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应用其的发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应用其的发动机,涉及车辆配件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储藏罐布置空间受限及发动机外观受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预留有真空储藏空间,在所述真空储藏空间内布置有真空储藏室,且所述真空储藏室固定在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汽车中。
【专利说明】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动力性能及经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因此,在现有的汽车领域中,尤其对于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为了提高汽车动力性能、燃油性能和排放等性能,需要调节其各个工况下的进气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性能。现有技术中,在不增加发动机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通常使用增压发动机来增加进气歧管的进气量,例如使用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其通过先将空气压缩提高空气密度,再将压缩后的空气送入进气歧管内以增加空气进气量。具体地,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其上的零部件在工作时对真空的需求量较大(真空能够降低压强),由此需要在整车机舱中额外设置真空储藏罐,以在需要时向发动机的真空需求源位置提供真空。
[0004]然而,在具体使用时,由于现阶段增压发动机的高性能要求,其体积较大,导致整车机舱的可布置空间较小,使真空储藏罐布置在离增压发动机距离较远的区域,且真空储藏罐由于空间小而无法设置成理论容积,从而影响增压发动机的性能;另外,真空储藏罐与增压发动机距离较远,且增压发动机中需要真空源的位置分布不规则,导致真空储藏罐与真空需求源位置之间的真空管路结构复杂、跨度大,影响增压发动机整体外观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应用其的发动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储藏罐布置空间受限及发动机外观受影响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预留有真空储藏空间,在所述真空储藏空间内布置有真空储藏室,且所述真空储藏室固定在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上。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歧管及真空储藏室的结构有多种,其中一种为:所述进气歧管为曲线形状,曲线形进气歧管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所述真空储藏室包括第一真空室及第二真空室;所述第一真空室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真空室固定在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外侧壁上。
[0009]为了保证第一真空室及第二真空室的真空平衡,所述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对称均匀布置。
[0011]为了便于加工成型,所述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真空室及第二真空室的材质均为塑料。[0012]在加工成型时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多种,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真空室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真空室之间均通过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0013]为了减小真空储藏室的占用空间和成本,所述第一真空室及第二真空室均为扁平状结构。
[0014]为了加强进气歧管与所述真空储藏室的壳体强度,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真空储藏室上均固定设有加强筋。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真空室设有多个分散的真空出口和/或真空入口 ;所述第二真空室设有多个分散的真空出口和/或真空入口。
[0016]一种发动机,使用了上述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应用其的发动机中,通过设计改变进气歧管的形状,使其在成型时,在其外侧预留真空储藏空间,并在真空储藏空间内布置有真空储藏室,且真空储藏室固定在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上,因此,使真空储藏室集成固定在进气歧管安装区域,避免了真空储藏室布置在整车机舱中时的空间受限的问题;而且,进气歧管与发动机上的零部件位置较近,由此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真空储藏室与发动机零部件的真空需求源位置较近,通过合理布置能够降低两者之间的真空管路的复杂性,提高发动机的外观设计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进气歧管进行详细描述。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如图1所示,进气歧管的外侧预留有真空储藏空间,在真空储藏空间内布置有真空储藏室11,且真空储藏室11固定在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上。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中,通过设计改变进气歧管的结构,使其在成型时,在其外侧预留真空储藏空间,并在真空储藏空间内布置有真空储藏室,且真空储藏室固定在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上,因此,使真空储藏室集成固定在进气歧管安装区域,避免了真空储藏室布置在整车机舱中时的空间受限的问题;而且,进气歧管与发动机上的零部件位置较近,由此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真空储藏室与发动机零部件的真空需求源位置较近,通过合理布置能够降低两者之间的真空管路的复杂性,提高发动机的外观设计品质。
[002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进气歧管往往仅起到进气的作用,因此其结构设计及其周边区域不存在设置真空储藏室的区域,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布局,在不影响进气歧管进气量、进气效率等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进气歧管的形状,从而在进气歧管的外侧增设真空储藏空间,以在该空间内设置真空储藏室,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中进气歧管区域的结构空间,能够减小整车制造成本。
[0024]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气歧管可以为曲线形状,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进气管12及第二进气管13。在图1和图2中,第一进气管12及第二进气管13 —端相互导通构成进气口 21、另一端分别连通稳压腔14 ;稳压腔14连通有多个与发动机气缸连通的进气支管15。在不考虑增设真空储藏室时,进气歧管的工作流程如下,空气从进气口 21中进入并分别流入第一进气管12及第二进气管13中,之后流入稳压腔14中并从稳压腔14中流入多个进气支管15,从而空气(燃气)通过多个进气支管15进入到气缸中以燃烧做功。
[0025]图1中,第一、第二进气管(12,13)构成V型结构,以便于在V型结构的进气管的两侧形成真空储藏空间,具体地如图1中真空储藏室11所占空间。当然,进气歧管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或包括多个(大于两个)进气管,同样,通过合理设置进气管的结构、位置,在其侧边形成真空储藏空间,以保证结构上的整体性等。
