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式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11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擎式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型引擎式发电机,尤其涉及其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80060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引擎式发电机。该引擎式发电机具有使冷却发动机和消声器的冷却风通过的发动机冷却风道和使冷却发电机的冷却风道通过的发电机冷却风道,并用一体形成的排气管道构成了将通过所述发动机冷却风道的冷却风排出到所述引擎式发电机的外部的发动机管道和将通过所述发电机冷却风道的冷却风排出到所述引擎式发电机的外部的发电机管道。在这种引擎式发电机中,整个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实际上采用的是发动机冷却风道与发电机冷却风道并行的形式,也就是说,两个冷却通道相互独立,这样的结果一是该方案中冷却了发电机的冷却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二是构成冷却管道的部件较多,不利于产品成本的控制。另外,各部件的安装结构复杂也不易控制。而CN101614149A公开的发动机驱动式发电机装置中,仅设置了一个冷却风扇,通过较为复杂的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来分别冷却气缸体和发电机的机箱。而第一冷却结构包括了发动机罩盖,第二冷却结构也包括箱体罩盖,发动机罩盖和箱体罩盖的面积均较大,材料成本高;并且,该驱动式发电机装置形成冷却风道的冷却结构间安装关系复杂,安装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简单、部件省,能合理利用冷却风并有效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还可使安装简单易控的引擎式发电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引擎式发电机,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曲轴箱、曲轴、气缸体、起动器及消声器;由所述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分别连接到所述曲轴前端和后端的第一、二冷却风扇;由右壁部、左壁部、后壁部、前壁部、顶壁部及底板构成的呈大致长方体的机箱,所述发动机由所述底板支撑且其曲轴沿所述底板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发动机、发电机、第一、二冷却风扇容纳在该机箱中;第一冷却结构,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风扇的操作引入所述机箱中的冷却风经所述发电机导向所述发动机的气缸体,然后,冷却过气缸体的冷却风被引导排出到机箱外,由此形成第一风道;第二冷却结构,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冷却风扇的操作引入所述机箱中的冷却风经机箱与所述发动机之间引导排出到机箱外,由此形成第二风道;其第一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第一冷却风扇的机箱的右、左和前壁部中其中之一上设置有机箱入风口,在靠近所述第二冷却风扇的机箱的右、左和后壁部中其中之一上设有机箱出风口 ;并且,所述消声器与所述机箱出风口相对设置,并使其排气管穿过机箱出风口 ;在所述消声器四周,预设间隙地设置有将所述消声器罩于其中的消声器罩;所述消声器罩设置为所述第一、二冷却结构的共同组成部分,同时使所述第一、二风道在消声器罩中汇合并形成第三风道,经所述第三风道,来自第一、二风道的冷却风将汇合在一起并从所述机箱出风口排出到机箱外;这样,也使机箱入风口、机箱出风口成为所述第一、二冷却结构的共同组成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征,通过消声器罩将第一冷却结构与第二冷却结构联系起来,从而使由第一冷却结构形成的用于冷却气缸体的第一风道,以及由第二冷却结构形成的用于冷却机箱内空间的第二风道,两者在消声器罩内汇合而成第三风道,因而整个发电机的风道流向为机箱入风口作为发电机冷却风的统一入口,之后进入机箱的冷却风一分为二,分别流经第一、二风道并各自流向消声器罩,此时,冷却风在消声器罩内又合二为一,由第一、二风道汇合成第三风道,最后,经由第三风道,冷却风从作为发电机冷却风的统一出口的机箱出风口排出到机箱外。