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低和气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高的不同特性。进行流体压强转换产生可控温差能量的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技术压燃式内燃机利用空气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高的特性使雾化油点火燃烧。自然界海洋、湖泊、深水库中的水会形成水温分层。由上到下密度逐渐增大,温度逐渐降低。科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得出水库降温真实原因是海洋、湖泊、深水库底部的水是在高压下被压缩,压强增大、密度变大而降温。简单地说,水库就是一个天然制冷机。科学家并为此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百米高的绝热圆管里,注入温度30度的水,将会怎样?按照通常的观念,水温将保持在30度。但事实结果是,圆管下部的水温度降低了,上部的水温度升高了。因为圆管下部水在高压下被压缩,密度增大,温度随之降低,热量会散发出来传递到上部。上部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这样原本温度为30度的水就会形成水温分层,由上到下温度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与自然界中海洋、湖泊、深水库的水温垂向分布情形相似。因为底部水在高压下被压缩的时候,体积缩小了,压力沿该力的方向做了功,迫使热量从下部低温处传至上部高温处。从能量的角度来解释,此逆向传热过程消耗了额外的能量,就是水受压时因体积缩小而损失的重力势能,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既然知道了水库水降温的真实物理原理,就能够大工制造温差,作用就很大了。比如,可以利用底部的低温来制冷,利用上部的高温来供暖,而最重要的就是用于发电,解决大类的能源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世界现有背景技术进行发扬优势,克服不足的优化组合,也就是现代意义的技术创新。研发一种利用液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低和气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高的不同特性。进行流体压强转换产生可控温差能量的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液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低和气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高的不同特性。进行流体压强转换产生可控温差能量的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钢或钢和纤维强化塑料等高强度、抗腐蚀、保温隔热的材料制造圆柱形或其他抗高压形状、外表面保温使容器里的热量不会流失的容器。圆柱形容器两端外表面有外表面保温使容器里的热量不会流失、用手控或遥控或电控或计算机机控等方式控制的充放流体阀。充放流体阀用于将流体充进容器里或放出容器外,随意调节容器里气体的压强,经流体压强转换同时调节容器里液体的压强。圆柱形容器两端外表面有外表面保温使容器里的热量不会流失的热传导装置的热传导装置接口及用手控或遥控或电控或计算机机控等方式控制的热传导量控制阀门和附加有(说明附加有的意思是指可以附加有非必要技术特征,不附加有非必要技术特征也可以。但产生的技术效果不同)的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的外表面保温使容器里的热量不会流失的热传导装置接口及用手控或遥控或电控或计算机机控等方式控制的热传导量控制阀门。容器里有气体和液体(如氩气、空气或其他纯种气体或混合气体等高温压比气体和水或酒精或其他纯种液体或混合液体等低凝固点、高温压比液体)。在容器里形成上方高压气体层和下方受压液体层。容器里的上方高压气体层的气体压强可以通过充放流体阀随意调节,流体压强转换改变下方受压液体层的液体压强。大大缩短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的长度。圆柱形容器两端里有热传导装置(如U型多盘热传导管或其他形式的热传导装置等)连通圆柱形容器外表面的热传导装置接口及用手控或遥控或电控或计算机机控等方式控制的热传导量控制阀门。圆柱形容器两端里的热传导装置用于将被压缩的气体和液压所产生的温差分别导出容器外做功。圆柱形容器外表面的热传导装置接口用于连通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装置输出温差能。圆柱形容器两端里附加有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如U型多盘热传导管或其他形式的热传导装置等)连通圆柱形容器外表面的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的热传导装置接口及用手控或遥控或电控或计算机机控等方式控制的热传导量控制阀门。圆柱形容器两端里附加有的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用于利用太阳能、地热、废热和深海低温、低温地层水等外部温能将外部的温能补充给容器里的流体。圆柱形容器外表面的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的热传导装置接口用于连通各种形式利用太阳能、地热、废热和深海低温、低温地层水等外部温能的补充装置。容器里上方高压气体层和下方受压液体层里附加有感应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高压气体层各温层和下方受压液体层各温层的各种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容器里上方高压气体层和下方受压液体层间附加有热敏或压敏或电敏等热传导材料制造或有大小可调通孔的热传导系数调节板等形式,用遥控或电控或计算机机控等方式控制通过改变热传导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或改变可调通孔的大小改变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等形式改变热传导系数的热传导系数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液体层上方液体向高压气体层或高压气体层向液体层上方液体热传导的热量。