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57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阻风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阻风门控制机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阻风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机车燃油供给系统中包括有一化油器,其利用较窄的喉部,加速引擎吸进的空气,产生文氏管效应将细管中的燃油吸出、雾化、和空气相混合。在某些类型的机车中,化油器内除了配置有以油门控制开度的一节流阀板之外,还具有一阻风门。由于在冷车时,燃油的气化效果不好,容易在输送管壁上凝结,导致油气太稀而发车不易。因此,在车到达工作温度前,需要较浓的混合比来启动和暖车。所以为了供应更浓的油气,阻风门是最普遍使用的ー种方式。其是在化油器喉部前的ー个装置,用来限制空气流过喷油的文氏管的流量,让化油器内的真空度上升,使更多的油气从主油路被吸到气流中,可以获得高比例的油气混合比。 參考图1,为习知配备阻风门控制机构的车辆部分示意图。习知以手动控制阻风门作动的设计如下所述。于机车转向部90上、把手91附近枢设ー转臂92,转臂92与阻风门(图未示)之间以一致动导线93连接。骑乘者可以手指拉动转臂92上的一手拉柄94而牵动致动导线93,使得阻风门产生转动。然而,一旦引擎发动并达到怠速,必须再调整阻风门的开度、使油气混合比适当,以避免发生所供给燃油过浓情形。在习知阻风门控制开关设计基础之下,阻风门开度的调整动作需依靠使用者自身感觉来达成,故存在有极不精准的问题,常导致引擎熄火或再次起动困难。而且因为骑乘者的手须保持在特定位置,容易产生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阻风门控制机构,以能针对特定使用环境的需求而准确控制阻风门开度,不再是依据骑乘者感觉的操作方式,并且避免骑乘者操作的疲劳感。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包括ー转臂、一手拉柄、一致动导线、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上述转臂是枢设于ー机车之ー转向部上,上述手拉柄则固定于转臂。上述致动导线连接于转臂而能受转臂拉扯致动。上述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分别设于转臂与机车的转向部,且两卡合部能因应转臂的转动而选择式相互卡合定位。上述致动导线可外覆一护套。上述机车的转向部可包括有一把手与一外接片体,且把手延伸形成有一组装槽,外接片体组装于组装槽,第二卡合部位于外接片体上。上述第一卡合部可为一半球凸起,而第二卡合部为ー相配合的孔。或者,第一卡合部可为一孔,而第二卡合部为ー相配合的半球凸起。手拉柄形状较佳呈U形,方便骑乘者以単一手指穿入进行勾拉动作。本实用新型的阻风门控制机构中,对应单一第一卡合部可设置多个第二卡合部以适配于多种不同使用环境。例如,在呈半球凸起的第一卡合部场合,转向部可更包括有一孔结构的第三卡合部,当第一卡合部分别卡合于第二卡合部与第三卡合部时,产生不同阻风门开度的結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藉由上述机构设计, 因为预先透过实验来得到对于特定使用环境恰当的两卡合部卡合位置,如此便可设计出方便骑乘者操作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并且确保阻风门开度是准确的。例如,骑乘者只要在引擎从冷启动进入怠速状态时以手扳动手拉柄使两卡合部相互卡合,接着便可放手等待,本实用新型骑乘者不仅更为准确維持阻风门的开度,也不会因使手部維持同一姿势而产生疲劳。

图I是习知配备阻风门控制机构的车辆部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配备阻风门控制机构的车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阻风门控制机构组装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转向部90把手91转臂92致动导线93手拉柄94阻风门控制机构10转臂11,41,50手拉柄12第一^^合部 13,42,51第二卡合部14,43,52外接片体15尾部151致动导线16护套17转向部 20,40,49把手21前叉22上盖23前轮24柱体25组装槽26车主体30座垫31引擎32化油器33第三卡合部5具体实施方式
