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气量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027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气量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尤其是一种可变气量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在进气过程中具有间歇性和周期性,致使进气歧管内产生一定 幅度的压力波,此压力波以声速在进气系统内传播和往复反射。如果以一定长度和直径的 进气歧管与一定容积的谐振室组成谐振系统,并使其固有频率与气门的进气周期协调,那 么在特定的转速下,就会在进气门关闭之前,在进气歧管内产生大幅度的压力波,使进气歧 管的压力增高,从而增加进气量,这就是进气波动效应。目前的进气歧管由上片、中片、下1 片、下2片构成,上片、中片、下1片、下2片相互扣装构成进气歧管,由此在进气歧管一侧形 成进气弯管;在中片与下1片、下2片之间形成稳压腔;在中片上形成若干个出气管口,上 片与中片之间形成若干个通道,该若干个通道分别连通中片上的各自出气管口,这些通道 连通稳压腔。上述结构形式的进气歧管对发动机低速运转以及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的进气 量及进气速度都是恒定的。 我们知道,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时,这种流道较长的进气歧管可提高进气速度,增强 了气流的惯性,使进气量增多;而对于发动机处在高速运转状态下,这种细长的进气歧管会 增大进气阻力,使进气量减少,从而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
来满足不用工况下发动机进气需求的可变气量进气歧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可变气量进气歧管,由上片、中片、下1片、下2片构成,上片、中片、下1片、下 2片相互扣装构成进气歧管,在进气歧管一侧形成进气弯管,在中片与下1片、下2片之间形 成稳压腔;在中片上形成若干个出气管,在稳压腔内的中片上制有对应出气管制有若干个 进气口 ,上片与中片之间形成若干个通道,该若干个通道分别连通各自的出气管及进气口 , 其特征在于在稳压腔内的中片上对应各出气通道直接制出连通出气管道的进气短口,在 进气短口上密封安装转换阀,转换阀的阀片共同安装在同一传动轴上,该传动轴通过在进 气歧管侧边的输入端所安装的一真空阀驱动摆转,真空阀通过一安装在进气歧管中片侧边 上的电磁阀控制动作。 而且,在稳压腔内安装有真空腔,该真空腔通过气管连通电磁阀的进口,该电磁阀 的出口连通另一气管,该气管连通真空阀。 而且,所述在真空阀2的阀杆15端部连接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固装阀片的传 动轴。 而且,所述稳压腔上还制有腔体加强筋,进气弯管及其与稳压腔连接处设有横向 及纵向连接加强筋。
而且,所述进气弯管与出气管处均设置成法兰,且法兰面设有密封槽。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进气歧管在稳压腔内的中片上对应各出气通道直接制出连通出气管道的进 气短口,在进气短口上安装有由阀座及阀片构成的转换阀,转换阀的阀片通过在进气歧管 外侧边所安装的一传动轴实现翻转,以此来封闭或者打开进气短口,由此实现了当发动机 高速运转时,可使转换阀开启,空气直接进入进气短口 ,该粗短的进气短口进气阻力小,进 气量增多,实现了进气歧管在不同工况下发动机的进气量。 2、本进气歧管的传动轴采用真空阀驱动,通过安装在稳压腔内的真空腔采用电磁 阀控制真空阀的动作,使转换阀启闭,从而实现气量的调节。整个歧管结构简单紧凑,且没 有加大歧管的体积。 3、本发明电控方式响应速度快,能够及时保证在相应工况供给最合的空气量,空 气量的控制精确度高,稳定性好,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还由于提高了发动机在高 转速下的进气速度而增强了汽缸内的气流强度,从而改善了燃烧过程,提高了发动机中低 速燃油的经济性。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拆下下1片、下2片后的稳压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的A-A向截面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 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种可变气量进气歧管,由上片8、中片4、下1片5、下2片6构成,上片、中片、下 1片、下2片相互扣装构成进气歧管,在进气歧管一侧形成进气弯管7 ;在中片与下1片、下 2片之间形成稳压腔;在中片上形成若干个出气管3(本实施例为四个),在稳压腔内的中 片上制有对应出气管制有若干个进气口 18,上片与中片之间形成若干个通道17,该若干个 通道分别连通各自的出气管及进气口 。下面以四个通道的进气歧管为例叙述本发明的实施 例 (1)在稳压腔内的中片上对应各出气通道直接制出连通出气管道的进气短口,在 进气短口上密封安装有由阀座9及阀片IO构成的转换阀,每个阀片均共同安装在一传动轴 11上,该传动轴在进气歧管侧边的输入端安装有一连杆16,参见图5,该连杆穿装在真空阀 2的阀杆15端部,通过阀杆的推拉实现传动轴的摆转,以实现所固装的阀片在阀座内的翻 转, (2)进气歧管的传动轴采用真空阀驱动,通过安装在稳压腔内的真空腔14(参见 图4,为两个)采用电磁阀l控制真空阀的动作。其动作原理是真空腔内的真空气体通过气管13连通电磁阀的进口,该电磁阀的出口连通另一气管12,该气管连通真空阀并驱动真 空阀阀杆的推拉动作。 (3)稳压腔上还制有腔体加强筋,进气弯管及其与稳压腔连接处设有横向及纵向 连接加强筋以保证其承压能力。
