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零件,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所蕴含的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程技术,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风叶轮是风力发电机最重要、最昂贵的零件,约占整个风力发电机成本的20%,风力发电机依靠风叶轮吸取风能,风叶轮直接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一风能利用系数。叶轮中最关键的零件为叶片,叶片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风叶轮性能的好坏。随着风力发电整机机组功率的增大,叶片的长度也不短增加,长叶片在空气中的受力更加复杂,在叶片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叶片的三维受力上考虑,这就给叶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可减少运行时的振动的且可以提高风力发电输出功率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包括叶片安装部和等间距设置在叶片安装部周向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壳体和沿叶片的主体方向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撑梁;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翼型;所述支撑梁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为使得叶片在运动过程中能更有效的减少振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支撑梁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为使得叶片在运动过程中能更有效的减少振动,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壳体的尖端侧的内壁上设有泡沫夹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该风叶轮的叶片的壳体设计为中空的翼型,支撑梁用于抵抗非平面内剪切力载荷,泡沫夹层的设置将更好的减少叶片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通过优化叶片的设计保证了风力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使其输出功率更大,维修率更低。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风叶轮的叶片A-A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I及图2,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包括叶片安装部I和等间距设置在叶片安装部I周向上的三片叶片2。[0012]叶片2包括壳体21和沿叶片2的主体方向设置在壳体21内的支撑梁22。壳体21的横截面为翼型。支撑梁22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支撑梁22的两侧均与壳体21的内壁相接触,且焊接固定在一起。壳体21的尖端侧的内壁上设有泡沫夹层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包括叶片安装部(I)和等间距设置在叶片安装部(I)周向上的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包括壳体(21)和沿叶片(2)的主体方向设置在壳体(21)内的支撑梁(22);所述壳体(21)的横截面为翼型;所述支撑梁(22)的两侧均与壳体(2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2)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尖端侧的内壁上设有泡沫夹层(3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包括叶片安装部和等间距设置在叶片安装部周向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壳体和沿叶片的主体方向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撑梁;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翼型;所述支撑梁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该风叶轮的叶片的壳体设计为中空的翼型,支撑梁用于抵抗非平面内剪切力载荷,泡沫夹层的设置将更好的减少叶片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轮通过优化叶片的设计保证了风力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使其输出功率更大,维修率更低。
文档编号F03D11/00GK202690330SQ2012202045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黄爱国, 郭薇 申请人:山东中科捷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