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240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量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密闭水池、发电机组和管道运输工具;空气压缩机与电网连接,通过电网得电工作,并将空气压缩进储气罐中;储气罐通过高压气管与密闭水池连通,将具有势能的高压空气释放到密闭水池中,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水;管道运输工具包括行车管道和设于行车管道内的车体,行车管道内设有轨道,车体沿着轨道行走,车体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尾部的活塞板;密闭水池通过进水管与行车管道连通,具有动能的水进入行车管道后,直接作用在车体的活塞板上,将车体推动;发电机组包括气轮机和与气轮机联动的发电机,储气罐和或密闭水池中的高压气体经过泄压后作用到气轮机上,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专利说明】一种能量转换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电,没有了电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人们的生活没有了电将是无趣乏味的,人们的生产没有了电将会停滞,会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崩溃。电能如此的重要,目前世界各国都相当的重视电能的开发,比较常用的发电设备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以及核能发电,变电站将发电设备发出来的电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在白天,人们的生产活动用电需求比较大,变电站的供电十分紧张,有时候甚至需要实行区域分开用电来解决用电紧缺的问题;而到了夜晚,人们的生产活动用电需求比较小,此时变电站的供电是富余,这些富余的电能无法投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而最后导致浪费,被浪费的电能要是能重新被利用,无疑是能更好的解决白天人们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然而要重新将富余被浪费的电量重新加以利用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解决能量的转换问题和能量的输送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量转换系统,能够将富余电量有效利用,解决电能浪费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密闭水池、发电机组和管道运输工具;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电网连接,通过电网得电工作,并将空气压缩进储气罐中,实现电能向分子势能的能量转换;所述储气罐通过高压气管与所述密闭水池连通,将具有分子势能的高压空气释放到密闭水池中,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水,实现分子势能向水的动能的能量转换;所述管道运输工具包括行车管道和设于所述行车管道内的车体,所述行车管道内设有轨道,所述车体沿着轨道行走,所述车体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尾部的活塞板;所述密闭水池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行车管道连通,具有动能的水进入行车管道后,直接作用在车体的活塞板上,将车体推动,实现水的动能向车体的动能的能量转换;所述发电机组包括气轮机和与所述气轮机联动的发电机,储气罐和或密闭水池中的高压气体经过泄压后作用到气轮机上,气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能量转换。
[0005]作为改进,所述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密闭水池组成一个动力源;所述行车管道内每隔一段长度设有一个闸门,相邻闸门之间的行车管道为一个行车单元,每个行车单元对应设有一个动力源。
[0006]作为改进,所述行车管道上设有供车体进出行车管道的通道门。
[0007]作为改进,所述活塞板与所述行车管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0008]作为改进,所述车体上设有刹车装置。
[0009]作为改进,所述行车管道内的轨道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下轨道位于车体下方,上轨道位于车体的两侧。
[0010]作为改进,所述发电机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包括中心塔柱和设于所述中心塔柱上一个以上的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外转子发电机和叶片,所述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上端与叶片连接,下端与气轮机连接。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将晚上电网富余的电量进行有效利用,解决电量浪费的问题;