这样的设置,既有专门冷却气缸体的冷却风道及专门的冷却风扇即第一冷却风扇,又有冷却机箱内部空间的专用冷却风道及单独的冷却风扇即第二冷却风扇,相互影响小;并且其合为第三风道后,共同冷却发动机的消声器,冷却风的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入风口和机箱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前壁部和后壁部;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还包括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其将所述第一冷却风扇、所述发电机容纳其中,其上开口处通过起动器罩支撑有所述发动机的起动器,在所述起动器罩上设置有第一入风口 ;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相连的气缸体导风罩;与所述消声器罩一体成型的、连接所述气缸体导风罩与所述消声器罩的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在所述消声器罩上形成有第一过渡口 ;所述第二冷却结构还包括由所述发动机曲轴箱的后箱盖与所述消声器罩的壁形成的第二冷却风扇室;成型于所述后箱盖底部的用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进风的第二入风口 ;使第二冷却风扇室所产生的冷却风直接排出到所述消声器罩中的、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罩上的第二过渡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特征,由第一冷却结构所限定的第一风道可以冷却发电机、曲轴箱的前侧壁、气缸体,由第二冷却结构所限定的第二风道可以冷却机箱的内部空间以及发动机在机箱内的表面、曲轴箱的后箱盖,之后通过第一、二过渡口,来自第一、二风道的冷却风汇合在由消声器罩所限定的第三风道从而冷却消声器而后排出,以此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引擎式发电机的良好冷却效果。而第二入风口设置在后箱盖的底部,主要考虑来自机箱入风口的冷却风可自上而下、自前而后地形成一个曲折的机箱内部空间风道而尽可能多地带走机箱内部各个空间的热量,同时也重点考虑发动机底部的散热(发动机润滑油储存于底部的机油室,会在发动机运转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需要通过发动机底部进行散热)问题,从而更多地带走发动机底部的热量。此外,第二冷却风扇室利用后箱盖与消声器罩的壁组成,以及,连接罩与消声器罩一体成型,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并简化安装程序。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箱盖顶部的用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进风的第三入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特征,在后箱盖顶部设置第三入风口,可有效冷却发动机的曲轴箱的顶部及机箱的上部空间。本实用新型在第三特征的基础上,其第四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冷却风扇室中,在所述第二、三入风口上覆盖有箱盖导风罩,以引导来自第二、三入风口的冷却风沿所述箱盖导风罩的中心进入所述第二冷却风扇的吸风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特征,通过箱盖导风罩的引导,来自第二、三入风口的冷却风与曲轴箱的后箱盖外侧表面接触将更充分,从而更利于带走后箱盖上的热量并有利于降低机油温度。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五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过渡口并排地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罩前侧壁内侧的右侧和左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特征,将第一、二过渡口并排设置,可减小各自流入消声器罩的冷却风相互之间的干扰,从而利于冷却风通过第三风道并排出到机箱外。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至五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六特征在于该引擎式发电机还包括设置在作为消声器罩出风的消声器罩出风口与所述机箱出风口之间的具有弹性的密封胶套,以使由消声器罩排向机箱出风口的冷却风不致回流到机箱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特征,弹性密封胶套的设置,其一,防止冷却风回流机箱影响发电机的整体冷却效果;其二,弹性设计可增大消声器罩与机箱出风口之间连接的适应性,其不会因发电机运行的震动而影响相互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第二至五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七特征在于所述起动器为手拉起动器,并且,该引擎式发电机还包括控制面板,其用于该引擎式发电机的操作及电力的输出;面板槽,其凹入地成型于所述机箱的前壁部,用于容纳并安装所述控制面板;逆变器,其用于电流转换控制;所述面板槽和所述机箱入风口左右侧并列地布置在所述前壁部上,所述面板槽在机箱内的凸出部与所述发动机的起动器相对,所述逆变器与所述机箱入风口相对地布置在机箱内;这样,由机箱入风口进入的冷却风可冷却所述逆变器;机箱内在面板槽与起动器之间留有预设的间隙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