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063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缸盖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盖罩,其包括罩体,罩体的内壁上铸有狭长槽体且该槽体的前端敞口,槽体上封装有盖板且盖板与槽体共同围成一与罩体内腔连通的油气预分离通道;罩体上在槽体的后部横向设有两端均敞口的锥筒,锥筒相对细端的敞口与槽体的后端连通,锥筒相对粗端的敞口上封装有后盖,后盖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可通出罩体的出气管,锥筒的下部连接有与罩体内腔连通的回油管;所述锥筒的内腔中通过挡油板支架竖向安装有挡油板,挡油板的边沿与锥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油间隙。本实用新型集成了油气预分离功能且整体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并能方便调节油气分离效率。
【专利说明】—种气缸盖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油气预分离功能的气缸盖罩。

【背景技术】
[0002]气缸盖罩的作用是防止尘埃及异物等落入发动机内造成机油变脏,同时也可以防止机油溅出而造成油量减少。油气预分离器是在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物在进入油气分离器之前,将油气进行预分离的零部件,它可以减轻油气分离器的负担,同时提高油气分离效率。在多数发动机中,气缸盖罩和油气预分离器为两个独立部件,两者之间需要外部管路进行连接,增加了发动机外部管路的复杂程度,不利于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在现有技术中,某些气缸盖罩内置有油气预分离腔进行油气分离,但是,由于设计理念和结构的缺陷,该种气缸盖罩的油气预分离效果较差且不能根据需要对油气分离效率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缸盖罩,该气缸盖罩集成了油气预分离功能且整体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并能方便调节油气分离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罩包括罩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罩体的内壁上铸有狭长槽体且该槽体的前端敞口,槽体上封装有盖板且盖板和槽体共同围成一与罩体内腔连通的油气预分离通道;所述罩体上在槽体的后部横向设有两端均敞口的锥筒,锥筒相对细端的敞口与槽体的后端连通,锥筒相对粗端的敞口上封装有后盖,后盖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可通出罩体的出气管,锥筒的下部连接有与罩体内腔连通的回油管;所述锥筒的内腔中通过挡油板支架竖向安装有挡油板且该挡油板位于出气口正前方的位置,挡油板的边沿与锥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油间隙。
[0005]采用上述结构,油气预分离通道和锥筒内腔分别形成前、后两个分离腔,可以进行两级分离,能够保证较好的分离效果。挡油板用于阻挡气流,减缓油气流速,在锥筒内分离出来的机油经过回油管流回油底壳。同时,在锥筒内,利用锥筒一端粗一端细的结构,通过调整挡油板的尺寸和挡油板的前后位置,可调节环形过油间隙的大小,从而可十分方便地对油气流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油气分离效率。
[0006]所述槽体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设置加强筋板一方面可加强罩体和油气预分离通道的强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减缓油气预分离通道内的油气流速,提高分离效率。
[0007]所述出气管穿装在出气口上,出气管的前端部探入锥筒内腔且管口正对挡油板的中心位置。采用该种位置设置,油气流绕过挡油板向后聚拢到后盖的位置,之后向前折返才能从出气管内伸端的管口流出,在锥筒内形成对冲气流,进一步减缓了油气流速并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0008]所述回油管自锥筒向下延伸一段再弯折向上延伸一段之后截止。采用该种U形回油管,避免了使用外部管路,同时也防止了气体回流。
[0009]所述挡油板支架包括多根环绕在出气管内伸端周圈且与后盖垂直固接的横轴,挡油板安装在横轴的前端部。挡油板支架固装在后盖上,可以与后盖共同拆卸,便于组装和更换。
[0010]所述横轴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横轴的长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方便调节挡油板的前后位置,进而调节过油间隙的大小,实现对油气流量的调节。
[0011]所述横轴包括与后盖垂直固接的螺纹孔柱和安装在螺纹孔柱上的螺纹杆,螺纹杆上在靠近其前端部的位置上设有环形挡沿,挡油板上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的油板通孔,挡油板通过油板夹紧螺母安装在环形挡沿上,螺纹杆的后部螺装有用于定位螺纹杆前伸长度的螺纹杆锁紧螺母。
