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044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其结构是:在真空气流管的管段上焊接一段高压气流管,以真空气流管中心轴线为水平线,高压气流管与真空气流管呈30°角。真空气流管与高压气流管两条中心线的交点距离真空气流管右端面102mm。真空气流管的右端接至呼吸器,呼吸器与曲轴箱相通,高压气流管接有高压气源。根据曲轴箱所需要的压力值,调整高压气流的流速和流量,以确定其负压值的大小,使曲轴箱内的压力恒定。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压气源产生空气流形成负压,以此保障发动机曲轴箱压力恒定,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取代发动机呼吸器油气分离效率试验所需的真空泵。
【专利说明】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对呼吸器进行试验时,维持发动机曲 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呼吸器是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重要零部件,其功能是将发动机曲轴箱与大气连通, 使曲轴箱内气压与大气压力相等,以保护发动机各部位的油封,防止漏油,同时又要避免曲 轴箱内的机油蒸汽随呼吸器通道进入大气,造成机油消耗量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目前进行 发动机呼吸器试验时,由于呼吸器外接其它设备,造成曲轴箱压力升高。为了维持曲轴箱的 压力不变,一般采用真空泵将此压力消除,使呼吸器处在稳定的压力状态下对外排出曲轴 箱气体。对发动机性能指标检测的项目之一,就是对发动机呼吸器油气分离的效果进行精 确的实验测试。一般真空泵均为用户自备,真空泵不但体积庞大,而且增加了发动机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可圆满解决用户自备真空泵等连锁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利用空气 流动形成真空吸力,以此保障发动机曲轴箱压力的恒定。
[0004] 为实现此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真空气流管的管段上焊接一段高压气流 管,以真空气流管中心轴线为水平线,高压气流管与真空气流管呈30°角。真空气流管与 高压气流管两条中心线的交点距离真空气流管右端面102mm。真空气流管的右端接至呼吸 器,呼吸器与曲轴箱相通,高压气流管接有高压气源。
[0005] 利用高速流动形成负压的原理,当高压气流经高压气流管,从真空气流管左端流 出时,使真空气流管的右端产生真空吸力,合适的流速、流量参数所产生的真空吸力可将曲 轴箱内的压力维持恒定。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有益效果:利用高压气源产生空气流形成负压,以此保障发 动机曲轴箱压力恒定。该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取代发动机呼吸器油气分离效率试验 所需的真空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 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其结构是:在真空气流管1的管段上焊接 一段高压气流管2,以真空气流管中心轴线为水平线,高压气流管与真空气流管呈30°角。 真空气流管与高压气流管两条中心线的交点距离真空气流管右端面102mm。真空气流管的 右端接至呼吸器3,呼吸器与曲轴箱4相通,高压气流管接有高压气源5。
[0011] 真空气流管的外径为30mm,内径为26mm,真空气流管的管段长度为220mm ;所述高 压气流管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16mm。
[0012] 在进行发动机呼吸器油气分离效率试验时,由于呼吸器外连接吸油滤芯,造成曲 轴箱压力升高。为了维持曲轴箱压力的恒定,必须将该压力消除。本装置中的高压气流管 与高压气源相接,在高压、高速气流的作用下,使真空气流管的右端产生真空吸力。根据曲 轴箱所需要的压力值,调整高压气流的流速和流量,以确定其负压值的大小,使曲轴箱内的 压力恒定。
[0013] 本装置结构虽然简单,但可以确保发动机曲轴箱维持自然状态下的压力,保证了 发动机呼吸器油气分离效率试验的精确。
【权利要求】
1. 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真空气流管(2)的管段上焊接 一段高压气流管(1),以真空气流管中心轴线为水平线,高压气流管与真空气流管呈30° 角,真空气流管与高压气流管两条中心线的交点距离真空气流管右端面102mm,真空气流管 的右端接至呼吸器(3),呼吸器与曲轴箱(4)相通,高压气流管接有高压气源(5)。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恒定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真空 气流管的外径为30mm,内径为26mm,真空气流管的管段长度为220mm ;所述高压气流管的外 径为20mm,内径为16mm。
【文档编号】F01M13/00GK203847202SQ20142012040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发明者】郭英伟, 刘立东, 朱志昊, 于立兴, 付怀伟, 朱广辉, 宝龙峰 申请人: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