圆柱形容器外表面附加有固定装置或浮力装置(如地脚螺栓、固定托架、抗风浪浮力支座等)用于使圆柱形容器能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或抗风浪、垂直平稳悬浮在水中,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诞生了一种利用液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低和气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高的不同特性。进行流体压强转换产生可控温差能量。在陆地或海洋等水域或地域都可使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将引领能源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图1是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的结构示意中1.气体2.液体3.充放流体阀4.热传导装置及热传导装置接口及热传导量控制阀门5.附加有的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及热传导装置接口及热传导量控制阀门6.固定装置或浮力装置7.容器8.热传导系数调节装置9.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1、下面结合附图1对实施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将圆柱形容器7埋于地下深井或圆柱形容器7外表面附加有的固定装置或浮力装置6使圆柱形容器7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或抗风浪、垂直平稳悬浮在水中,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圆柱形容器7外表面的热传导装置接口 4分别连通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装置(如工厂化污水挥发清除与大气形态车转化采水装置、海洋农业防风采水蓄光大棚等的亲水凝结装置)。经充放流体阀3将流体(如氩气、空气或其他纯种气体或混合气体等高温压比气体和水或酒精或其他纯种液体或混合液体等低凝固点、高温压比液体)充进容器7里。在容器7里形成上方高压气体层I和下方受压液体层2。容器7里上方高压气体层I的气体压强可以随意调节,流体压强转换改变下方受压液体层2的液体压强。大大缩短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的长度。容器7里下方受压液体层2在自重和高压气体I流体压强转换的高压下被压缩,体积缩小了。压强增大,密度变大,温度变低。压力沿该力的方向做了功,迫使热量从下部低温处传至上部高温处。就像天然的制冷机。同时容器7里的上方高压气体层I因气体压强增大,密度变大,温度变高。像
背景技术:
压燃式内燃机燃烧室里的压缩空气一样温度变高。在圆柱形容器7两端里产生温差能量。经圆柱形容器7外表面的热传导装置接口及热传导量控制阀门4将温差能量热传导给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装置。根据气体层I和液体层2里附加有的感应器9传输到控制中心的气体层I各温层和下方受压液体层2各温层的各种数据,调节容器7里上方高压气体层I和下方受压液体层2间附加有的热传导系数调节装置8通过改变热传导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或改变可调通孔的大小改变气体I和液体2的接触面积改变热传导系数控制液体层2上方液体向高压气体层I或高压气体层I向液体层2上方液体热传导的热量或通过充放流体阀3调节高压气体层I的气压或调节容器里上方高压气体层I和下方受压液体层2间附加有的热传导系数调节装置8控制液体层2上方液体向高压气体层I或高压气体层I向液体层2上方液体热传导的热量和调节高压气体层I的气压,使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保持最佳工作状态。2、将圆柱形容器外表面的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的热传导装置接口连通各种形式利用太阳能、地热、废热和深海低温、低温地层水等外部温能的补充装置。开启能源利用补充装置的热传导装置的热传导装置接口的热传导量控制阀门。容器里的上方高压气体层吸收了太阳能或地热或废热等外部温能的热量受热膨胀,压力增大,气体压强流体压强转换为下方液体层的水压强。容器里的下方受压液体层吸收了深海低温或低温地层水等外部温能的能量加大了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的温差。
权利要求
1.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由容器,热传导装置,气体和液体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容器有充放流体阀,有热传导装置接口及控制阀门,容器里有气体和液体,气体层和液体层里有热传导装置,附加有能源利用补充装置,附加有感应器,气体层和液体层间附加有热传导系数调节装置,容器附加有固定装置或浮力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流体压强转换产生可控温差能量的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由容器,热传导装置,气体和液体构成。容器里有上方高压气体层和下方受压液体层和热传导装置。容器里上方高压气体层的气体压强可以随意调节,流体压强转换改变下方受压液体层的液体压强。利用液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低和气体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高的不同特性。进行流体压强转换产生可控温差能量。热传导装置将温差能量热传导给能量转换装置。附加有的能源利用补充装置利用外部温能加大了装置的温差。容器附加有的固定装置或浮力装置使流体压强转换新能源可控温差装置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文档编号F03G7/04GK103016286SQ2013100006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朱剑文 申请人:朱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