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消声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第一内隔板、第二内隔板、进气管和出气管,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夹层,内壳体由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分隔为进气腔、共振腔和出气腔;进气腔通过第一中间管连接共振腔,共振腔通过第二中间管连接出气腔;外壳体上还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连通进气腔和外壳体外部,出气管连通出气腔和外壳体外部,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内壳体内的部分设有若干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降低发动机噪音,提高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觉。同时,本实用新型延长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D也提高了消声器的工作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消声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特指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上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却也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其中之一就是噪声污染。汽车噪声严重地污染着城市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是减少城市环境噪声、改善生存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众所周知,汽车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机械构件产生的噪声,即发动机噪声。为了更直接、更有效、更大程度地降低发动机噪声,必须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上的消声器。
[0003]现有技术中,消声器通常是由单层壳体制作而成,单层壳体无法很好地阻断噪声的传播,造成发动机噪声的排放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使发动机不能出口、不能在大城市销售或被禁止使用。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消声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噪声。
[0006]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以延长消声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消声器的工作性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消声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第一内隔板、第二内隔板、进气管和出气管,外壳体两端均设有盖板,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上开设若干通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夹层,内壳体两端均设有隔板,内壳体由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分隔为进气腔、共振腔和出气腔;进气腔通过第一中间管连接共振腔,共振腔通过第二中间管连接出气腔;第一中间管的管壁和第二中间管的管壁上均开设若干个小孔,以起到气流分散作用;外壳体上还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进气管连通进气腔和外壳体外部,出气管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出气管连通出气腔和外壳体外部。
[0009]所述隔热材料为玻璃纤维。
[0010]所述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上开设小孔。
[0011]消声器还包括堵头,所述出气管底端开设排水孔,排水孔与堵头密封配合。
[0012]所述堵头呈弓形。
[0013]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内壳体内的部分设有若干通气孔。
[0014]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精巧,使用方便,而且通过进气管、进气腔、共振腔、出气腔和出气管的使用,使气流输出,进而有效地降低发动机噪音,提高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觉。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管的底部增设排水孔,确保消声器内部干燥,延长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消声器的工作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发动机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消声器,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第一中间管3、第二中间管4、第一内隔板5、第二内隔板6、进气管7和出气管8,外壳体I两端均设有盖板11,盖板11可通过铆合或焊接等工艺固定在外壳体I的两端。内壳体2设置在外壳体I内,内壳体2上开设若干通孔,内壳体2与外壳体I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夹层,隔热夹层内填充的隔热材料具有多种,为了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此实施例的隔热材料具体可以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通过0.5mm的铁线包扎在内壳体的周围。在填入玻璃纤维后,再利用盖板11封装外壳体I。
[0022]内壳体2两端均设有隔板21,内壳体2由第一内隔板5和第二内隔板6分隔为进气腔22、共振腔23和出气腔24,为了更好地确保气流顺畅地通过各个腔室,第一内隔板5和第二内隔板6上开设供气流通过的小孔。
[0023]进气腔22通过第一中间管3连接共振腔23,共振腔23通过第二中间管4连接出气腔24 ;第一中间管3的管壁和第二中间管4的管壁上均开设若干个小孔;外壳体I上还设有进气管7和排气管8,进气管7穿过外壳体I和内壳体2,进气管7连通进气腔22和外壳体I外部,出气管8穿过外壳体I和内壳体2,出气管8连通出气腔24和外壳体I外部。进气管7和出气管8位于内壳体2内的部分设有若干通气孔,以使气流更好地在消声器的内壳体2内分散和确保气流流速顺畅,
[0024]为了排出消声器内壳体2内的雨水或工作时产生的水分,消声器还包括堵头81,此实施例的出气管8底端开设排水孔,排水孔与堵头81密封配合。为了更好的适配排水孔的形状,堵头81呈弓形,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消声器生锈和腐蚀,而且延长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消声器的工作性能。
[002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消声器的进气管7通过抱箍9连接发动机的增压器10,使发动机的增压器10排出的气流进入消声器的进气管7,气流通过进气管7管壁上的通气孔分散在进气腔22内。然后,进气腔22内的气流经第一内隔板5的小孔和第一中间管3流至共振腔23,再经第二内隔板6的小孔和第二中间管4的作用,使气流进入出气腔24,最后,气流由出气管8管壁上的通气孔进入出气管8中,气流从出气管8中排出,以起到消声效果。
[0026]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精巧,使用方便,而且通过进气管7、进气腔22、共振腔23、出气腔24和出气管8的使用,使气流输出,进而有效地降低发动机噪音,提高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觉。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管8的底部增设排水孔,确保消声器内部干燥,延长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消声器的工作性能。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第一内隔板、第二内隔板、进气管和出气管,外壳体两端均设有盖板,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上开设若干通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夹层,内壳体两端均设有隔板,内壳体由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分隔为进气腔、共振腔和出气腔;进气腔通过第一中间管连接共振腔,共振腔通过第二中间管连接出气腔;第一中间管的管壁和第二中间管的管壁上均开设若干个小孔;外壳体上还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进气管连通进气腔和外壳体外部,出气管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出气管连通出气腔和外壳体外部,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内壳体内的部分设有若干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为玻璃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上开设小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头,所述出气管底端开设排水孔,排水孔与堵头密封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呈弓形。
【文档编号】F01N13/00GK204024770SQ201420327775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黄都好, 周海洋 申请人:厦门市齐合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