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用于密封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间的空隙,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呈环形且与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包括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顶部,与发动机机体接触的第一密封面;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底部的第二密封面;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侧面的第三密封面;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密封面以及第二密封面之间且远离第三密封面的一侧,与油底壳的法兰面配合的内腔,通过与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实现线性密封,使其接触的更加紧密,同时密封垫上设置内腔,将油底壳的法兰面包裹起来,增加受力面积,使受力更加均匀,起到降振减噪的作用,提高密封垫的使用寿命,使密封效果更加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机械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背景技术】
[0002]油底壳位于发动机下部,用于收集和存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氧化,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杂质进入以及保护曲轴箱,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之间有大面积的空间需进行密封。
[0003]现有技术中,对油底壳密封通常采用在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接触面上涂密封胶的方式,然而这种密封方式对密封表面的要求高,密封表面稍有划痕,就有可能导致发动机发生渗油现象,而当密封胶涂抹不均匀时,容易因受到挤压而阻塞螺栓孔或者回油孔,造成发动机故障,除此之外,在对采用这种密封方式的发动机进行维修时,需要清除密封胶,清除工作费时费力。除了上述的涂抹密封胶的密封方式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在发动机机体与油底壳之间垫一平直乳胶垫的密封方式,然而乳胶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乳胶垫容易老化松弛,造成乳胶垫密封性能变差,使用寿命较短。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使其能够更好的密封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空隙,避免渗油,提高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以使其达到能够更好的密封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空隙,避免渗油,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用于密封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间的空隙,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呈环形且与所述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包括:
[0008]第一密封面,位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顶部,用于与所述发动机机体接触;
[0009]第二密封面,位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底部;
[0010]第三密封面,位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侧面;
[0011]内腔,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面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面之间且远离所述第三密封面的一侧,与所述油底壳的法兰面配合。
[0012]优选的,还包括定位唇,所述定位唇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同侧,由位于所述内腔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面之间的垫体向下延伸构成。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二密封面以及所述第三密封面均为波浪形。
[0014]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尾部设置有余量空间。
[0015]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由橡胶制成。
[001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用于密封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间的空隙,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呈环形且与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包括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第三密封面以及内腔,第一密封面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顶部,用于与所述发动机机体接触,第二密封面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底部,第三密封面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侧面,内腔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密封面以及第二密封面之间且远离第三密封面的一侧,与油底壳的法兰面配合,通过将密封垫与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实现线性密封,使其接触的更加紧密,同时在密封垫上设置内腔,将油底壳的法兰面包裹起来,增加受力面积,使受力更加均匀,起到降振减噪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密封垫的使用寿命,使密封效果更加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以使其达到能够更好的密封油底壳7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空隙,避免渗油的目的。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的装配剖视图。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1,用于密封油底壳7与发动机机体间的空隙,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呈环形且与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包括第一密封面2、第二密封面3、第三密封面4以及内腔5。
[0024]第一密封面2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的顶部,用于与发动机机体的底部接触;第二密封面3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的底部;第三密封面4位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的侧面;内腔5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密封面2以及第二密封面3之间且远离第三密封面4的一侧,与油底壳7的法兰面配合。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1,与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实现线性密封,配合更加紧密,同时,密封垫上设置有内腔5,将油底壳7的法兰面包裹起来,增加受力面积,使受力更加均匀,起到降振减噪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密封垫的使用寿命,密封效果更加可靠,而且安装简单,更换方便。
[00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固定油底壳7,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上还设置有定位唇6,定位唇6设置在内腔5的同侧,由位于内腔5以及第二密封面3之间的垫体向下延伸构成,在安装过程中,定位唇6紧贴油底壳7,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油底壳7的晃动弓I起碰撞摩擦,造成损伤。
[0027]增大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与发动机机体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增强密封垫的密封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面2、第二密封面3以及第三密封面4均为波浪形,在安装过程中,拧紧螺栓,使发动机机体与油底壳7对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施加压力,波浪形的第一密封面2、第二密封面3以及第三密封面4受压变形,逐渐变为平面,增大了与发动机机体的接触面积,使密封效果更加可靠。
[0028]由于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油底壳7也会随着发动机而振动,如果油底壳7上的法兰面尾端直接与内腔5的尾部接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以及油底壳7法兰面都会磨损,不利于密封效果以及油底壳7的正常使用,所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腔5的尾部设置有余量空间,在装配完成后,由于内腔5的尾部设置有余量空间,油底壳7的法兰面的尾端不与内腔5的尾部接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随发动机的振动而相互摩擦,防止油底壳7的法兰面割裂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造成漏油,使密封失效,提高了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以及油底壳7的使用寿命以及维护成本。
[0029]出于工作需要,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由耐高温、耐机油、防老化的橡胶制成。
[0030]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用于密封油底壳(7)与发动机机体间的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呈环形且与所述发动机机体接触配合,包括: 第一密封面(2),位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的顶部,用于与所述发动机机体接触; 第二密封面(3),位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的底部; 第三密封面(4),位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的侧面; 内腔(5),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面(2)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面(3)之间且远离所述第三密封面(4)的一侧,与所述油底壳(7)的法兰面配合; 还包括定位唇(6 ),所述定位唇(6 )设置在所述内腔(5 )的同侧,由位于所述内腔(5 )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面(3)之间的垫体向下延伸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面(2)、所述第二密封面(3)以及所述第三密封面(4)均为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5)的尾部设置有余量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I)由橡胶制成。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3571032SQ20132051962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丁良, 晏根, 吴云刚, 杨明亮, 韦锦顺 申请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