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和具有该缸体的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71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缸体和具有该缸体的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缸体和具有该缸体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骨架,它不仅要承受着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力,而且发动机 的所有零件几乎都安装在缸体上,所以对缸体的强度要求相当高。此外,由于水套及润滑油 道的结构复杂,所以为铸造带来很大的难度。传统的缸体设计都是在缸体上面和/或侧面 增加清砂孔,以保证能够将水套及润滑油道内的砂清理干净。在完成清砂工作后,对清砂孔 进行修整处理,然后用碗形塞将清砂孔堵上。在铸造完成后,再机加工出水孔和回油孔。这 种设计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使缸体的结构变得复杂,不利于管理,而且增大了工艺的复杂 程度,提高了工艺成本。而且,由于缸体上的孔较多,所以降低了缸体的强度。此外,由于清 砂孔是用碗形塞堵上的,所以增加了泄漏的风险点和应力集中点,降低了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缸体和具有该缸体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缸体,该缸体包括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周围的侧壁中的
第一水套和设置在所述气缸周围的顶壁上的第一清砂孔,所述第一清砂孔与所述第一水套
相通,所述第一清砂孔在铸造完缸体后用于将所述第一水套内的砂清理出去,其中,在将所
述缸体应用于发动机时,所述第一清砂孔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上的第二水套相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缸体和缸盖,所述缸体包括
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周围的侧壁中的第一水套和设置在所述气缸周围的顶壁上的第一清
砂孔,所述第一清砂孔与所述第一水套相通,所述第一清砂孔在铸造完缸体后用于将所述
第一水套内的砂清理出去,所述缸盖上设置有第二水套,其中,所述第一清砂孔与所述第二
水套相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缸体的第一清砂孔在铸造完缸体后用于将缸体的第一水
套内的砂清理出去,而在应用于发动机时,用于与缸盖的第二水套相通,所以第一清砂孔在 作为清砂孔的同时,还用作连通第一水套和第二水套的水孔,从而省去了碗形塞,简化了缸
体的结构,也避免了对第一清砂孔的修整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缸体减少了零部件 的数量,有利于管理,而且降低了工艺的复杂程度,减少了工艺成本。而且,由于缸体上的孔 较少,所以提高了缸体的强度。此外,由于第一清砂孔直接用作缸体的水孔,所以减少了泄 漏的风险点和应力集中点,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缸体的结构示意4[001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缸体,该缸体包括气缸1 、设置在所述气 缸1周围的侧壁中的第一水套2和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的第一清砂孔4,所述第 一清砂孔4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一清砂孔4在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将所述第一 水套2内的砂清理出去,其中,在将所述缸体3应用于发动机时,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 发动机的缸盖5上的第二水套6相通。 所述第一水套2和所述第二水套6的布置和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述第一清 砂孔4的数量根据第一水套2和第二水套6的布置和数量进行设定,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 清砂孔4为多个。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缸体3上的清砂孔,优选地,全部第一水套2和 第二水套6都通过第一清砂孔4连通。 为了能够方便地连接水泵,优选地,缸体3还包括第二清砂孔7和进水孔8,所述第 二清砂孔7和所述进水孔8均设置在气缸1周围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清砂孔7与所述进水 孔8相通,所述进水孔8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二清砂孔7在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 将所述进水孔8内的砂清理出去,在将所述缸体3应用于发动机时,所述第二清砂孔7与所 述发动机的水泵(未示出)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缸体3内的各个水套都是相通的。在将缸体3应用于发动机 时,冷却水通过第二清砂孔7从水泵流入进水孔8,流入进水孔8的冷却水再流入第一水套 2,然后经由第一清砂孔4流入缸盖5的第二水套6。 为了进一步充分地利用缸体3上的清砂孔,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缸体 3还包括第三清砂孔9和第一回油油道IO,所述第三清砂孔9设置在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 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设置在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 10相通,所述第三清砂孔9在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将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内的砂清理出 去,在将所述缸体3应用于发动机时,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5上的第二回 油油道11相通。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和所述第二回油油道11的布置和数量根据具体情 况确定。所述第三清砂孔9的数量根据第一回油油道IO和第二回油油道11的布置和数量 进行设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缸体3上的清砂孔,优选地,全部第一回油油道10和第 二回油油道11都通过第三清砂孔9连通。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缸体3和缸盖 5,所述缸体3包括气缸1 、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的第一水套2和设置在所述气缸 1周围的顶壁上的第一清砂孔4,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一清砂 孔4在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将所述第一水套2内的砂清理出去,所述缸盖5上设置有第二 水套6,其中,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第二水套6相通。 所述第一水套2和所述第二水套6的布置和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述第一清 砂孔4的数量根据第一水套2和第二水套6的布置和数量进行设定,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 清砂孔4为多个。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缸体3上的清砂孔,优选地,全部第一水套2和 第二水套6都通过第一清砂孔4连通。 为了能够方便地连接水泵,优选地,所述缸体3还包括第二清砂孔7和进水孔8,所述第二清砂孔7和所述进水孔8均设置在气缸1周围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清砂孔7与所 述进水孔8相通,所述进水孔8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二清砂孔7在铸造完缸体3 后用于将所述进水孔8内的砂清理出去,该发动机还包括水泵(未示出),所述第二清砂孔 7与所述水泵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缸体3内的各个水套都是相通的。在该发动机中,冷却水通过 第二清砂孔7从水泵流入进水孔8,流入进水孔8的冷却水再流入第一水套2,然后经由第 一清砂孔4流入缸盖5上的第二水套6。 为了进一步充分地利用缸体3上的清砂孔,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缸体3还包 括第三清砂孔9和第一回油油道10,所述第三清砂孔9设置在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所述第 一回油油道10设置在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相 通,所述第三清砂孔9在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将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内的砂清理出去,所 述缸盖5上设置有第二回油油道11,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第二回油油道11相通。