特征,逆变器正对机箱入风口,可使进入机箱的冷却风首先冷却逆变器,解决逆变器的散热问题;同时,面板槽与机箱入风口左右侧并列布置并使面板槽与起动器之间在机箱内留有预设的间隙空间,可在本实用新型启动方式由手拉起动改为电起动时,该空间可容纳电起动用的蓄电池,也就是说,在不改变现有机箱结构尺寸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启动方式的改变,明显增大设计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在第七特征的基础上,其第八特征在于所述起动器的起动器手柄布置在所述顶壁部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特征,起动器手柄布置在发电机的顶部,位置高,利于操作人员操作,也就是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太弯腰的情况下即可以手拉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引擎式发电机进行启动。

图I是本实用新型引擎式发电机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拉杆呈牵引状态)。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擎式发电机的实施方式的另一角度立体图(拉杆呈非牵引状态)。图3是图I所示引擎式发电机的分解示意图(部分部件移去)。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擎式发电机的剖视图。图5是图I所示引擎式发电机移除右壁部和拉杆后的侧视图。图6是图I所示引擎式发电机移除拉杆、油箱后沿顶部水平截面后的俯视图。图7是图2所示引擎式发电机移除后壁部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6[0028] 状态)。图8是图I所示引擎式发电机移除前壁部及顶壁前部后的前视图(拉杆呈非牵引[0029]图9是图3中底板的立体图。[0030]图10是图3中机架的立体图。[0031]图11是图3中拉杆的立体图。[0032]图12是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0033]图13是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0034]图14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0035]图15是图4中消声器罩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0036]图16是图4中消声器罩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0037]图17是图4中后箱盖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擎式发电机。说明中涉及的方位,以图I中标示的方位为基准。[0039]如图I至图4所示,引擎式发电机89包括机箱20,呈大致长方体,由右壁部22、
左壁部23、后壁部24、前壁部25、顶壁部26及底板21构成,其内支撑有机架10 ;在机箱20底部的前端两侧有一对车轮19通过轮轴191设置为机箱20的移动件,与车轮19相对的机箱20底部的另一端两侧设有一对支脚18及与车轮19配合能牵引引擎式发电机89移动的拉杆28,支脚18及车轮19使引擎式发电机89可水平地安放于地面上;发动机40 ;由该发动机40 —体驱动的发电机70,该发电机70包括定子71和转子72 ;发动机40连同其驱动的发电机70被支撑在底板21上;发动机40包括曲轴箱41、曲轴50、气缸体42、起动器45、消声器46及分别连接到曲轴50前端和后端的第一、二冷却风扇43、44 ;油箱51 ;第一冷却结构80,其用于将通过第一冷却风扇43的操作引入机箱20中的冷却风经发电机70导向发动机40的气缸体42,然后,冷却过气缸体42的冷却风被引导排出到机箱20外,由此形成第一风道81 ;第二冷却结构90,其用于将通过第二冷却风扇44的操作引入机箱20中的冷却风经机箱20与发动机40之间引导排出到机箱20外,由此形成第二风道91 ;机架10、油箱51、发动机40及发电机70容纳在该机箱20中。发动机40的曲轴50沿机箱20的底板21的前后方向布置,并通过四个减震座48安装在底板21的发动机安装部211上(参见图9),曲轴50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却风扇43和第二冷却风扇44。机架10包括呈倒U形的左、右支架12、11,在左、右支架12、11的后末端,分别设有机架后侧固定板215,而在左、右支架12、11的前末端,各分别设有机架前侧固定板216及轮轴固定部217,通过机架前、后侧固定板216、215及轮轴固定部217,左、右支架12、11被左右并列地连接到机架底板21的左侧和右侧(即连接到位于底板21左、右侧前、后端的机架前、后侧安装部214、213上)(参见图9、图10),在本实施例中,左、右支架12、11由钢管弯制而成,也可由诸如铝合金之类的材料一体铸造而成;前、后横向连接件14、13,前后并列地通过其上的孔141、131连接到左、右支架12、11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参见图10),其材料为矩形金属管。