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95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发动机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柴油节油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0所示,一般来讲,柴油发动机的油路流程为柴油被供油泵52从油箱50往管路吸来,经过过滤器51进入供油泵52,再由供油泵52以约1.5kg/cm2的压力送入过滤器53,再送入高压泵54,再由高压泵54以高压把柴油送到喷油器55,而当油压达到100~140kg/cm2时,喷油器55就喷油入汽缸并着火燃烧。通常在设计时,使供油泵52及高压泵54的油量皆多出喷油器55所喷入汽缸的油量,因此,所剩的带有压力及热度的油就由喷油器55带至回油管路56直接流回油箱50内。
众所皆知,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的原理与构造有所不同,汽油发动机是以点火方式使汽缸中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点燃而达到工作的目的。而柴油发动机则靠高压压缩空气于汽缸中所产生的热(约500℃),而以高压的手段喷以雾状柴油使之燃烧而产生动力。
一般来讲,影响发动机性能的是燃烧时间(热发生时间),燃烧时间愈短,愈能提高热效率及得到燃烧的安定性。但影响燃烧的要素如表一所示。
又根据柴油发动机燃烧的变化过程如表二所示。
表一
表二
由于柴油是固定的条件(当换成高十六烷时会更好),发动机的构造也是固定的,空气的量也是固定的(除非增加一套空气增压器)的条件下,我们会发现如何提高柴油的燃烧率及如何使发动机着火延迟时间缩短是一个关键。我们发现欲达到此目的有几点可以着手a、提高油的流动点。
b、提高油的挥发性。
c、降低油的黏度,使其流动性佳。
d、降低着火温度。
e、减少汽缸热度的损失。
而这些都可以借由压力及温度来改善。喷油器所喷入汽缸的油雾愈细时,其总表面积会增加,而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也愈大。换句话说,吸收氧来燃烧的机会愈大。而且油的粒子愈细,其燃烧的时间愈快,带温的雾喷入汽缸内时严格说起来也是油珠,而且已比平常温度高,所以吸收汽缸的热来汽化油珠比较少,此为其一;而当油珠愈细小时,由于汽化快,所以更快、更容易与汽缸内的空气混合(会比原来的混合较均匀),燃烧起来较原来更完全,此为其二。以此粒子细吸收氧的比例大,带热的粒子吸收汽缸的热度小及粒子细易汽化而与空气混合均匀等原因而使柴油发动机的完全燃烧率提高,不完全燃烧的排气污染减少。
而一般省油器大都是以利用矿物质的特性而做成的远红外线及磁力,或产生负离子来净化、加热等作用,当然刚开始时是有效果的。
但是这些物质皆具有半衰期,半衰期一过,效果就随之消失。一般皆在90天以下。但要半衰期长的物质,目前的技术只有依赖核子反应,但成本高又带有危险性。故已有省油器于实际使用时并不能符合使用者所需。
鉴于带有压力及60℃以上热度(即带有动能及热能)的油直接流回油箱内实在是太可惜,因此,研究开发出安装于高压泵之前的装置,把带有压力及热度的回油全部或部分通过此装置与自供油泵来的油混合使用增加能量,以达到省油及降低排污染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柴油发动机完全燃烧率、降低排气污染的柴油节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柴油发动机供油油路中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之间,且与回油管相连通;柴油节油装置包含本体、设置于本体中央处的分流阀、中盖及上盖;本体竖向设有环形阀室、水平设有贯穿本体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二横向孔道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的纵向孔道;第二横向孔道及纵向孔道连通阀室;分流阀包含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的阀体及一体成型于阀体上的轴杆;第一通孔对应于纵向孔道,并与第一横向孔道连通;第二、三通孔对应于连通阀室的第二横向孔道,于阀体第三通孔内设置单向压力阀;于轴杆上穿设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中盖设置于分流阀上方,并以固定元件固定于本体的阀室内;上盖盖设于本体上端并紧压入本体内。
其中分流阀的阀体为隔片状。
分流阀的阀体为圆柱状。
分流阀阀体表面上嵌套设有一条以上防止油料漏出的油封。
分流阀轴杆上设置位于中盖上方的固定元件。
本体第一、二横向孔道两端分别设有与分流阀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四接头、与分流阀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接头及与分流阀第三通孔连通的第三接头。
单向压力阀的额定压力恒大于进油压力。
一种柴油节油装置,安装于柴油发动机供油油路中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之间,且与回油管相连通;柴油节油装置包含本体、设置于本体中央处的分流阀、中盖、上盖及设置于本体下方的储油槽;本体竖向设有环形阀室、水平设有第一、四横向孔道、贯穿本体第二横向孔道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的纵向孔道;第二横向孔道及纵向孔道连通阀室;分流阀包含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的阀体及一体成型于阀体上的轴杆;第一通孔对应于纵向孔道,并与第一横向孔道连通;第二、三通孔对应于连通阀室的第二横向孔道,于阀体第三通孔内设置单向压力阀;于轴杆上穿设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中盖设置于分流阀上方,并以固定元件固定于本体的阀室内;上盖盖设于本体上端并紧压入本体内。
