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828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ー种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尤其是ー种可达到清除积碳,恢复引擎原有动カ与性能,降低废气污染的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引擎借助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流过空气流量计,经由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以与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适当比例的燃油气,再由进汽门送入汽缸内点火燃烧,以产生动力。但此混合燃油气经过进汽门进入燃烧室时,少部分的汽油便会附着于进汽门上,遇上引擎的高温,汽油中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石蜡、胶质便会被烧成胶碳物。如果喷油嘴有积污情形时,喷出的汽油雾化状态不佳,汽油与空气混合不均匀,而造成进汽门更会聚着汽油及积碳。尤其是引擎燃烧室所产生胶碳有吸纳汽油的特性,所以这层积碳会吸收汽油,被吸收的汽油再被烧成胶碳,而形成更厚的积碳,更厚的积碳再吸收更多的汽油,如此恶性循环造成进汽门因积碳过多而无法紧闭,甚至于引擎无法运作。·而且燃烧室的积碳导致燃油气无法完全燃烧,相对降低引擎动力,并造成更严重空气污染与耗油量。因此要如何改善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发展的方向。是以,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ー种清除积碳,恢复引擎原有动カ与性能,降低废气污染的创新结构,实为使用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也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ー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其所欲解决的问题点,是针对现有车辆所存在的造成更严重空气污染与耗油量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借助包括一前置导座,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的容置空间预定位置,该前置导座内部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前置导入口及ー倾斜出口,该前置导入口设于该倾斜出口的相邻位置;一涡旋导流座,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的容置空间中邻近该前置导座ー侧,该涡旋导流座并与该前置导座间隔设有一间隔处,其中该涡旋导流座朝该前置导座一端面布设有呈花状的数个涡旋导入ロ,且该涡旋导流座相反于该涡旋导入ロ的另端连通设有也呈花状的数个涡旋导出ロ,该涡旋导入ロ与该涡旋导出ロ间设有使彼此连通的涡旋区段,该涡旋区段具有ー扭转角度,以使该涡旋导入口与该涡旋导出口互呈ー涡旋角度;另该涡旋导流座的中央贯穿有ー贯穿孔;及一后置导座,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的容置空间朝外侧位置,并邻设于该涡旋导流座一端,该后置导座内部由内而外依序贯设有相互邻设的一后置斜导入口、一中段部及一后置斜导出口。其中,该排气管体径向贯设有ー个穿孔,且该前置导座外缘对应该穿孔位置设有ー个锁孔,该穿孔及该锁孔借助一个锁固件穿螺锁固。[0008]其中,该涡旋导流座及该后置导座外环缘紧配合固定于该排气管体的该容置空间中。其中,该前置导座、涡旋导流座及该后置导座固设于汽车或机车的排气管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借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导流结构能够吸出该引擎气缸内部的废气及积碳,并使该废气及积碳吸出并进一歩排出于外,且当使用者愈紧踩油门,其涡旋气流吸出废气及积碳排出于外的力量就愈大,进而可大幅減少汽车或机车引擎气缸内部的废气及积碳,而达到清除积碳,恢复引擎原有动カ与性能,降低废气污染的实用进步性。

图I :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的组合立体图。图2 :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 :是本实用新型涡旋导流座的立体图。图4 :是本实用新型涡旋导流座的前视图。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一。图6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ニ,其显示吸出废气及积碳状态。