而油箱51,则通过设于其左、右侧的四个孔513对应安装于左、右支架12、11的顶端即左、右水平部122、112上并覆盖在发动机40的上方,而且,油箱51设置得其顶面与机箱20的顶壁部26的内侧形状对应地接触在一起,同时,前、后横向连接件14、13位于油箱的顶面上(图中未示出)。机箱20的左、右壁部23、22包括可拆装的、构成为左、右壁部23、22组成部分的左、右盖板231、221,右盖板231、221上还设有左、右装饰板232、222。机箱的顶壁部26包括由顶壁左、右后部262、261组成的顶壁后部及顶壁前部263,顶壁左、右后部262、261分别与左、右壁部23、22连为一体。机箱20的前端底部两侧具有容纳车轮用的车轮容纳凹部192,其包括形成在底板21前端的左、右侧的底板缺口 193和形成在左、右壁部23、22前端外侧的下部转角处的侧壁凹口 194(参见图9)。在靠近第一冷却风扇43的机箱20的右、左和前壁部22、23、25中其中之一上设置机箱入风口 95,在靠近第二冷却风扇44的机箱20的右、左和后壁部22、23、24中其中之一上设置机箱出风口 96。本实施例中,在机箱20的前壁部25和后壁部24上分别设置机箱入风口 95和机箱出风口 96。这样,机箱20的底板21支撑着发动机40及一体驱动的发电机70,机架10承载着油箱51呈框架式地固定在底板21上并将发动机40框在其中,而机箱20的组成部分中除底板外,其余壁部即则通过机架10及底板21上的侧壁与底板安装孔212 (参见图9)被安装、固定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机箱20。在机箱20的前、后端侧壁上分别设有机箱入风口和机箱出风口 95、96 ;在机箱20的前端的左、右外侧底部,两个车轮19分别通过轮轴191被容纳在车轮容纳凹部192中,而两个独立的轮轴191 (也可以是连为一体的轮轴)则一端固定在位于机架10前端底部的轮轴固定部217上,而另一端则伸出到车轮容纳凹部192的中心。在机箱20的后端,通过底板21上的支脚安装部189 (参见图9)固定的两个支脚18,则与车轮19 一起形成机箱20在静止状态下与地面的平稳支撑。同时,在机箱20的后端的右、左外侧下部通过机架10可向前、后旋转地连接有拉杆28,配合车轮19,牵引拉杆28可实现引擎式发电机89的搬运、移动。上述的这样配置,使机架10与机箱20的底板21 —起构成为一个稳定、可靠的框架,藉此框架,机箱20各侧壁及顶壁得以加固,尤其是机架上方的前、后横向连接件13、14的设置,在引擎式发电机89的体积增大时,能从机箱20的上方对机箱实现加固,这样,在保证机箱20强度的情况下,可以使构成机箱的壳体壁变薄,节省材料成本;发动机40及油箱51由此可处于机架10的有效保护下;同时,油箱51安装在机架10上并覆盖在发动机40的上方,其高度可以减少,从而与传统油箱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相比,能够降低发电机的整体高度从而节省高度空间。此外,轮轴191、拉杆28与钢管机架10相连,可显著提高各部件连接可靠性;车轮19容纳在车轮容纳凹部192中,可节省整个引擎式发电机的长度及宽度空间;将拉杆28可向前、后旋转地连接到机箱后端的右、右外侧下部,拉杆28的长度(即后述的拉杆臂282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超过引擎式发电机的高度,在拉杆不使用时,拉杆28可向前旋转并向前放置在机箱20上,也就是说,由于拉杆28长度的增加使拉杆臂282增长,操作者在使用拉杆28抬起发电机时将更省力。在上述机箱20中,机箱出、入风口 96、95被设置为分别位于机箱20的后、前壁部24,25上的格栅即机箱出风格栅241和机箱入风格栅252。发动机40的消声器46与机箱出风口 96相对设置,也即是说,其与机箱出风格栅241相对。消声器46的排气管461设置为穿过机箱出风格栅241上的孔242,以利发动机40的高温废气可以直接的排出到机箱20之外。在消声器46四周,预设间隙地设置将消声器46罩于其中的消声器罩47。该消声器罩47包括内罩471和外罩472 (如图15、图16所示),内罩471被安装在发动机40上,外罩472被安装在内罩471上(图中未不出)。该消声器罩47被设置为第一、二冷却结构80、90的共同组成部分,由第一、二冷却结构80、90分别形成的第一、二风道81、91在消声器罩47中汇合而成第三风道92,经第三风道92,来自第一、二风道81、91的冷却风将汇合在一起并从机箱出风口 96 (也就是通过机箱出风格栅241)排出到机箱20外。这样,不仅消声器罩47成为第一、二冷却结构80、90的共同组成部分,机箱入风口 95、机箱出风口 96也成为了第一、二冷却结构80、90的共同组成部分(可参照图7所示)。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冷却结构80不仅包括如前所述的机箱入风口 95、消声器罩47及机箱出风口 96,它还包括安装在发动机40前端也就是安装在曲轴箱41的前侧壁411上的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该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将连接于曲轴50前端的第一冷却风扇43及发电机70容纳其中;该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上正对第一冷却风扇43的位置设有圆形开口(图中未示出),该圆形开口处通过起动器罩451支撑有发动机40的起动器45,在起动器罩451上设置有第一入风口 97 ;与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相连的气缸体导风罩421,该气缸体导风罩421包绕气缸体42而形成,其与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相连于其前侧端;与消声器罩47 —体成型的、连接气缸体导风罩421与消声器罩47的连接罩481,该连接罩481—部分(即顶部)与消声器罩47的外罩472 —体成型,另一部分(即侧部和底部)与消声器罩47的内罩471 —体成型,内、外罩471、472安装在一起后,连接罩481在消声器罩47上(即内罩471的底壁473上)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开口即第一过渡口 93 (参见图15、图16)。