[00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集成了油气预分离功能且整体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并能方便调节油气分离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放大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油板、挡油板支架和后盖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罩包括罩体1,罩体I的内壁上铸有狭长槽体2且该槽体2的前端敞口,槽体2上封装有盖板3且盖板3和槽体2共同围成一与罩体内腔连通的油气预分离通道;所述罩体I上在槽体2的后部横向设有两端均敞口的锥筒4,锥筒4相对细端的敞口与槽体2的后端连通,锥筒4相对粗端的敞口上封装有后盖5,后盖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可通出罩体I的出气管6,锥筒4的下部连接有与罩体内腔连通的回油管7。锥筒4的内腔中通过挡油板支架竖向安装有挡油板9且该挡油板9位于出气口正前方的位置,挡油板9的边沿与锥筒4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油间隙。
[0019]上述结构中,油气预分离通道和锥筒4内腔分别形成前、后两个分离腔,可以进行两级分离,能够保证较好的分离效果。挡油板9用于阻挡气流,减缓油气流速,在锥筒4内分离出来的机油经过回油管7流回油底壳。同时,在锥筒4内,利用锥筒4 一端粗一端细的结构,通过调整挡油板9的尺寸和利用挡油板支架调整挡油板9的前后位置,均可调节环形过油间隙的大小,从而可十分方便地对油气流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油气分离效率。
[0020]参照附图,槽体2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10。加强筋板一方面可加强罩体和油气预分离通道的强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减缓油气预分离通道内的油气流速,提高分离效率。
[0021]参照附图,出气管6穿装在出气口上,出气管6的前端部探入锥筒4内腔且管口正对挡油板9的中心位置。采用该种位置设置,油气流绕过挡油板9向后聚拢到后盖的位置,之后向前折返才能从出气管6内伸端的管口流出,在锥筒4内形成对冲气流,能进一步减缓油气流速并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0022]参照附图,回油管7自锥筒4向下延伸一段再弯折向上延伸一段之后截止。采用该种U形回油管,避免了使用外部管路,同时也防止了气体回流。
[0023]参照附图,挡油板支架包括多根环绕在出气管6内伸端周圈且与后盖5垂直固接的横轴8,挡油板9安装在横轴8的前端部。该种结构中,挡油板支架安装在后盖5上,可以与后盖5 —体拆装。
[0024]对于横轴8,其用于连接挡油板9和后盖5,挡油板9的前后位置由横轴8的长度决定,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横轴8可采用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的形式,例如套筒式伸缩杆等。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一种结构如图4所示:横轴8包括与后盖5垂直固接的螺纹孔柱81和安装在螺纹孔柱81上的螺纹杆82,螺纹杆82上在靠近其前端部的位置上设有环形挡沿85,挡油板9上开设有供螺纹杆82穿过的油板通孔,挡油板9通过油板夹紧螺母84安装在环形挡沿85上,螺纹杆82的后部螺装有用于定位螺纹杆82前伸长度的螺纹杆锁紧螺母83。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缸盖罩,包括罩体(1),其特征是所述罩体(I)的内壁上铸有狭长槽体(2)且该槽体(2)的前端敞口,槽体(2)上封装有盖板(3)且盖板(3)和槽体(2)共同围成一与罩体内腔连通的油气预分离通道;所述罩体(I)上在槽体(2)的后部横向设有两端均敞口的锥筒(4),锥筒(4)相对细端的敞口与槽体(2)的后端连通,锥筒(4)相对粗端的敞口上封装有后盖(5),后盖(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可通出罩体(I)的出气管(6),锥筒(4)的下部连接有与罩体内腔连通的回油管(7);所述锥筒(4)的内腔中通过挡油板支架竖向安装有挡油板(9)且该挡油板(9)位于出气口正前方的位置,挡油板(9)的边沿与锥筒(4)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油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槽体(2)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加强筋板(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6)穿装在出气口上,出气管(6)的前端部探入锥筒(4)内腔且管口正对挡油板(9)的中心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回油管(7)自锥筒(4)向下延伸一段再弯折向上延伸一段之后截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挡油板支架包括多根环绕在出气管(6)内伸端周圈且与后盖(5)垂直固接的横轴(8),挡油板(9)安装在横轴(8)的前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横轴(8)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横轴(8)包括与后盖(5)垂直固接的螺纹孔柱(81)和安装在螺纹孔柱(81)上的螺纹杆(82),螺纹杆(82)上在靠近其前端部的位置上设有环形挡沿(85),挡油板(9)上开设有供螺纹杆(82)穿过的油板通孔,挡油板(9)通过油板夹紧螺母(84)安装在环形挡沿(85)上,螺纹杆(82)的后部螺装有用于定位螺纹杆(82)前伸长度的螺纹杆锁紧螺母(83)。
【文档编号】F02F7/00GK203856599SQ20142013884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孙建伟, 崔京朋, 李春锋, 范道斌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