其中10前置导座11前置导入口 12倾斜出口 13锁孔20涡旋导流座21涡旋导入口 22涡旋导出ロ 23涡旋区段24贯穿孔30后置导座31后置斜导入口 32中段部33后置斜导出ロ 40排气管体41容置空间42穿孔43锁固件 S间隔处C积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阅图I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但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该所述的导流结构用以固设于汽车或机车的排气管体40内部的容置空间41中;该导流结构包括一前置导座10,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40的容置空间41预定位置,其中该排气管体40预定位置径向贯设有ー穿孔42,且该前置导座10外缘对应该穿孔42位置设有ー锁孔13,该穿孔42及该锁孔13借助一锁固件43穿螺锁固,而该前置导座10内部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前置导入口 11及一倾斜出ロ 12,该前置导入口 11设于该倾斜出ロ 12的相邻位置;一涡旋导流座20,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40的容置空间41中邻近该前置导座10 —侦牝其中该涡旋导流座20外环缘紧配合固定于该排气管体40的该容置空间41,该涡旋导流座20并与该前置导座10间隔设有一间隔处S,其中该涡旋导流座20朝该前置导座10 —端面布设有呈花状的数个涡旋导入口 21,且该涡旋导流座20相反于该涡旋导入口 21的另端连通设有也呈花状的数个涡旋导出口 22,该涡旋导入口 21与该涡旋导出口 22间设有使彼此连通的涡旋区段23,该涡旋区段23具有ー扭转角度,以使该涡旋导入口 21与该涡旋导出ロ 22互呈ー涡旋角度;另该涡旋导流座20的中央贯穿有ー贯穿孔24 ;及一后置导座30,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40的容置空间41朝外侧位置,其中该后置导座30外环缘紧配合固定于该排气管体40的该容置空间41,并邻设于该涡旋导流座20 —端,该后置导座30内部由内而外依序贯设有相互邻设的一后置斜导入口 31、一中段部32及一后置斜导出口 33 ;借助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此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运作情形说明如下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紧踩油门时,该废气先经由该排气管体40的容置空间41朝外排出,但废气排出时需再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的前置导座10,当废气导流入该前置导座10时,先由前置导入口 11再经由该倾斜出口 12导流至间隔处S,再使废气通往涡旋导流座20的一端,废气通往时先被挡止在涡旋导流座20 —端面,而使废气被打散而各别穿进该花状且数个的涡旋导入口 21及其贯穿孔24,废气穿进该涡旋导入口 21后则分别再流经涡旋区段23及该涡旋导出ロ 22,继而使废气呈多道涡旋气流并朝该后置导座30排出于夕卜,当排出于该后置导座30时,废气流经该后置斜导入口 31、中段部32及后置斜导出口 33时则具有分散导流的目的;借此,当废气借助涡旋导流座20而产生涡旋气流吋,能够吸出该引擎气缸内部的废气及积碳C,并使该废气及积碳C抽出并进一歩排出于外,且当使用者愈紧踩油门,其涡旋气流吸出废气及积碳C排出于外的力量就愈大,进而可大幅減少汽车或机车引擎气缸内部的废气及积碳C,而达到清除积碳,恢复引擎原有动カ与性能,降低废气污染的实用进步性。归纳上述的说明,借助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设计,可有效克服现有新型所面临的缺失,进ー步具有上述众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乃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固设于排气管体内部容置空间中,其特征在于,该导流结构包括 ー个前置导座,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前置导座内部由内而外依序设有ー个前置导入口及一个倾斜出ロ,该前置导入ロ设于该倾斜出ロ的相邻位置; ー个涡旋导流座,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的容置空间中邻近该前置导座ー侧,该涡旋导流座并与该前置导座之间设有ー个间隔处,其中该涡旋导流座朝该前置导座一端面布设有呈花状的数个涡旋导入ロ,且该涡旋导流座相反于该涡旋导入ロ的另端连通设有也呈花状的数个涡旋导出ロ,该涡旋导入ロ与该涡旋导出ロ间设有使彼此连通的涡旋区段,该涡旋区段具有一个扭转角度,以使该涡旋导入口与该涡旋导出口互呈ー个涡旋角度;另该涡旋导流座的中央贯穿有ー个贯穿孔;及 ー个后置导座,其固设于该排气管体的容置空间朝外侧位置,并邻设于该涡旋导流座一端,该后置导座内部由内而外依序贯设有相互邻设的ー个后置斜导入口、ー个中段部及 一个后置斜导出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干,该排气管体径向贯设有ー个穿孔,且该前置导座外缘对应该穿孔位置设有ー个锁孔,该穿孔及该锁孔借助一个锁固件穿螺锁固。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涡旋导流座及该后置导座外环缘紧配合固定于该排气管体的该容置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置导座、涡旋导流座及该后置导座固设于汽车或机车的排气管体内部的容置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管体的导流结构,尤指一种可达到清除积碳,恢复引擎原有动力与性能,降低废气污染的创新结构;借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能够有效吸出该引擎气缸内部的废气及积碳,并使该废气及积碳吸出并进一步排出于外,且当使用者愈紧踩油门,其涡旋气流吸出废气及积碳排出于外的力量就愈大,进而可大幅减少汽车或机车引擎气缸内部的废气及积碳,而达到清除积碳,恢复引擎原有动力与性能,降低废气污染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F02B27/04GK202659326SQ2012203655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萧庆鸿, 蔡文议 申请人:萧庆鸿, 蔡文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