而连接罩481在形成第一过渡口 93相对的另一端(也就是其前端),则与气缸体导风罩421连接于气缸体导风罩421的后侧端。同样地,第二冷却结构90不仅包括如前所述的机箱入风口 95、消声器罩47及机箱出风口 96,它还另外包括第二冷却风扇室G,该第二冷却风扇室G由发动机曲轴箱41的后箱盖412上的碗形凹槽与消声器罩47的壁(即内罩底壁473的前侧也可称为底壁外侧,参见图16)密闭而成,其中容纳有连接于曲轴50后端的第二冷却风扇44;成型于后箱盖412底部的用于第二冷却风扇44进风的第二入风口 98 (参见图17);使第二冷却风扇室G所产生的冷却风直接排出到消声器罩47中的、设置在消声器罩47上(具体指是设置在用以形成第二冷却风扇室G的一部分的消声器罩47的内罩471的底壁473上,参见图15、图16)的第二过渡口 94。由此,通过第一冷却风扇43的操作,冷却风由机箱入风口 95进入机箱20中,通过第一入风口 97吸入到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内冷却发电机70及曲轴箱41的前侧壁411 ;之后,在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的导向下,冷却风由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的右侧吹出并在气缸体导风罩的导向下、由前向后包绕冷却气缸体42 ;冷却过气缸体42的冷却风,在连接罩481的导向下,通过第一过渡口 93进入消声器罩47。而与此同时,通过第二冷却风扇44的操作,冷却风同样由机箱入风口 95进入机箱20中,冷却风将首先自前向后、自上而下沿机箱20内的空隙空间曲折流动并带走暴露在机箱20内的发动机40的表面的热量及因辐射聚集在机箱20内的热量,再通过第二入风口 98,吸收了机箱20内热量的冷却风进入第二冷却风扇室G,进一步冷却曲轴箱41的后箱盖412,随后,冷却过后箱盖412的冷却风,通过第二过渡口 94同样进入消声器罩47。也就是说,由第一冷却结构80所限定的第一风道81与由第二冷却结构90所限定的第二风道91,通过消声器罩47汇合在一起并在消声器罩47与消声器46之间形成第三风道92。如此,来自第一、二风道81、91的冷却风,将通过第三风道92继续冷却消声器46后,由机箱出风口 96排出到机箱20外。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第一、二风道81、91相对独立,两者配合能冷却引擎式发电机89除消声器46之外部分,结构简单;同时,使冷却风沿第一、二风道81、91流动的第一、二冷却风扇43、44各自独立设置,互不干扰,可通过具体调整第一、二冷却风扇43、44来达到调整通过第一、二风道81、91的冷却风的风量大小,调整较为方便;此外,消声器罩47结构简单,很方便地实现第一、二风道81、91的汇合,并利用汇合后的冷却风继续冷却罩于其中的消声器46,有效提高了冷却风的利用率。总之,这样设置可在保证引擎式发电机的冷却效果的情况下,使构成冷却结构或风道的部件结构简单、数量少。进一步,如图4、图17所示,第二冷却结构90还包括设置于后箱盖412顶部的用于第二冷却风扇44进风的第三入风口 99。依靠此第三入风口 99,在第二冷却风扇44的作用下,进入机箱20中的冷却风将沿曲轴箱41顶部的散热片(图中未标示)进入第二冷却风扇室G,从而重点对曲轴箱41的顶部进行冷却。再进一步,如图4所示,在第二冷却风扇室G中,在第二、三入风口 98、99上覆盖有碟状的箱盖导风罩441,以引导来自第二、三入风口 98、99的冷却风沿该箱盖导风罩441的中心进入第二冷却风扇44的吸风侧。由于箱盖导风罩441的导向,冷却风由第二、三入风口 98、99进入并进入第二冷却风扇44的吸风侧时,其路径增长、与后箱盖412的接触时间增加,显然更有利于后箱盖412的冷却并最终更好地冷却整个发动机40。如图7、图15、图16所示,第一、二过渡口 93、94并排地设置在消声器罩47前侧壁也即内罩底壁473内侧的右侧和左侧。更具体地说,第一过渡口 93占据了消声器罩47的内罩底壁473 (即其前侧壁)内侧的右侧大部分位置,其构成消声器罩47来风的主要风口 ;而第二过渡口 94则仅占据消声器罩47前侧壁(即内罩底壁473)内侧的左侧左上角位置,构成消声器罩47来风的次要风口。如此设置,可减少分别来自第一、二风道81、91的冷却风在汇合后相互干扰从而保证冷却风通过第三风道92实现对消声器46的冷却。更进一步,在作为消声器罩47出风的消声器罩出风口 474与机箱出风口 96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胶套54,以使由消声器罩47排向机箱出风口 96的冷却风不致回流到机箱20内,同时,也可增大消声器罩47与机箱出风口 96之间连接的适应性,其不会因引擎式发电机89运行的震动而影响相互之间的连接。