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772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领域内,在表面附着一层氧化膜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汽车的排气管生锈导致的排气管漏气和噪音过大问题, 一直是各个车主烦心的 事情。通用的解决方案是定期对锈蚀的排气管进行更换或是将排气管换成不锈钢制排气管, 而在加工制造上对排气管进行的改进,主要是更改排气管的材质,排气管的材质经历了从普 通灰铁、蠕墨铸铁,到合金蠕墨铸铁、球墨铸铁。但是两种方式存在如下的弊端
1、 定期对排气管进行更换,维护成本高。 一般铁制排气管的使用寿命大约为一年,汽车
的整车使用年限大约为8-10年,依次计算就需更换8-10根排气管。维护成本比较高,而且
可能由于车型的淘汰在市场上买不到配件。
2、 更换成不锈钢制排气管一次投入较高。目前不锈钢制的排气管由于其超强的耐腐蚀性 能而走俏于市场,但是其34倍于普通铁制材料的排气管价格还是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3、 排气管的材质只要是铁制必定要生锈。目前的排气管的采用的是球墨铸铁,虽然球墨 铸铁具有铸钢的强度,也有铸铁优异的抗腐蚀性。但是在长期的高温、高压以及暴露在空气 中,导致其生锈是必然的。
4、 针对排气管的加工改进主要是在排气管的底部增加排水孔。金属生锈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必须和水接触,如果在底部加工出一个防水孔,就可以降低的排气管生锈的速度。但是 增加了排水孔之后,排气管的噪音和排放随即增加,因此不是一个两全之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利用现有排气管 的材料,在其表面增加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以实现防锈、减少维护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于在排气管的表面附着一层氧化膜。通过热处理工艺及装置, 使水蒸汽同排气管的表面机体(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层致密氧化层。以实现增加 排气管的使用寿命,降低投资成本和维护费用,以及消除噪音和排放的增加所带来的衍生问 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同样的排气管,在表面进行热处理,大大增加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从而削减了
3定期对排气管进行更换的维护费用。
2、 由于涂层之后的排气管只是在其表面增加了一个致密的氧化层,因此其价格并没有大 幅度的增加。相比较不锈钢制排气管,其初始投入资金可以大大减少。
3、 排气管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层(Fe3CN),可以隔绝排气管本体同空气和水蒸汽的 接触,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
.4、整个排气管的加工不需要加工防水孔,从而不会造成排气管的噪音和排放增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排气管2的内、外表面附着一层致密氧化膜1和3,氧化膜1和3是 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利用氧化炉炉膛内加热丝将氧化炉加热到300-35(TC,排出内部空气、 水分以及其他杂质气体;打开炉盖,将装有工件的托料架放入炉膛中;然后通过保护气通气 口向炉膛中以3-5立方米/分钟的流量充入压力为0.1-0. 3Mpa的氮气(N2)作为保护气体, 进一步除去内部的残留杂质气体,多余的氮气(N2)通过炉盖顶上开设的排气口排出;通气 10-15min之后,将炉膛加热到500-550°C,之后关闭保护气通气口;打开水蒸汽通气口,向 炉膛中以12-15立方米/分钟的流量充入压力为0. 2-0. 4Mpa的水蒸汽(HzO),使排气管表面 的铁与水蒸汽(H20)发生反应Fe+H20-—Fe304(磁性氧化膜)+H2,在排气管2的内、外表 面增加一层厚度在0. 010-0. 015mm的致密的氧化膜I和3;进一步利用加热丝升温,将炉膛 的温度上升到580-620'C,保温3"4个小时,停止对炉膛的加热,关闭水蒸汽通气口;同时通 过保护气通气口向炉膛1中以3-5立方米/分钟的流量充入压力为0.1-0. 3Mpa的氮气(N2) 作为保护气体,防止水蒸汽吸附在零件表面;待炉的温度降至300-35(TC时,打开炉膛,取出 工件。
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管,包括排气管(2),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管(2)的外表面附着一层氧化膜(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管(2)的内表面附着一层氧化 膜(3)。
专利摘要一种排气管,利用现有排气管,在高温下,使水蒸汽同排气管的表面机体(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层致密氧化层(Fe<sub>3</sub>O<sub>4</sub>)。本实用新型采用同样的排气管,通过在表面进行热处理,增加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从而削减了定期对排气管进行更换的维护费用;由于涂层之后的排气管只是在其表面增加了一个致密的氧化层,降低了投资成本;排气管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层,可以隔绝排气管本体同空气和水蒸汽的接触,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排气管的加工不需要加工防水孔,从而不会造成排气管的噪音和排放增加。
文档编号F01N13/16GK201277086SQ20082019206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徐江涛, 柯小松, 谢培华 申请人:襄樊市长源东谷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