分流阀的阀体为隔片状。
单向压力阀的额定压力恒大于进油压力。
分流阀的阀体为圆柱状;第一孔道里端向下延伸设有伸入储油槽底部的第一管体。
第四孔道里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二管体。
本体与储油槽借由固定元件及防漏垫片固定于本体。
本体与储油槽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本体下方。
本体与储油槽一体铸造成型。
储油槽内设置加热体,并以温按方式控制其温度在所要的范围内;亦可用远红外线或发动机排气的热量加热。
储油槽配合与柴油发动机的冷却水管或排气管连接的水箱或气箱。
储油槽内放置借以使热传导更易且均匀的金属丝。
第一横向孔道外端连接设有与第一通孔及第一管体连通的第一接头;第四横向孔道外端连接设有与第二管体连通的第四接头;第二横向孔道两端分别连接设有与第二、三通孔连通的第二、三接头。
由于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柴油发动机供油油路中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之间,且与回油管相连通;柴油节油装置包含本体、设置于本体中央处的分流阀、中盖及上盖;本体竖向设有环形阀室、水平设有贯穿本体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二横向孔道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的纵向孔道;第二横向孔道及纵向孔道连通阀室;分流阀包含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的阀体及一体成型于阀体上的轴杆;第一通孔对应于纵向孔道,并与第一横向孔道连通;第二、三通孔对应于连通阀室的第二横向孔道,于阀体第三通孔内设置单向压力阀;于轴杆上穿设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中盖设置于分流阀上方,并以固定元件固定于本体的阀室内;上盖盖设于本体上端并紧压入本体内。当柴油被供油泵由油箱经过第一过滤器吸汲,透过第二过滤器进入本体,并经第一横向孔道由进入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喷油器喷油后,剩下的带有压力及高温的油直接进入本体第二孔道,经分流阀把全部或部分带压力及热度的油经纵向孔道送入第一孔道,并与进入第一孔道的油混合后,直接送入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喷油器,此时,带有压力及热度的油混合后会多少增加油的压力及温度送入高压泵以发挥作用,当进油压力超过单向压力阀所设定的压力时,部分进油即可顶开单向压力阀流回油箱;若进油压力未达单向压力阀的设定压力时,进油即保持其正常的进油流向。如此,进入高压泵的油的油温及压力都高于原来由供油泵送来的油的压力及温度。不仅提高柴油发动机完全燃烧率,而且降低排气污染,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油路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流阀结构示意图(具隔片状阀座)。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流阀结构示意图(具圆柱状阀体)。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设有储油槽)。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设有储油槽)。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设有储油槽、加热体为一组以上金属管)。
图9、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设有储油槽、储油槽配合水箱)。
图10、为已有的柴油发动机油路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柴油发动机的油路包含油箱10、与油箱10连通的第一过滤器11、与第一过滤器11连通的供油泵12、与供油泵12连通的第二过滤器13、与第二过滤器13连通的高压泵14、与高压泵14连通的喷油器15及连通油箱10及喷油器15的回油管路16。本实用新型柴油节油装置20安装于柴油发动机的油路中,并位于第二过滤器13与高压泵14之间。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柴油节油装置20包含本体21、设置于本体21中央处的分流阀22、中盖23及上盖25。
本体21竖向设有环形阀室210、水平设有贯穿本体21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二横向孔道211、212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211、212的纵向孔道213。第二横向孔道212及纵向孔道213连通阀室210。第一、二横向孔道211、212两端分别连接设有第一、四、二、三接头26、29、27、28。
如图4所示,分流阀22包含隔片状阀体220及一体成型于阀体220上且具有螺纹部的轴杆24。于轴杆24上穿设的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241。
如图3、图5所示,分流阀22a包含圆柱状阀体220a及一体成型于阀体220a上且具有螺纹部的轴杆24。阀体220a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221、222、223。第一通孔221对应于纵向孔道213,并与第一横向孔道211及第一、四接头26、29连通;第二、三通孔222、223对应于连通阀室210的第二横向孔道212,并分别与第二、三接头27、28连通,并于第三通孔223内设置单向压力阀224。单向压力阀224的额定压力恒大于第一接头26的进油压力。如此,当进油压力超过单向压力阀224所设定的压力时,部分进油即可顶开单向压力阀224流回油箱;若进油压力未达单向压力阀224的设定压力时,进油即保持其正常的进油流向。