(4)进气弯管与出气管处均设置成法兰,且法兰面设有密封槽。 本发明通过改变进气歧管的长度,可有效控制进气气流在进气道中的流动惯性,
使气流的流动压力波的频率和进气门的频率在不同工况下适时吻合,进而最大程度保证发
动机在任何工况的进气量。本歧管实质是利用的中惯性谐波增压的原理来实现发动机的最
大进气量。当发动机转速低于4400转时,转换阀不起作用,呈关闭状态,气流的路径较长;
当发动机转速大于4400转时,转换阀起作用,转换阀是打开的,气流的路径是较短,这样满
足不同工况的空气量的需求。此外,在不同的水温和转速下将进气歧管打开不同的开度,以
满足发动机各个工况空气的需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同一工况下,不同的转换阀开度,使得进入发动机的气流 流速发生改变,形成涡旋,涡流即是我们常说的旋涡,使得发动机的油气混合达更加充分。 特别是发动机在低温冷起动和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时,混合气的雾化不好,燃烧不充分,排放 不良,为了改善低温时汽油的雾化水平,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水平,使马自达6的排放水平达 到和超过欧III标准。 工作过程当水温低于62度左右,并且发动机的转速低于3750转时,使进气管的 通道面积减小;随着水温的进一步提高,转速进一步上升,转换阀的开度完全打开,进气管 的面积达到最大。顾名思义它不是由油门拉线控制进气总管的开度而是利用直流电机通过 减速机构来自动实现的。 功能和工作过程它具有普通节气门的基本功能,其作用是打开进气歧管在总管 上的通道,不同工况打开不同的开度,一般轿车的节气门都是由脚踏板带动的油门拉线控 制。但这种拉线控制的节气门在急加速等特殊工况时有进气迟滞现象,也就是说在急加速 等特殊工况时,节气门的开度信号通过节所气门位置传感器已送出,但实际进入气缸的空 气并没有及时跟进,而且节气门处在气流扰动下并不是很平稳,因此空气量并不稳定,加速 不理想和不稳定。而电子节气门可根据节气门位置信号,PCM直接驱动直流电动机快速作 响应,及时地将节气门打开所需的开度,而且电子节气门在自身减速机构的自锁作用下,不 会因为气流的扰动而波动,以保证发动机的进气量和转速的稳定。
权利要求
一种可变气量进气歧管,由上片、中片、下1片、下2片构成,上片、中片、下1片、下2片相互扣装构成进气歧管,在进气歧管一侧形成进气弯管,在中片与下1片、下2片之间形成稳压腔;在中片上形成若干个出气管,在稳压腔内的中片上制有对应出气管制有若干个进气口,上片与中片之间形成若干个通道,该若干个通道分别连通各自的出气管及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稳压腔内的中片上对应各出气通道直接制出连通出气管道的进气短口,在进气短口上密封安装转换阀,转换阀的阀片共同安装在同一传动轴上,该传动轴通过在进气歧管侧边的输入端所安装的一真空阀驱动摆转,真空阀通过一安装在进气歧管中片侧边上的电磁阀控制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量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在稳压腔内安装有真空腔, 该真空腔通过气管连通电磁阀的进口 ,该电磁阀的出口连通另一气管,该气管连通真空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量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真空阀2的阀杆15 端部连接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固装阀片的传动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量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上还制有腔体 加强筋,进气弯管及其与稳压腔连接处设有横向及纵向连接加强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量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弯管与出气管处 均设置成法兰,且法兰面设有密封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气量进气歧管,是在稳压腔内的中片上对应各出气通道直接制出连通出气管道的进气短口,在进气短口上密封安装转换阀,转换阀的阀片共同安装在同一传动轴上,该传动轴通过在进气歧管侧边的输入端所安装的一真空阀驱动摆转,真空阀通过一安装在进气歧管中片侧边上的电磁阀控制动作。本发明电控方式响应速度快,能够及时保证在相应工况供给最合的空气量,空气量的控制精确度高,稳定性好,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还由于提高了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的进气速度而增强了汽缸内的气流强度,从而改善子燃烧过程,提高了发动机中低速燃油的经济性。
文档编号F02M35/104GK101699047SQ200910228140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刘德新 申请人:天津惠德汽车进气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