回到图3、图6、图8,本实用新型的引擎式发电机89的起动器45为手拉起动器,该引擎式发电机89还包括控制面板253,其用于该引擎式发电机89的操作及电力的输出;面板槽254,其一体、凹入地成型于机箱20的前壁部25,用于容纳并安装控制面板253 ;逆变器53,其用于电流转换控制。面板槽254和机箱入风口 95即机箱入风格栅252左、右侧并列地布置在机箱20的前壁部25上,该面板槽254在机箱20内的凸出部255与发动机40的起动器45相对,逆变器53与机箱入风口 95 (即机箱入风格栅252)相对地布置在机箱20内。同时,从左、右方向看,逆变器53与面板槽254的凸出部255左、右并列。这样,由机箱入风口 95进入的冷却风可冷却逆变器53 ;机箱20内在面板槽254与起动器45之间有预设的间隙空间F。既解决了逆变器53的散热问题,也可在本实用新型启动方式由手拉起动改为电起动时,预留的间隙空间F可容纳电起动用的蓄电池,在不另行改变机箱20形状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启动方式的改变,明显增大设计的自由度。[0054]同时,起动器45的起动器手柄452通过起动器拉索453与起动器45相连,拉动起动器手柄452时,可实现发电机的起动。而该起动器手柄452被布置在顶壁部26上,具体地说,其被布置在机箱顶壁部26的顶壁前部263上并位于起动器45的上方一侧。当操作人员欲握持起动器手柄452时,可在不太弯腰的情况下即可握持住,极大地方便起动操作。再参见图11,用于与两个车轮19配合以移动引擎式发电机89的拉杆28,其包括拉杆横把281,其用于操作人员手握持以抬起、推拉引擎式发电机89 ;连接在拉杆横把281左、右端的拉杆臂282 ;拉杆28赖以旋转的位于拉杆臂282末端的两个拉杆轴288。而拉杆28的安装和操作,则通过拉杆操纵机构56来实现。如图5、图10及图12至图14所示,拉杆操纵机构56包括在拉杆轴288至少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锁定孔283以用于牵引引擎式发电机89时锁定拉杆28 ;与拉杆轴288配合的、分别安装于左、右支架12、11的左、右后垂直部121、111下部的两个拉杆轴套181 ;锁定销183,其对应于锁定孔283设置在相应的拉杆轴套181上,其上端与后述的拉索562相连,其下端穿过拉杆轴套181上的孔184,且通过操作,该锁定销183可插入或退出锁定孔283 ;拉索控制件563,其由机箱20的后壁部24的后侧穿过孔566被安装在位于后壁部24前侧的拉索控制件安装座567上并使其远离拉杆轴套181 (参见图3,当然,其也可以穿过后壁部24被安装在机架10上),在其与锁定销183之间连接有拉索562。该拉索562实际上包括钢线和套在钢线外的拉索套(图中未标示),拉索套通过拉索支架565被卡定在拉索控制件563与锁定销183之间。当旋转拉索控制件563时,该拉索控制件563将卷动拉索562中的钢线并带动与钢线实际相连的锁定销183朝退出锁定孔283方向运动,最终,锁定销可退出锁定孔283 ;弹簧561,其穿过拉索562地连接在锁定销183上,弹簧561使锁定销183朝向插入锁定孔283的位置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拉杆轴288上均设有锁定孔283,相应地,在两个拉杆轴套181上均设置了锁定销183,而两个锁定销183则通过两条拉索562与同一个拉索控制件563相连并同步受其控制。在安装拉杆28时,将位于左、右端的拉杆轴288分别穿过设置在机箱20的左、右壁部后侧下部的孔279,再用螺钉穿过拉杆轴288中心的通孔187将其可前后旋转地固定在位于拉杆轴套181底部的螺纹孔289上。通常情况下,拉杆28被向前放置在机箱20上,此时,锁定销183不与锁定孔283配合。当需要牵引引擎式发电机89时,将拉杆28由机箱20的放置位置向后旋转至机箱20后方的预设位置,相应地,拉杆轴288亦旋转到预设位置,在此位置,锁定销183刚好与锁定孔283对正,在弹簧561的作用下,锁定销183插入锁定孔283并锁定拉杆28。这时,操作人员抬起拉杆28,引擎式发电机89的后端将脱离地面,配合发电机前端的车轮19,操作人员可向前或向后推拉、移动引擎式发电机89。当移动引擎式发电机89结束或不需要牵引引擎式发电机89时,操作拉杆操纵机构56,即旋转(依据拉索562与拉索控制件563的连接方式不同可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其中的拉索控制件563,拉索562中的钢线将带动锁定销183向拉索控制件563的方向运动,并使锁定销183克服弹簧561的作用向退出锁定孔283的方向动作。当锁定销183完全退出锁定孔283后,再向前旋转拉杆28,即解除对拉杆28的锁定,并将拉杆28向前放置在机箱20上(即通常的放置位置)。拉杆28如此的操控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在接下来的说明中,需要注意的是,图12显示的主要是引擎式发电机左后侧的拉杆轴套181的局部放大图,与之进行配合说明的应是拉杆28左端的拉杆轴288的局部放大图,但在本说明书中该左端的拉杆轴288的局部放大图并未出示,而改用附图13来配合图12进行说明,图13显示的是与左端的拉杆轴288呈对称关系的拉杆28右端的拉杆轴288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图13所示,在两个拉杆轴288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即在拉杆28右端的拉杆轴288上设有用于旋转限位的轴凸起部285,与之对应地,在相应的右后侧拉杆轴套181上设有轴套限位部182 (未对应示出,图12中示出的是左后侧拉杆轴套181上的轴套限位部182,下同),以使拉杆28在向后旋转至预设位置时,轴凸起部285上的轴限位面186与轴套限位部182上的轴套限位面185相互接触而限制其继续向后旋转,此时,锁定销183也刚好插入锁定孔283使拉杆28锁定。