參考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配备阻风门控制机构的车辆示意图。图中示出一跨乘式机车主要包括有ー车主体30与一转向部20,转向部20是可枢转地设置在车主体30的前方部位,而车主体30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座垫31。车主体30还锁附固定有ー引擎32,与一化油器33相连通,且化油器33内枢设有一阻风门(图未示)。转向部20包括一把手21、一前叉22、ー上盖23及一前轮24。前叉22上端与把手21连接,下端与前轮24连接,因此骑乘者以手握持把手21进行转动可使前轮24方位改变。上盖23罩盖住前叉22大部分区域,留下一部份把手21露出上盖23以供骑乘者握持。另參考图3与图4,为阻风门控制机构分解图及组装图。一阻风门控制机构10是安装于前述转向部20,包括ー转臂11、一手拉柄12与一致动导线16。转臂11 一端套设在形成于转向部20、把手21附近的一柱体25上,因而可绕柱体25转动。转臂11的另一端固接有一手拉柄12,呈U形,以方便骑乘者以手指勾转。致动导线16 —端缠绕并绑缚在转臂11,另一端则绑缚在阻风门露出化油器33外的部分。特别地,转臂11底面凸设有一半球状凸起,是作为一第一卡合部13。转向部20还包括有一组装槽26,本实施例是以外接方式固定在把手21上,且一外接片体15周侧形成有一 L形尾部151。外接片体15以其尾部151卡合组装于组装槽26,组装完成后,外接片体15顶面是面向转臂11底面。外接片体15还开设有一孔,是作为一第二卡合部14。 为保护致动导线16,于其外侧套覆内径较致动导线16外径为大的ー护套17,使致动导线16可活动于护套17内。本例中,护套17更固定于组装槽26外侧。当骑乘者于引擎32冷机起动时,为了有更浓的油气,以手指拨转手拉柄12使转臂11转动,致动导线16也因而被拉张。藉由致动导线16的拉张动作使化油器33内阻风门呈大致关闭状态,例如将转臂11转至极限位置,藉此提升真空程度,获取更多燃油的喷出。当引擎32从起动开始而达怠速吋,为了減少燃油喷出,骑乘者可透过手拉柄12将转臂11反向回转直到第一卡合部13卡入第二卡合部14并固定,此时骑乘者可透过手部感受到卡入动作,并可就此放开手拉柄12。当然,因为两卡合部13,14相配合的位置决定了阻风门的开度,必须事先透过实作来决定,且不同的车辆使用环境会有不同的需求设计。通常,在越低温环境下,需让阻风门开度更小。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让骑乘者轻易操作阻风门的开度,因为两卡合部13,14的配合是预先设定的,所获得效果较为精准,不再如习知般需凭感觉猜測。此外,改变转臂11角度位置时因为是利用两卡合部13,14相互固定,骑乘者的手不须保持在特定位置,避免了手部疲劳的问题。虽上述范例是将转臂11的第一卡合部13与转向部20的第二卡合部14设计为凸起与凹孔的组合,但当然也可以为互易设计。參考图5,为本案第二实施例,其中显示转臂41的第一^^合部42为ー凹孔,转向部40的第二卡合部43为ー凸起。此外,虽上述实施例皆是以单一孔配合单ー凸起的设计,但也可以设定为单ー凸起配合多组孔,以提供更多控制范围选择。可參考图6,为本案第三实施例,本例较第一例更多设置一孔型态的第三卡合部53于转向部49,第一卡合部51因应转臂50的转动而选择式卡合于第二卡合部52或第三卡合部53。
权利要求1.ー种阻风门控制机构,是安装于ー机车的ー转向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转臂,枢设于该转向部上; 一手拉柄,固定于该转臂; 一致动导线,连接于该转臂; 一第一卡合部,设于该转臂;以及 一第二卡合部,设于该转向部; 其中,该第一^^合部因应该转臂的转动而选择式卡合于该第二卡合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导线外覆一护套。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向部包括有一把手与一外接片体,且该把手延伸形成有ー组装槽,该外接片体组装于该组装槽,该第二卡合部位于该外 接片体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为一半球凸起,该第二卡合部为一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三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设于该转向部,且为一孔。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为一孔,该第二卡合部为一半球凸起。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拉柄呈U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风门控制机构,是安装于一机车的一转向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臂,枢设于该转向部上;一手拉柄,固定于该转臂;一致动导线,连接于该转臂;一第一卡合部,设于该转臂;以及一第二卡合部,设于该转向部;其中,该第一卡合部因应该转臂的转动而选择式卡合于该第二卡合部。本实用新型因为预先透过实验来得到对于特定使用环境恰当的两卡合部卡合位置,如此便可设计出方便骑乘者操作的阻风门控制机构,并且确保阻风门开度是准确的。例如,骑乘者只要在引擎从冷启动进入怠速状态时以手扳动手拉柄使两卡合部相互卡合,接着便可放手等待,本实用新型骑乘者不仅更为准确维持阻风门的开度,也不会因使手部维持同一姿势而产生疲劳。
文档编号F02M7/12GK202402168SQ20122000427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张政杰, 赖玮凡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