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补汽式汽轮机及其补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补汽式汽轮机及其补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补汽式汽轮机常有补汽不稳定或补汽困难等问题,分析原因,是因为有些机 组补汽室设计不合理,有些甚至将抽汽口改为补汽口作为补汽式汽轮机运行,违背了补汽 式汽轮机应加大中低压缸的通流能力这一原则。由于抽汽机组的后缸的通流能力考虑了抽 汽流量,其通流面积较不抽汽机组的通流面积要小,故而在运行中蒸汽流量较大,造成蒸汽 阻塞。补汽点压力抬高,使得要补的蒸汽和汽轮机补汽点处难有适宜的压差,所以补汽较困 难。由于补汽室空间不够大,待补蒸汽进入汽缸后不能迅速扩散,会对主汽流进行冲 击,使得汽流不能均勻流动。降低了余热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汽式汽轮机及其补汽装置,以降低补汽对主汽流 的冲击,提高余热利用率,增加发电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轮机补汽装置,包括补汽门和补汽缸,所述补汽缸上设有补汽口,所述补汽 门和所述补汽口相连,所述补汽缸内部的补汽混合室为蜗壳式结构。优选的,在上述汽轮机补汽装置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补汽门和所述补汽口之间 的电液联动调节快关阀。优选的,在上述汽轮机补汽装置中,所述补汽混合室的补汽通道为蜗壳式环形补 汽通道。一种补汽式汽轮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轮机补汽装置。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将补汽缸内部的补汽混合室,根据主汽、 补汽混合后的流动特性按蜗壳理论,用全三维的技术设计成蜗壳式结构。通过将补汽混合 室设计成蜗壳式,加大了补汽进入的汽室空间,以使补汽进入汽缸后能够迅速扩散减少了 对主汽流的冲击,使汽流尽量均勻流动,流动效率达到最佳值,蒸汽能量损失小,有效地利 用了余热,汽轮机内效率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汽汽轮机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补汽混合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补汽混合室的外形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补汽装置控制原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补汽调节模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汽式汽轮机及其补汽装置,以降低补汽对主汽流的冲击,提 高余热利用率,增加发电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汽汽轮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补汽混合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 补汽混合室的外形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补汽装置控制原理图;图5为本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补汽调节模块图。 其中,1为补汽门,2为电液联动调节快关阀,3为补汽缸,4为补汽混合室,5为冷凝 器,6为补汽口。本发明提供的汽轮机补汽装置,包括补汽门1和补汽缸3,所述补汽缸3上设有补 汽口 6,补汽口 6为待补低压蒸汽的进汽口,补汽门1和补汽口 6相连,补汽门1是补汽进入 补汽缸3的阀门。其中,所述补汽缸3内部的补汽混合室4为蜗壳式结构。本发明通过将补汽缸3内部的补汽混合室4,根据主汽、补汽混合后的流动特性按 蜗壳理论,用全三维的技术设计成蜗壳式结构。通过将补汽混合室4设计成蜗壳式,加大了 补汽进入的汽室空间,以使补汽进入汽缸后能够迅速扩散,减少了对主汽流的冲击,使汽流 尽量均勻流动,流动效率达到最佳值,蒸汽能量损失小,有效地利用了余热,汽轮机内效率 尚o本发明提供的汽轮机补汽装置在所述补汽门1和所述补汽口 6之间的还连接有电 液联动调节快关阀2,汽轮机补汽量由电液联动调节快关阀2控制。补汽门1装在电液联动 调节快关阀2前,补汽门1的开关通过电调装置控制并与主汽门联锁,在任何紧急情况下, 能够自动快速切断补汽;在汽轮机正常运行时,可随时强行切断补汽。本发明提供的汽轮机补汽装置中的补汽混合室4的补汽通道为蜗壳式环形补汽 通道,使蒸汽顺利补进汽轮机,使补汽部分与主蒸汽部分沿圆周充分均勻地混合后做功,蒸 汽能量损失小。且该补汽装置能达到自动控制调节补汽量,有效地利用了余热,汽轮机内效 率高。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的补汽调节模块图。汽轮机运行时,从高压锅炉进入的蒸汽,通过主汽门进入汽轮机汽缸高压段做功, 从低压锅炉进入的蒸汽通过补汽门1到补汽口 6,然后通过补汽混合室4,在汽轮机汽缸内
4沿圆周方向与前边主汽流进行充分均勻混合后,在汽缸低压段做功,最后排入冷凝器5。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具有上述补汽装置的补汽式汽轮机。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汽轮机补汽装置,包括补汽门和补汽缸,所述补汽缸上设有补汽口,所述补汽门和所述补汽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汽缸内部的补汽混合室为蜗壳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补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补汽门和所 述补汽口之间的电液联动调节快关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补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汽混合室的补汽通道为 蜗壳式环形补汽通道。
4.一种补汽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轮机补汽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补汽装置,包括补汽门和补汽缸,所述补汽缸上设有补汽口,所述补汽门和所述补汽口相连,所述补汽缸内部的补汽混合室为蜗壳式结构。本发明通过将补汽缸内部的补汽混合室,根据主汽、补汽混合后的流动特性按蜗壳理论,用全三维的技术设计成蜗壳式结构。通过将补汽混合室设计成蜗壳式,加大了补汽进入的汽室空间,以使补汽进入汽缸后能够迅速扩散,减少了对主汽流的冲击,使汽流尽量均匀流动,流动效率达到最佳值,蒸汽能量损失小,有效地利用了余热,汽轮机内效率高。
文档编号F01K27/02GK101922315SQ201010287109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张佩娟, 潘世明, 韩守晓, 高开向 申请人: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