(2)提供一种新的运输工具,清洁环保、无污染、无排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车体在行车管道内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车体的活塞板在行车管道内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空气压缩机3、一个以上的储气罐4、一个以上的密闭水池5、发电机组10和管道运输工具。所述管道运输工具包括行车管道1、设于所述行车管道I内的车体2。如图2所示,所述行车管道I内壁设有供车体2行走的轨道7、8,所述行车管道I内的轨道包括上轨道8和下轨道7,所述下轨道7位于车体2下方,下轨道7的作用是使车体2能够像普通列车一样行走;上轨道8位于车体2的两侧,上轨道8的作用是保持车体2两侧的偏移量,使其即使在较高速度下行驶也不会碰撞到行车管道I ;所述行车管道I由多节管道单元拼接而成,相邻管道单元之间通过焊接完成连接,这些管道单元可以是预制的,当需要铺设时,将这些管道单元运到现场进行拼接即可,这样一来,使得行车管道I的建造周期大大缩短;行车管道I可以铺设在水里、埋在地下,其适应性比较广泛,有助于行车管道I网络的建设。所述空气压缩机3、储气罐4和密闭水池5组成一个动力源9 ;所述行车管道I内每隔三十公里设有一个闸门12,相邻闸门12之间的行车管道I为一个行车单元11,每个行车单元11对应设有一个动力源9,该动力源9负责提供车体2在该行车单元11内的动力。每个行车单元11上设有排水口 6,每个行车单元11两端的闸门12关闭后,该段行车单元11的管道为封闭管道,行车单元11内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 6排出。所述车体2上设有刹车装置(未标示),密封装置为密封圈,车体2通过刹车装置停止在站点处。所述行车管道I上设有供车体2进出行车管道I的通道门,通道门设置在站点处,货物或乘客需要进出车厢时,打开通道门,车体2通过所述通道门移出行车管道I外。如图3所示,所述车体2包括车厢21和设于所述车厢21尾部的活塞板22,活塞板22与行车管道I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活塞板22与所述行车管道I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未标示),使车体2沿着行车管道I行走时,尽量减少水穿过活塞板22,即活塞板22阻挡水的能量更强;另外由于行车管道I内设有轨道,为了使轨道能够穿过活塞板22,所述活塞板22边缘对应所述轨道位置设有缺口 221。
[00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3可以接电网,在夜间用电低峰,电网的电量富余,此时空气压缩机3可以利用富余的电量进行工作,将空气压缩进储气罐4中,在储气罐4中储存高压气体,完成电能向分子势能的转换并对该部分能量进行储存;储气罐4中的高压气体释放到密闭水池5中,高压气体对密闭水池5中的水做功,使密闭水池5中的水产生动能并通过进水管进入行车管道I中,实现分子势能向水的动能的能量转换;具有动能的水进入到行车管道I后直接作用在车体2尾部的活塞板22上,从而推动车体2沿着行车管道I向前行走,源源不断的水涌入行车单元11,车体2就能保持行走,实现水的动能向车体的动能的能量转换;若要加快车体2的行驶速度,只需加大气压,使水流具有更大的动能即可,相比于普通交通工具发杂的发动系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而且没有污染;当车体2走过第一节行车单元11后,第一节行车单元11的闸门12关闭,处于第一节行车单元11内的水通过排水口 6排出;车体2进入第二节行车单元11后,由第二节行车单元11对应的动力源9提供动力,其工作原理与第一节行车单元11 一样,如此一来,车体2能够连续的在行车管道I内进行行驶。
[0018]本发明能够对原本富余的电网电量重新有效利用起来,作为管道运输工具的能量来源,有效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并且设计出环保、无污染的运输工具,更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密闭水池、发电机组和管道运输工具;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电网连接,通过电网得电工作,并将空气压缩进储气罐中,实现电能向分子势能的能量转换;所述储气罐通过高压气管与所述密闭水池连通,将具有分子势能的高压空气释放到密闭水池中,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水,实现分子势能向水的动能的能量转换;所述管道运输工具包括行车管道和设于所述行车管道内的车体,所述行车管道内设有轨道,所述车体沿着轨道行走,所述车体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尾部的活塞板;所述密闭水池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行车管道连通,具有动能的水进入行车管道后,直接作用在车体的活塞板上,将车体推动,实现水的动能向车体的动能的能量转换;所述发电机组包括气轮机和与所述气轮机联动的发电机,储气罐和/或密闭水池中的高压气体经过泄压后作用到气轮机上,气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能量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密闭水池组成一个动力源;所述行车管道内每隔一段长度设有一个闸门,相邻闸门之间的行车管道为一个行车单元,每个行车单元对应设有一个动力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管道上设有供车体进出行车管道的通道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与所述行车管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刹车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管道内的轨道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下轨道位于车体下方,上轨道位于车体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包括中心塔柱和设于所述中心塔柱上一个以上的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外转子发电机和叶片,所述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上端与叶片连接,下端与气轮机连接。
【文档编号】F03B17/00GK104074714SQ20131010138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邓允河 申请人:邓允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