阀体220、220a表面上嵌套设有一条以上防止油料漏出的油封。
于轴杆24上穿设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241,调整栓241固定于轴杆24上。
中盖23设置于分流阀22上方,并以固定元件231固定于本体21的阀室210内,以防止以轴杆24穿出中盖23的分流阀22向上滑出,并于分流阀22轴杆24上设置位于中盖23上方的固定元件242,防止柴油发动机在运转时分流阀22松动,使角度变化而影响性能。
上盖25盖设于本体21上端并紧压入本体21内。
如图1所示,当柴油被供油泵12由油箱10经过第一过滤器11吸汲,透过第二过滤器13从第一接头26进入本体21,并经第一横向孔道211由第四接头29进入高压泵14加压后进入喷油器15喷油后,剩下的带有压力及高温的油直接从第二接头27进入本体21第二孔道212及第二通孔222,经分流阀22把全部或部分带压力及热度的油经第一通孔221、纵向孔道213送入第一孔道211,并与经第一接头26进入第一孔道211的油混合后,经第四接头29直接送入高压泵14加压后进入喷油器15,此时,带有压力及热度的油混合后会多少增加油的压力及温度送入高压泵14以发挥作用,另外一部分油则会经第三通孔223顶开单向压力阀224而由第三接头28及回油管路16而流回油箱10。如此,进入高压泵14的油的油温及压力都高于原来由供油泵12送来的油的压力及温度。
如图6、图7、图8所示,为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更进一步于本体21a下方设置储油槽30,并于储油槽30内放置金属丝31,借以使热传导更易且均匀。本体21a与储油槽30借由固定元件及防漏垫片固定于本体21a下方,亦可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本体21a下方,亦可与本体21a一体铸造成型。
储油槽30内亦可设置加热体32,并以温按方式控制其温度在所要的范围内;亦可用远红外线或发动机排气的热量加热。
本体21a竖向设有环形阀室210、水平设有第一、四横向孔道211、214、贯穿本体21a第二横向孔道212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211、212的纵向孔道213。第二横向孔道212及纵向孔道213连通阀室210。第一、四横向孔道211、214外端及第二横向孔道212两端分别连接设有第一、四、二、三接头26a、29a、27a、28a。第四孔道214不与第一、二、三孔道211、212、213连通;第四接头29a不与第一、二、三接头26a、27a、28a连通。
分流阀22a包含圆柱状阀体220a及一体成型于阀体220a上且具有螺纹部的轴杆。阀体220a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221、222、223。令第一通孔221对应于纵向孔道213,并与第一横向孔道211及第一接头26a连通;第二、三通孔222、223对应于连通阀室210第二横向孔道212,并与第二、三接头27a、28a连通,并于第三通孔223内设有可调式单向压力阀224,单向压力阀224的额定压力恒大于第一接头26a的进油压力;第一孔道211及第四孔道214里端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伸入储油槽30底部的第一管体261及伸入储油槽30的第二管体291。
当动作时,柴油由油箱10被供油泵12经第一过滤器(滤清器)11吸进,并透过第二过滤器(滤清器)13从第一接头26a、第一孔道211及第一管体261进入储油槽30;由喷油器15剩下的带有压力及高温的油经管路由第二接头27a、第二孔道212、第二通孔222进入分流阀22而分流出来通往第一通孔221、纵向孔道213、第一孔道211及第一管体261进入储油槽30并与由第一接头26a进入储油槽30的油混合,流入储油槽30的混合油经加热体32加热后由第二管体291、第四孔道214及第四接头29a送入高压泵14。如此,当进油压力超过单向压力阀224所设定的压力时,部分进油即可顶开单向压力阀224流回储油槽30;若进油压力未达单向压力阀224的设定压力时,进油即保持其正常的进油流向。
加热体32可为电热温控式加热体以将温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亦可为远红外线温控式加热体;更可利用发动机排气的热量加热。
如图8所示,加热体32a亦为一组以上金属管321或风箱,并利用柴油发动机所排出的热风通过而加热,不必再仰赖其他能源。
如图9所示,储油槽30可另配合与柴油发动机的冷却水管或排气管连接的水箱40或气箱,借以利用冷却水管排出的热水或排气管41排出的热气的热量直接加热储油槽30,以提高储油槽30内油的温度而增进效果。
又一般柴油发动机在常温下1cm3容量的油粒(直径12.4mm、表面积484mm2)经喷油器喷出来的油粒直径大约为0.04mm(表面积增加到310倍),而安装本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油路的喷油器喷出来的油粒直径可达到0.02mm(表面积增加到620倍,比原来的喷射大一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柴油节油装置2可有效使柴油在汽缸内充分地燃烧而提高其完全燃烧率,增加动力并达到降低排气污染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节油装置,安装于柴油发动机供油油路中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之间,且与回油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柴油节油装置包含本体、设置于本体中央处的分流阀、中盖及上盖;本体竖向设有环形阀室、水平设有贯穿本体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二横向孔道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的纵向孔道;第二横向孔道及纵向孔道连通阀室;分