[0026]根据图1中所示的进气歧管的结构,真空储藏室11的结构具体可以为,如图1所示,真空储藏室11可以包括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第一真空室111固定在第一进气管12与稳压腔14相对的外侧壁上;第二真空室112固定在第二进气管13与稳压腔14相对的外侧壁上。图1中,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分别固定在V型结构上的第一进气管12及第二进气管13的外侧壁上,即真空储藏空间内,从而形成类似的对称结构,保证第一、第二真空室(111,112)能够均匀分布,进一步降低其与真空需求源位置之间的真空管路的复杂性,提高发动机整体外观设计品质。
[0027]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第一、第二真空室(111,112)内部的压强相等,且平衡稳定,如图1所示,第一真空室111与第二真空室112之间可以通过管道17相连通。通过管道17连通后,使第一真空室111与第二真空室112可以视为一个整体结构件,保证两部分真空室内的真空平衡,防止出现真空室变形损坏的问题。此时,可以在真空室的壳体上设置调节阀,以便于控制真空室内的压强。
[0028]为了便于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在通过真空泵等装置使其内部变成真空状态时(也可能只具有一定的真空度,即非完全真空状态),其材质可以为塑料。塑料的强度较小,能够随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变成真空状态时发生轻微的变形,保证真空泵等装置的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真空储藏室固定在进气歧管上,因此,第一进气管12及第二进气管13的材质也可以均为塑料,从而在加工制造时利用塑料的成型工艺便于集成固定上述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且塑料的价格便宜,能够节约制造成本。
[0029]鉴于上述的真空室和进气管均为塑料材质,则可以通过在第一进气管12与第一真空室111、第二进气管13与第二真空室112之间均设置连接焊缝,且均可以通过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摩擦焊接的方式简单,易操作,且通过该种方式连接后零部件之间连接稳固。当然,第一进气管12及第二进气管13、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的材质也可以采用便于加工制造,且易于通气,抽气的其它材质。
[0030]这其中,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可以均为扁平状结构。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储藏室多采用圆柱状或方状等结构,相比之下,扁平状结构在能保证真空室中真空量的同时,其结构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0031]在实际生活中具体使用时,汽车的速度较快,且由于路况的不确定性汽车易发生颠簸,从而导致进气歧管及真空储藏室11易发生晃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因此,如图1所示,可以在进气歧管与真空储藏室11上均固定设有加强筋16。其中,加强筋可以设在第一、第二进气管(12,13)、稳压腔14及真空储藏室11上,当然还可以设在多个进气支管15上。在实际应用时,例如柴油发动机,由于进气歧管与气缸的距离较近,因此进气支管15可以不设置加强筋16。其中,通过加强筋16,能够增大进气歧管与真空储藏室的壳体强度和硬度,有效地防止了汽车晃动时导致进气歧管与真空储藏室损坏的问题。
[0032]如图1所示,图1中所示的结构为一种进气歧管与真空储藏室集成后彼此之间功能、结构不受影响的一种示例,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固定连接方式,例如,进气歧管仅包括一个进气管,进气管一侧设有稳压腔、另一侧设置真空储藏室。根据上述结构,真空储藏室可以设有一个,也可以设有多个,其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真空需求量及发动机具体结构而定。
[0033]其中,第一、第二真空室(111,112)用于向发动机中的真空需求源位置提供真空,因此,可以在第一真空室111与第二真空室112上均设置多个分散的真空出口和/或真气入口。通过设置多个且分散的真空出口和/或真空入口,能够保证真空出入口的位置布置合理,即在多个分散的真空出入口中总会有一个或多个布置在距离发动机中真空需求源位置最近或真空管路可布置空间最有利的位置。具体在图1中的示例为,第一真空室111及第二真空室112上均设有真空出口 18,且第一真空室111上设有真空入口 19。
[0034]进一步地,真空入口 19可以连接有真空泵;真空出口 18可以连接有真空管道。其中真空泵用于将第一、第二真空室(111,112)进行抽真空操作,真空出口 18用于连接真空管道以向发动机中需要真空源的位置提供真空。其中,在真空出口 18与真空管道之间还可以设置控制开光及单向阀等装置,便于实时控制真空的流出,同时防止真空发生回流等不良现象。由此可知,为了节约成本并简化操作,可以仅设有一个真空入口 19,同时可以设有多个真空出口 18,且真空入口 19及真空出口 18的位置可以根据真空泵、真空管道的布置及真空需求源的位置设在合理、有利的位置。
[0035]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中,如图1和图2所示,稳压腔14的端侧边可以设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用于控制多个进气支管15的进气量。空气从进气支管15中流入时,可以通过伺服电机10控制其开合度,来进一步实现不同工况下的不同进气量。
[0036]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相同的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00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使用了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中,由于使用了上述发动机进气歧管,该发动机进气歧管中,通过设计改变进气歧管的结构,使其在成型时,在其外侧预留真空储藏空间,并在真空储藏空间内布置有真空储藏室,且真空储藏室固定在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上,因此,使真空储藏室集成固定在进气歧管安装区域,避免了真空储藏室布置在整车机舱中时的空间受限的问题;而且,进气歧管与发动机上的零部件位置较近,由此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真空储藏室与发动机零部件的真空需求源位置较近,通过合理布置能够降低两者之间的真空管路的复杂性,提闻发动机的外观设计品质。
[003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预留有真空储藏空间,在所述真空储藏空间内布置有真空储藏室,且所述真空储藏室固定在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为曲线形状,该曲线形进气歧管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 所述真空储藏室包括第一真空室及第二真空室; 所述第一真空室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真空室固定在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对称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真空室及第二真空室的材质均为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真空室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真空室之间均通过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室及第二真空室均为扁平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真空储藏室上均固定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室设有多个分散的真空出口和/或真空入口 ;所述第二真空室设有多个分散的真空出口和/或真空入□。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03499872SQ20132046001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旭, 李红政, 季万强, 刘金濮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