口和多个环绕中心接口的通孔,环绕中心接口的通孔均与环形过油空间相通,一个中心接口与配用燃油滤清器的滤座上的中心螺纹接口相配,并与壳体的出口相通;另一个中心接口与配用燃油滤清器的滤杯杯盖上的中心螺纹接口相配,并与壳体的进口相通。2.—种滤清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滤座和滤杯,其中滤座上开有出油管接口和进油管接口,且滤座设有与出油管接口相通的中心螺纹接口,滤杯包括杯体、滤芯和杯盖,滤芯设置在杯体内,杯盖上也设有中心螺纹接口,并设有多个环绕中心螺纹接口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该便于拆装的催化燃油减排装置设置在滤座和滤杯之间,与壳体的出口相通的中心接口接滤座上的中心螺纹接口 ;与壳体的进口相通的中心接口接杯盖上的中心螺纹接口,外壳与滤座之间、外壳与杯盖之间均设有O形橡胶密封圈,所有通孔均直接或间接与进油管接口相通。
【文档编号】F02M27-04GK204299736SQ201420778975
【发明者】孙大龙, 孙海鹰, 冯爱国, 史建新, 韩路, 王钰诏, 洪容镇, 刘贞, 赵玲, 张慧萍, 张程, 王小梅, 聂少鹏 [申请人]孙大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