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148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省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油器,尤指一种将振荡层涂布于本体一 侧的省油器。
背景技术
参照图8, 一种传统的省油器,其主要包括一省油器1,该省油 器1是一种由长条带状材料制成呈螺旋管状的结构,该带状材料由 塑料、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该材料中包含有远红外线的添加原料。 而此螺旋管状结构的省油器1套设于汽车进油管2的外侧,利用其内 含的远红外线原并牛而达到省油的效果。这种现有结构在实用上仍有许多缺点,因该省油器1为 一螺旋 状,故在安装时必须反复缠绕,因而较为浪费时间,且汽车引擎室 内的空间狭小,安装时的缠绕动作也很容易受到阻碍,使用上相当 不便。另外,该螺旋状的省油器1本身具有弹性,故无法紧固在汽车 进油管2的外侧,因而会因热胀冷缩的作用而使该省油器1松动,或 安装于垂直段的进油管2上时,容易受震动而下滑,使固定效果不 佳,因而其省油效果也将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该省油器1在制造时,远红外线的添加原料就直接 加入带状材料内,故该省油器1内含的红外线添加原料呈松散状, 而非均匀分布在带状材料的内表面,如此,其提供的汽油分子化能 力就很有限,无法完全发挥出其共振作用,故实际所获得的省油效 果并不是很好,而且也不符合产业利用的设计要求。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器所欲解决的扶术问题在于,该现有结构的 省油器成形为一螺旋状,故在安装时必须反复的缠绕,使用上较为 浪费时间,且汽车引擎室内的空间狭小,安装时的缠绕动作也很容 易受到阻碍,使用上相当不便。另外,该螺旋状的省油器本身具有 弹性,故无法紧固于汽车进油管的外侧,仍会因热胀冷缩的作用而 使该省油器松动,或是安装于垂直段进油管上时,容易受到震动而 下滑,造成固定效果不佳,故所能提供的省油效果亦将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该省油器在制造时,远红外线的添加原料就直接加入带 状材料内,故该省油器内的红外线添加原料为松散状,而非均匀分 布在带状材料的内表面,如此其提供汽油分子化的能力有限,无法 完全发挥出其共振作用,故实际的省油效果并不很好,有待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省油器,其主要包括有 一本体,其具有远 红外线特性,且该本体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形成有一头部, 该头部内开设有一结合孔,该本体的第二端形成有一舌部,该舌部 可穿伸于该本体的结合孔内,使本体巻曲以包覆在进油管上,达到 省油效果。该本体可于一側披覆一振荡层,该振荡层由振荡元素制成,凭 借均匀分布在本体内侧的振荡层,可快速吸收热能并瞬间转化为能 量,振荡反馈而促使汽油内的分子由大变小,产生共振活化以获得 更佳的省油效果。另外该本体第二端的舌部可在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卡块,各卡 块可与各结合孔相互配合以形成卡固状态,达到该本体可稳固包覆 于进油管上的效果,同时达到良好的收巻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将该本体具有振荡层的一侧直 接包覆在进油管上,并使该舌部穿伸过该头部的结合孔,形成一稳 固配.合的卡固效果,而且其简易的操作可供一般车主自行安装。另 外,集中于该本体内侧的振荡层,可将放射能完全集中在进油管上, 以对汽油内的分子产生共振活化,使汽油进入引擎前先行预热,而 令汽油分子结构变小,让汽油雾化更完全,以使进入引擎的油气能 完全燃烧,让引擎达到动力的增加及寿命的延长效果,同时更可减 少排出燃烧不完全的气体,使其更为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沿3-3剖面线所取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表示应用于多重曲折的进油管。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现有结构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省油器2进油管10本体1 1头部111贯穿孔12结合孔121长边122短边1 3舌部14卡块141滑入侧142卡掣侧143峰部144谷部15卡块151滑入侧1 52卡掣侧153峰部1 54谷部16结合孔161卡抵部1 7贯穿孔20振荡层3090进油管91进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 2,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本体10,其具有远红外 线特性,且可巻曲以包覆于进油管90上,达到省油效果;而该本体 10亦可于一侧披覆一振荡层20,该振荡层20由振荡元素制成,凭 借均匀分布在本体10内侧的振荡层20,可快速吸收热能并瞬间转化 为能量,振荡反馈促使汽油内的分子由大变小,产生共振活化以达 更佳的省油效果;其中该本体10为一可巻曲的软质材料制成,如塑料或橡胶或发泡 材等。而该本体1 0内亦可添加耐热材,以有效防止因高温而产生 的热变形。该本体10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形成有一头 部11,该头部11设为一薄片状,借此减少占用空间。