流阀包含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的阀体及一体成型于阀体上的轴杆;第一通孔对应于纵向孔道,并与第一横向孔道连通;第二、三通孔对应于连通阀室的第二横向孔道,于阀体第三通孔内设置单向压力阀;于轴杆上穿设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中盖设置于分流阀上方,并以固定元件固定于本体的阀室内;上盖盖设于本体上端并紧压入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的阀体为隔片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的阀体为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阀体表面上嵌套设有一条以上防止油料漏出的油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轴杆上设置位于中盖上方的固定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第一、二横向孔道两端分别设有与分流阀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四接头、与分流阀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接头及与分流阀第三通孔连通的第三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压力阀的额定压力恒大于进油压力。
8.一种柴油节油装置,安装于柴油发动机供油油路中第二过滤器与高压泵之间,且与回油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柴油节油装置包含本体、设置于本体中央处的分流阀、中盖、上盖及设置于本体下方的储油槽;本体竖向设有环形阀室、水平设有第一、四横向孔道、贯穿本体第二横向孔道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的纵向孔道;第二横向孔道及纵向孔道连通阀室;分流阀包含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的阀体及一体成型于阀体上的轴杆;第一通孔对应于纵向孔道,并与第一横向孔道连通;第二、三通孔对应于连通阀室的第二横向孔道,于阀体第三通孔内设置单向压力阀;于轴杆上穿设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中盖设置于分流阀上方,并以固定元件固定于本体的阀室内;上盖盖设于本体上端并紧压入本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的阀体为隔片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压力阀的额定压力恒大于进油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的阀体为圆柱状;第一孔道里端向下延伸设有伸入储油槽底部的第一管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孔道里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二管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与储油槽借由固定元件及防漏垫片固定于本体。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与储油槽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本体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与储油槽一体铸造成型。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槽内设置加热体,并以温按方式控制其温度在所要的范围内;亦可用远红外线或发动机排气的热量加热。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槽配合与柴油发动机的冷却水管或排气管连接的水箱或气箱。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槽内放置借以使热传导更易且均匀的金属丝。
19.根据权利要求8、11或12所述的柴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向孔道外端连接设有与第一通孔及第一管体连通的第一接头;第四横向孔道外端连接设有与第二管体连通的第四接头;第二横向孔道两端分别连接设有与第二、三通孔连通的第二、三接头。
专利摘要一种柴油节油装置。为提供一种提高柴油发动机完全燃烧率、降低排气污染的柴油发动机辅助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含本体、设置于本体中央处的分流阀、中盖及上盖;本体竖向设有环形阀室、水平设有贯穿本体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二横向孔道及连通第一、二横向孔道的纵向孔道;第二横向孔道及纵向孔道连通阀室;分流阀包含底部设有相连通第一、二、三通孔的阀体及一体成型于阀体上的轴杆;第一通孔对应于纵向孔道,并与第一横向孔道连通;第二、三通孔对应于连通阀室的第二横向孔道,于阀体第三通孔内设置单向压力阀;于轴杆上穿设便于调整角度的调整栓;中盖设置于分流阀上方,并以固定元件固定于本体的阀室内;上盖盖设于本体上端并紧压入本体内。
文档编号F02M37/22GK2714828SQ20042011622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8日
发明者郭飞麟, 郭飞融 申请人:雅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郭飞麟, 郭飞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