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前反应器、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前反应器后方的后反应器,所述后反应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后反应器以及第二后反应器,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沿所述第一方向部分重叠,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相互隔开,从而使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并联布置。如此设置,降低了系统背压、减小了体积。
【专利说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例如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主要是用来处理或进化排气中有毒及有害物质的装置。排气中的毒害物质主要包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等。针对不同毒害物质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对应的处理功能模块。
[0003]现有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主要有筒式和箱式两种。其中,筒式后处理系统即将后处理各功能模块用简单的管道连接起来,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箱式后处理系统是是将各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整体的箱体中,利用箱体内部的挡板或导流板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连接,其特点是结构紧凑,外形规则,利于系统在应用环境中布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背压较低且体积较小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前反应器、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前反应器后方的后反应器,所述后反应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后反应器以及第二后反应器,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沿所述第一方向部分重叠,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相互隔开,从而使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并联布置。
[000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包括位于所述前反应器与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之间的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下方的下挡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之间的分隔板。
[000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垂直于所述下挡板。
[000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后反应器旁侧的第一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旁侧的第二分隔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分隔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错开。
[000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倾斜设置。
[00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包括顶壁、底壁、前壁、后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其中所述倾斜板的上端与所述顶壁相固定,所述倾斜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挡板相连接,所述下挡板与所述底壁在竖直方向相间隔以形成混合腔。
[00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挡板的两侧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相固定,所述下挡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壁相间隔以形成导流腔。
[00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隔板之间。
[00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所述第二后反应器位于所述第三、第四隔板之间。
[00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壁上设有用以将排气通向所述前反应器的排气入口,所述顶壁上设有将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出来的排气向外引出的排气出口。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通过将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并联,降低了系统背压;另外,利用箱体式设计,使得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体积较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立体透视图。
[0017]图2是图1中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主视图,其中标出了排气的流动方向。
[0018]图3是图1中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俯视图,其中标出了排气的流动方向。
[0019]图4是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中排气流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100,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箱体1、位于所述箱体I内的前反应器2、位于所述箱体I内且位于所述前反应器I后方的后反应器3、以及位于所述箱体I内的导流板4。
[0021]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箱体I大致呈长方体,其包括顶壁11、底壁12、前壁13、后壁14、第一侧壁15以及第二侧壁16。所述前壁13上设有用以将排气通向所述前反应器2的排气入口 131。所述顶壁11上设有将从所述后反应器3出来的排气向外引出的排气出口 111。
[0022]请参图1所示,所述前反应器2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呈2X3的矩阵式排列。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反应器2集成了氧化模块(DOC)和颗粒物处理模块(DPF)0
[0023]所述后反应器3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后反应器31以及第二后反应器32,其中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沿所述第一方向部分重叠。如此设置,一方面前后排布的第一、第二后反应器31、32能够降低系统的背压;另一方面,这种错位设计能够降低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的宽度,使得体积较小。
[0024]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集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模块(SCR)及/或氨泄漏捕集模块。
[0025]所述导流板4将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相互隔开,从而使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并联布置。
[0026]请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导流板4包括位于所述前反应器2与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之间的倾斜板41、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31、32下方的下挡板4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31、32之间的分隔板43。所述分隔板43垂直于所述下挡板42,其中所述下挡板42呈水平布置,所述分隔板43呈竖直布置。
[0027]所述分隔板4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旁侧的第一分隔板431、位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旁侧的第二分隔板4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分隔板431、432的连接板433,所述第一分隔板431与所述第二分隔板432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错开。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433倾斜设置,以利于将排气导入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中。
[0028]所述倾斜板41的上端与所述顶壁11相固定,所述倾斜板41的下端与所述下挡板42相连接,所述下挡板42与所述底壁12在竖直方向相间隔以形成混合腔5。在所述混合腔5中,还原剂尿素被蒸发、水解而产生氨气,并与排气均匀混合。
[0029]所述下挡板42的两侧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15、16相固定,所述下挡板42的后端与所述后壁14相间隔以形成导流腔6。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腔6位于所述导流板4的最后端,其能够增大混合距离,从而使排气与氨气的混合更为均匀。
[0030]另外,为了支撑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31、32,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10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431与所述第一侧壁15之间的第一隔板441与第二隔板44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分隔板432与所述第二侧壁16之间的第三隔板443与第四隔板444,其中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隔板441、442之间,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位于所述第三、第四隔板443、444之间。
[0031]请参图2至图4所示,从发动机出来的排气首先从所述排气入口 131进入到所述前反应器2中;然后,排气在所述倾斜板41的导引下,汇入所述混合腔5中;接着,排气向上穿过所述导流腔6 ;然后,排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在所述连接板433的导引下,进入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 ;另一路进入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 ;最后,所有的排气均从所述排气出口 111离开。
[003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100通过将所述第一后反应器31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32并联,降低了系统背压;另外,利用箱体式设计,使得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的体积较小。
[0033]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前后贯穿”指的是在未安装其他零件之前是贯穿的,再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前反应器、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前反应器后方的后反应器,所述后反应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后反应器以及第二后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沿所述第一方向部分重叠,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相互隔开,从而使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并联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位于所述前反应器与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之间的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下方的下挡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之间的分隔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垂直于所述下挡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后反应器旁侧的第一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二后反应器旁侧的第二分隔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分隔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错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壁、底壁、前壁、后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其中所述倾斜板的上端与所述顶壁相固定,所述倾斜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挡板相连接,所述下挡板与所述底壁在竖直方向相间隔以形成混合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的两侧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相固定,所述下挡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壁相间隔以形成导流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后反应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隔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所述第二后反应器位于所述第三、第四隔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上设有用以将排气通向所述前反应器的排气入口,所述顶壁上设有将从所述第一、第二后反应器出来的排气向外引出的排气出口。
【文档编号】F01N3/28GK104481645SQ201410722210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日
【发明者】王林 申请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