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拉杆轴288及两个拉杆轴套181上均相应设有轴凸起部285和轴套限位部182。如此设置,可使拉杆28向后旋转至锁定位置时定位精确,避免可能旋转过快而使锁定销183错过插入锁定孔283。再回到图3所示,在机箱20的顶壁部26上形成有刚好能容纳拉杆横把281的拉杆槽286 ;在机箱20的左、右盖板231、221上具有与拉杆臂282接触的左、右结合部233、223 ;在拉杆28放置在机箱20上时,也就是拉杆28处于通常放置位置时,拉杆横把281与拉杆槽286、拉杆臂282与左、右结合部233、223融为一体。这样,一方面可保证发电机在工作时拉杆28放置平稳不会随发电机的工作而产生震动;另一方面,拉杆横把放置在拉杆槽内不会额外增加发电机的高度;同时,还可增加发电机整机的商品外观的美感。进一步,上述拉杆槽286 —体成型在顶壁前部263上,且在拉杆槽286的一侧还形成有提起拉杆横把281时容纳操作人员手指的凹槽287,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87位于拉杆槽286的后侧。同时,在顶壁前部263上,在拉杆槽286的前侧的左、右端还分别形成有手柄槽456及注油口过孔512。油箱51的注油口 511刚好被设置为穿出注油口过孔512而伸出到机箱20外;而起动器45的起动器拉索453则相继穿过手柄槽456上的手柄孔454及手柄限位板455与起动器手柄452相连接,并使起动器手柄452不能退出手柄限位板455,而手柄限位板455安装固定在手柄槽456上并覆盖手柄孔454。因手柄限位板455的限位作用,在每次起动完成后,起动器手柄452将复位并限制在手柄槽456中以利下次操作(参见图I、图8)。拉杆槽286的一侧凹槽287的设计,使操作人员提起或放下拉杆28时更方便。另外,将注油口 511和起动器手柄452设置在顶壁上,方便操作人员加注燃油和起动发电机。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擎式发电机还包括把手27,其通过机箱20的顶壁部26上的孔277 (参见图3)对应安装于机架10的前、后横向连接件14、13上。本实施例中,两个把手27分别被安装在前、后横向连接件14、13上右侧的孔132及左侧的孔142上(参见图10),在把手27与顶壁部26上的孔277之间,设有把手胶套271卡设在孔277周缘的顶壁上(参见图2)。因此,在不需要使用拉杆28移动、搬运引擎式发电机89的情况下,可通过把手27将发电机抬起,由于两个把手27分居发电机的左右侧,且其位置相对高低一致,两个操作人员在抬起时不致互相干扰、用力均衡,能较为方便地实现发电机的移动。另外,将把手27安装在机架20的前、后横向连接件14、13上,能有效增加把手27安装、使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引擎式发电机,可以有不同的变更设计,只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要点的范围内,仍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引擎式发电机(89),该引擎式发电机包括发动机(40),该发动机包括曲轴箱(41)、曲轴(50)、气缸体(42)、起动器(45)及消声器(46);由所述发动机(40)驱动的发电机(70);分别连接到所述曲轴(50)前端和后端的第一、二冷却风扇(43,44);由右壁部(22)、左壁部(23)、后壁部(24)、前壁部(25)、顶壁部(26)及底板(21)构成的呈大致长方体的机箱(20),所述发动机(40)由所述底板(21)支撑且其曲轴(50)沿所述底板(21)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发动机(40)、发电机(70)、第一、二冷却风扇(43,44)容纳在该机箱(20)中;第一冷却结构(80),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风扇(43)的操作引入所述机箱(20)中的冷却风经所述发电机(70)导向所述发动机(40)的气缸体(42),然后,冷却过气缸体(42)的冷却风被引导排出到机箱(20)外,由此形成第一风道(81);第二冷却结构(90),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冷却风扇(44)的操作引入所述机箱(20)中的冷却风经机箱(20)与所述发动机(40)之间引导排出到机箱(20)外,由此形成第二风道(91);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第一冷却风扇(43)的机箱(20)的右、左和前壁部(22,23,25)中其中之一上设置有机箱入风口(95),在靠近所述第二冷却风扇(44)的机箱(20)的右、左和后壁部(22,23,24)中其中之一上设有机箱出风口(96);并且所述消声器(46)与所述机箱出风口(96)相对设置,并使其排气管(461)穿过所述机箱出风口(96);在所述消声器(46)四周,预设间隙地设置有将所述消声器(46)罩于其中的消声器罩(47);所述消声器罩(47)设置为所述第一、二冷却结构(80,90)的共同组成部分,同时使所述第一、二风道(81,91)在消声器罩(47)中汇合并形成第三风道(92),经所述第三风道(92),来自第一、二风道(81,91)的冷却风将汇合在一起并从所述机箱出风口(96)排出到机箱(20)外;这样,也使机箱入风口(95)、机箱出风口(96)成为所述第一、二冷却结构(80,90)的共同组成部分。