又该头部 11上开设有数个贯穿孔111,各贯穿孔111可供集聚热气。该头 部11内开设有一结合孔12,该结合孔12约呈一长形状而具有一 长边121与一短边122。该本体10的第二端形成有一舌部13,该舌部13可穿伸于该 本体10的结合孔12内,使本体10巻曲以包覆于进油管90上。 该舌部13于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卡块14,各卡块14可与该结合 孔12相互配合以形成卡固状态,以便该本体10可稳固包覆于进油 管90上。该卡块14具有滑入侧141与卡掣侧142,该滑入侧141 可使该卡块14顺利滑过该结合孔12,而该卡掣侧142可使该卡块 14稳固卡抵于该结合孔12处。该卡块14在该滑入侧141与该卡掣侧142之间形成一峰部 "3,而二相邻卡块14之间形成一谷部144。在本实施例中,该舌 部1 3两侧卡块1 4的峰部1 43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该结合孔1 2长边 121的长度,而该舌部13两侧的谷部144之间的距离略小于该结
合孔12长边121的长度,又该舌部13的厚度略小于该结合孔12 短边122的长度。该振荡层20设置于该本体10的一侧,具有可产生远红外线的 特性。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该本体10上涂布一层薄膜状的振荡层20, 以使该本体10在包覆于进油管90上时,完全集中于该本体10 — 侧的振荡层20可快速吸收热能并瞬间转化为能量,振荡反馈而促 使汽油内的分子产生共振活化,达到更佳的远红外线预热效果。该 振荡层20所使用的振荡元素可以是远红外线陶瓷粉、或石墨粉、 或备长炭粉、或竹炭粉等。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该本体10具有振荡层20的一侧直接 包覆在进油管90上,并使该舌部13得以穿伸过该头部11的结合 孔12,使该结合孔12得以落入该二卡块14之间的谷部144,让 该结合孔12与该卡块14的卡掣侧142相互卡抵,形成一稳固配 合的卡固效果。简易的操作可供一般车主自行装置该本体10于进 油管90上,并于装置完毕后该本体10稳固的卡固于进油管90上。集中在该本体10内侧的振荡层20,可将放射能完全集中在进 油管90上,以对汽油内的分子产生共振活化,促使汽油进入引擎 前先行产生预热作用,而令汽油分子结构变小,让汽油雾化时更完 全,以使进入引擎的油气能完全燃烧,让引擎达到动力的增加及寿 命的延长效果,同时更可减少排出燃烧不完全气体的缺点,使其为 更为环保。又该本体10的贯穿孔111还可集聚热气,以促进该振 荡层20的共振效果,达到迅速产生远红外线特性的效果。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其揭示该本体10在 多重曲折的进油管91上的应用。由于引擎室的设计型式各有不同, 遇到多重曲折的进油管91时,该本体10亦可快速的包覆在进油管91上,并巻曲固定,完全不会受限于进油管91的曲折型状,因而4吏用上相当方〗更。而且该本体10既可以应用在4几动车的进油管,也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油料驱动的机械的进油管上,适应性相当广泛。除此之外,添加有耐热材的本体10还可减少因热变形而发生松脱的缺点,达到真正省油功能的效果。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本体10舌部13 的卡块15设计不同。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大致相同,其 不同之处在于该舌部13于一侧突设有数个卡块15,各卡块15 可与该结合孔12相互配合以形成卡固状态,而该振荡层20设置于 该本体10相反于该卡块15的一侧。该卡块15具有一滑入侧151 与一卡掣侧152,该滑入侧151可使该卡块15顺利滑过该结合孔 12,而该卡掣侧152可使该卡块15稳固卡4氐于该结合孔12处。该卡块15于该滑入侧151与该卡掣侧152之间形成一峰部 153,而二相邻卡块15之间则形成一谷部154。在本实施例中该舌 部13异于该卡块15 —侧至该卡块15峰部153的距离略大于该结 合孔12短边122的长度,而该舌部13异于该卡块15 —侧至该谷 部154的距离略小于该结合孔12短边122的长度,而且该舌部13 的宽度略小于该结合孔12长边121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内亦可直接添加如远红外线陶瓷粉、或 石墨粉、或备长炭粉、或竹炭粉等振荡元素,如此亦可稳固的包覆 于进油管上,同样达到省油效果。参照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 的本体10已直接添加有远红外线陶瓷粉、或石墨粉、或备长炭粉、 或竹炭粉等振荡元素,故具有良好的远红外线预热效果。且该本体 10内设有多个贯穿孔17,以供集聚热气,而该头部11内开设有