通常 情况下,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与所述第二回油油道11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 和所述第二回油油道11的布置和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述第三清砂孔9的数量根据 第一回油油道IO和第二回油油道11的布置和数量进行设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缸 体3上的清砂孔,优选地,全部第一回油油道10和第二回油油道11都通过第三清砂孔9连 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冷却水从水泵经由第二清砂孔7流入进水孔 8,流入进水孔8的冷却水再流入各个第一水套2,然后经由第一清砂孔4流入缸盖5上的第 二水套6,流入第二水套6的水再通过管道流入水箱,流入水箱的水经冷却后再流回水泵, 然后开始下面的循环。润滑油从油底壳在机油泵的作用下流经机油滤清器,再通过油路流 入缸体3和缸盖5内部的进油油道,然后经缸盖5上的第二回油油道11流入缸体3上的第 三清砂孔9,再流入缸体3内的第一回油油道IO,然后再流回油底壳,开始下面的循环。 所述缸体3和缸盖5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为常规的结构,该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 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的其它部件,如水泵、水箱、油底壳、机油 泵以及机油滤清器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缸体3的第一清砂孔4、第二清砂孔7和第三清砂孔9在 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分别将缸体3的第一水套2、进水孔8和第一回油油道10内的砂清理 出去,而在应用于发动机时,用于分别与缸盖5的第二水套6、水泵以及缸盖5的第二回油 油道11相通,所以第一清砂孔4、第二清砂孔7和第三清砂孔9在作为清砂孔的同时,还分 别用作连通第一水套2和第二水套6的水孔、连通进水孔8和水泵的水孔以及连通第一回 油油道10和第二回油油道11的油孔,从而省去了碗形塞,简化了缸体3的结构,也避免了 对第一清砂孔4、第二清砂孔7和第三清砂孔9的修整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缸体 3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有利于管理,而且降低了工艺的复杂程度,减少了工艺成本。而且, 由于缸体3上的孔较少,所以提高了缸体3的强度。此外,由于第一清砂孔4和第二清砂孔 7直接用作缸体3的水孔,而第三清砂孔9直接用作缸体3的油孔,所以减少了泄漏的风险 点和应力集中点,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权利要求一种缸体,该缸体包括气缸(1)、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的第一水套(2)和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的第一清砂孔(4),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一清砂孔(4)在铸造完缸体后用于将所述第一水套(2)内的砂清理出去,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缸体应用于发动机时,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5)上的第二水套(6)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砂孔(4)为多个,全部第一水 套(2)和第二水套(6)都通过所述第一清砂孔(4)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其特征在于,该缸体还包括第二清砂孔(7)和进水孔 (8),所述第二清砂孔(7)和所述进水孔(8)均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上,所述第 二清砂孔(7)与所述进水孔(8)相通,所述进水孔(8)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二 清砂孔(7)在铸造完缸体后用于将所述进水孔(8)内的砂清理出去,在将所述缸体应用于 发动机时,所述第二清砂孔(7)与所述发动机的水泵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缸体,其特征在于,该缸体还包括第三清砂孔(9)和第一回 油油道(IO),所述第三清砂孔(9)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 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相 通,所述第三清砂孔(9)在铸造完缸体后用于将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内的砂清理出去, 在将所述缸体应用于发动机时,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5)上的第二回 油油道(11)相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体,其特征在于,全部第一回油油道(10)和第二回油油道(11) 都通过所述第三清砂孔(9)连通。
6. —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缸体(3)和缸盖(5),所述缸体(3)包括气缸(1)、设置在 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的第一水套(2)和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的第一清 砂孔(4),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一清砂孔(4)在铸造完所 述缸体(3)后用于将所述第一水套(2)内的砂清理出去,所述缸盖(5)上设置有第二水套(6)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第二水套(6)相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砂孔(4)为多个,全部第一 水套(2)和第二水套(6)都通过所述第一清砂孔(4)连通。< >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还包括第二清砂孔(7)和 进水孔(8),所述第二清砂孔(7)和所述进水孔(8)均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上, 所述第二清砂孔(7)与所述进水孔(8)相通,所述进水孔(8)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 述第二清砂孔(7)在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将所述进水孔(8)内的砂清理出去,该发动机 还包括水泵,所述第二清砂孔(7)与所述水泵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还包括第三清砂孔(9)和 第一回油油道(IO),所述第三清砂孔(9)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所述第一回 油油道(10)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 (10)相通,所述第三清砂孔(9)在铸造完缸体(3)后用于将所述第一回油油道(10)内的砂 清理出去,所述缸盖(5)上设置有第二回油油道(ll),所述第三清砂孔(9)与所述第二回油 油道(11)相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全部第一回油油道(10)和第二回油油道(11)都通过所述第三清砂孔(9)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缸体和具有该缸体的发动机,该缸体包括气缸(1)、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侧壁中的第一水套(2)和设置在所述气缸(1)周围的顶壁上的第一清砂孔(4),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第一水套(2)相通,所述第一清砂孔(4)在铸造完缸体后用于将所述第一水套(2)内的砂清理出去,其中,在将所述缸体应用于发动机时,所述第一清砂孔(4)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5)上的第二水套(6)相通。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碗形塞,简化了缸体的结构,也避免了对第一清砂孔(4)的修整处理。因此,该缸体降低了工艺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缸体的强度,减少了泄漏的风险点和应力集中点,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文档编号F02F1/00GK201526382SQ201020103868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张明广 申请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