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擎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入风口(95)和机箱出风口(96)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箱(20)的前壁部(25)和后壁部(24);所述第一冷却结构(80)还包括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其将所述第一冷却风扇(43)、所述发电机(70)容纳其中,其上开口处通过起动器罩(451)支撑有所述发动机(40)的起动器(45),在所述起动器罩(451)上设置有第一入风口(97);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431)相连的气缸体导风罩(421);与所述消声器罩(47) —体成型的、连接所述气缸体导风罩(421)与所述消声器罩(47)的连接罩(481);所述连接罩(481)在所述消声器罩(47)上形成有第一过渡口 (93);所述第二冷却结构(90)还包括由所述发动机曲轴箱(41)的后箱盖(412)与所述消声器罩(47)的壁形成的第二冷却风扇室(G);成型于所述后箱盖(412)底部的用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44)进风的第二入风口(98);使第二冷却风扇室(G)所产生的冷却风直接排出到所述消声器罩(47)中的、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罩(47)上的第二过渡口(9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结构(9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箱盖顶部的用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44)进风的第三入风口(9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擎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冷却风扇室(G)中,在所述第二、三入风口(98,99)上覆盖有箱盖导风罩(441),以引导来自第二、三入风口(98,99)的冷却风沿所述箱盖导风罩(441)的中心进入所述第二冷却风扇的吸风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过渡口(93,94)并排地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罩(47)前侧壁内侧的右侧和左侧。
6.如权利要求I至5所述的任一引擎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引擎式发电机(89)还包括设置在作为消声器罩(47)出风的消声器罩出风口(474)与所述机箱出风口(96)之间的具有弹性的密封胶套(54),以使由消声器罩(47)排向机箱出风口(96)的冷却风不致回流到机箱(20)内。
7.如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任一引擎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器(45)为手拉起动器,并且该引擎式发电机(89)还包括控制面板(253),其用于该引擎式发电机(89)的操作及电力的输出;面板槽(254),其凹入地成型于所述机箱(20)的前壁部(25),用于容纳并安装所述控制面板(253);逆变器(53),其用于电流转换控制;所述面板槽(254)和所述机箱入风口(95)左右侧并列地布置在所述前壁部(25)上,所述面板槽(254)在机箱(20)内的凸出部(255)与所述发动机(40)的起动器(45)相对,所述逆变器(53)与所述机箱入风口(95)相对布置在机箱(20)内;这样,由机箱入风口(95)进入的冷却风可冷却所述逆变器(53);机箱(20)内在所述面板槽(254)与所述起动器(45)之间留有预设的间隙空间(F)。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器(45)的起动器手柄(452)布置在所述顶壁部(2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简单、部件省,能合理利用冷却风并有效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还可使安装简单易控的引擎式发电机。包括发动机;发电机;机箱;第一冷却结构形成第一风道;第二冷却结构形成第二风道;机箱入风口和机箱出风口;设置为第一、二冷却结构的共同组成部分的消声器罩;第一、二风道在消声器罩中汇合并形成第三风道。
文档编号F02B77/00GK202732107SQ2012202885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杨希波, 华祥顺, 杨佺, 闵绍明, 邓才兵 申请人: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