数个结合孔16,以供舌部13穿伸其中。于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结 合孔16。而且结合孔16内凸设有一"^^抵部161,用以卡抵于舌部 13相反于振荡层20的一侧。该本体10的舌部13于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卡块14,各卡块 14的结构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靠近舌部 13外伸端的卡块14设为平头状,以利于穿入结合孔16,而该舌 部13邻近头部11的卡块14设为逆齿状,以达到更佳的卡掣效果。该金属层30是以网板印刷方式布设在本体10的一侧,其材料 可采用如纳米铝,以达到辅助本体10导热及储热的效果。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其表示包 覆于较小径的进油管90的状态。该本体10包覆于较小径的进油管 90时,外伸的舌部13将余留较多的长度,为达到更好的收巻效果, 可将多余的舌部13再反折穿入另一结合孔16中,使多余的舌部 13可藏匿在本体10与进油管90之间,达到良好的收巻效果,且 该卡抵部161还可提供舌部13良好的卡抵效杲,具有良好的卡固 稳定性。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 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器,其中该振荡层是由振荡元素制成,其 披覆于该本体的一侧,凭借均匀分布在本体内侧的振荡层,可快速 的吸收热能并瞬间转化为能量,振荡反馈而促使汽油内的分子由大 变小,产生共振活化以达更佳的省油效果。2. 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器,其中该舌部于两侧分别突设有数个卡 块,各卡块与各结合孔相互配合以形成卡固状态,提供该本体可稳 固包覆于进油管上的效果,同时达到良好的收巻功能。3. 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器,其中该卡块具有一滑入侧与一卡掣 侧,该滑入侧提供该卡块顺利滑过该结合孔的效果,而该卡掣侧可 提供该卡块稳固卡抵于该结合孔处的效果,且该卡块可设为平头状 或逆齿状。4. 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器,其中该本体亦可直接于内添加如远红 外线陶瓷粉、或石墨粉、或备长炭粉、或竹炭粉等振荡元素,如此 亦可稳固的包覆于进油管上,同样达到省油效果。5. 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器,其中该本体上还可利用网板印刷方式 布设一金属层,例如采用纳米铝的金属材料,可达到辅助本体导热 及储热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省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具有远红外线特性的本体,该本体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形成有头部,该头部内开设有结合孔,该本体的第二端则形成有舌部,该舌部是可穿伸于该本体的结合孔内,使本体卷曲以包覆于进油管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一 侧披覆有一振荡层。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该舌部于两侧 分别突设有数个卡块,所述的卡块与所述的结合孔相互配合以形成 卡固状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块具有 滑入侧与卡掣侧,该滑入侧供该卡块滑过该结合孔,而该卡掣侧则 供该卡块稳固卡抵于该结合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孔具 有一长边与一短边,而该卡块于该滑入侧与该卡掣侧之间形成一峰 部,二相邻卡块之间形成一谷部,该舌部两侧卡块的峰部距离是略 大于该结合孔长边的长度,而该舌部两侧谷部的距离则略小于该结 合孔长边的长度。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一 侧网板印刷有一金属层,且该本体头部开设有数个结合孔,且该卡 块设为平头状或斜齿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内开设有 数个贯穿孔,且该头部为薄片状,而该振荡层则为薄膜状。
8.如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舌部 于一侧突设有数个卡块,所述的卡块与该结合孔相互配合以形成卡 固状态,而所述的振荡层则设置于该本体相反于该卡块的另 一侧。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块具有 滑入侧与卡掣侧,该滑入侧供该卡块滑过该结合孔,而该卡掣侧则 供该卡块稳固卡抵于该结合孔。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省油器,其特征在于该结合孔具有一 长边与一短边,而该卡块于该滑入侧与该卡掣侧之间形成一峰部, 二相邻卡块之间成形成一谷部,该舌部相反于卡块的一侧至该卡块 峰部的距离略大于该结合孔短边的长度,而该舌部相反于卡块的一 侧至该谷部的距离则略小于该结合孔短边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油器,其主要包括具有远红外线特性的本体,且该本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形成有一头部,该头部内开设有一结合孔,该本体的第二端形成有一舌部,该舌部可穿伸于该本体的结合孔内,使本体卷曲以包覆于进油管上,达到省油效果;而该本体亦可在一侧披覆一振荡层,该振荡层由振荡元素制成,凭借均匀分布在本体内侧的振荡层,可快速的吸收热能并瞬间转化为能量,振荡反馈而促使汽油内的分子由大变小,产生共振活化以达到更佳的省油效果。
文档编号F02M27/06GK201003445SQ20072000035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5日
发明者汪凤喜, 黄阿忠 申请人:汪凤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