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3998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包括外壳、线圈组件、以及插接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以及铁轭,线圈组件的一端通过定铁芯将铁轭与线圈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线圈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动铁芯;所述外壳为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在外壳的封闭端开有一动铁芯定位孔,所述动铁芯的一端从该定位孔中伸入外壳内,并穿过铁轭后伸入线圈骨架的通孔内,所述插接组件位于外壳的一侧,所述插接头与外壳卡接在一起,插针伸入外壳内并与线圈骨架上的连接柱焊接在一起;在外壳内灌封有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将外壳填满并将外壳的开放端封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怠速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已逐步得到应用,而市场上在电控系统中对发动机怠速的控制主要通过在节气门体上集成一旁通空气道,利用怠速控制阀来控制通过该气道进入发动机的旁通空气量,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怠速的目的。
[0003]由于摩托车安装发动机的地方空间较小,因此怠速控制阀的体积也较小,从而造成怠速控制阀的结构较为紧凑。传统的怠速控制阀主要由外壳、线圈组件、铁轭以及插头组件构成,但由于结构限制,普遍采用线圈组件的线圈骨架与插头组件的插针一体成型方式,然后再在线圈骨架上缠绕线圈,但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容易造成线圈损伤;在将线圈绕制完成后,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塑料包封以形成外壳,这样在成型过程中高温容易使其线圈表面绝缘损坏,形成短路,导致产品失效,使良品率低;并且整个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成型工艺成本也高。同时,传统的怠速控制阀由于外壳由塑料包封形成,从而使得怠速控制阀在工作过程中散热效果较差,在高温、高压力的环境中外壳易老化,易造成外壳损坏导致外壳密封性差,缩短怠速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现有怠速阀生产较为麻烦,良品率低,散热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能够有效提闻生广效率并提闻广品的良品率,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包括外壳、线圈组件、以及插接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以及铁轭,所述线圈骨架沿其轴向开有一通孔,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在线圈骨架上设有两连接柱,所述线圈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柱相连,所述铁轭的两端位于线圈骨架两端的外侧并与钱钱骨架的两端紧贴,从而形成一闭合磁路;其中,线圈组件的一端通过定铁芯将铁轭与线圈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线圈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动铁芯;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头和两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线圈组件位于外壳内,其远离定铁芯的一端与外壳的封闭端紧贴,在外壳的封闭端开有一动铁芯定位孔,所述动铁芯的一端从该定位孔中伸入外壳内,并穿过铁轭后伸入线圈骨架的通孔内,且该动铁芯能够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插接组件位于外壳的一侧,且靠近外壳的开放端,其中,所述插接头与外壳卡接在一起,插针伸入外壳内并与线圈骨架上的连接柱焊接在一起;在外壳内灌封有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将外壳填满并将外壳的开放端封闭。
[0006]进一步地,所述线圈骨架靠近外壳封闭端的一端与铁轭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铁轭与外壳的封闭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在线圈骨架和外壳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分别卡设在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内。
[0007]进一步地,在动铁芯伸出外壳的一端固定有一密封垫,在密封垫与外壳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动铁芯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9]1、装配方便、快捷,由于外壳的一端为开放端,能够方便将线圈组件、插接组件等与外壳进行装配,使各组件的安装位置更加稳定,生产效率高,并且良品率也高。
[0010]2、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制作过程中先完成线圈组件的装配,再进行线圈骨架与插针的焊接,从而避免了在装配过程中线圈受损伤;同时,外壳内部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灌封,整个生产过程中在常温下进行,能更好的保证生产过程中线圈的完好;在使用过程中环氧树脂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散热,并且采用环氧树脂密封,耐压力性能更好,密封效果也更好,从而延长怠速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0011]3、成本低廉,采用环氧树脂灌封,整个工艺过程在常温下进行,从而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一外壳,21—线圈骨架,22—线圈,23—铁辄,3—定铁芯,4一动铁芯,51—插接头,52—插针,6—环氧树脂,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一密封垫,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包括外壳1、线圈22组件、以及插接组件,所述线圈22组件包括线圈骨架21、线圈22、以及铁轭23,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头51和两插针52。所述线圈骨架21沿其轴向开有一通孔,线圈22绕设在线圈骨架21上,在线圈骨架21上设有两连接柱,所述线圈22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柱相连,该连接柱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铁轭23的两端位于线圈骨架21两端的外侧并与线圈骨架21的两端紧贴,从而形成一闭合磁路;其中,线圈22组件的一端(铁轭23靠近连接柱的一端)通过定铁芯3将铁轭23与线圈骨架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线圈22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动铁芯4。
[0016]所述外壳I为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线圈22组件位于外壳I内,其远离定铁芯3 (或连接柱)的一端与外壳I的封闭端紧贴。在外壳I的封闭端开有一动铁芯4定位孔,该定位孔的轴心线与外壳I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动铁芯4的一端从该定位孔中伸入外壳I内,并穿过铁轭23后伸入线圈骨架21的通孔内,且该动铁芯4能够沿其轴向移动。在动铁芯4伸出外壳I的一端固定有一密封垫9,在密封垫9与外壳I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套设在动铁芯4上。工作过程中,当线圈22通过E⑶通电时(0N),产生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拉动动铁芯4,使动铁芯4产生位移(向外壳I内移动),动铁芯4带动密封垫9移动;通过密封垫9位移距离大小,控制节气门体上的旁通空气道空气流量的大小,实现控制怠速流量的大小。当线圈22通过ECU断电时(0FF),电磁力消失,动铁芯4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恢复密封状态,关断节气门体上的旁通空气道,控制通过该气道进入发动机的旁通空气量,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怠速的目的。
[0017]所述插接组件位于外壳I的一侧,且靠近外壳I的开放端,其中,所述插接头51与外壳I卡接在一起,插针52伸入外壳I内并与线圈骨架21上的连接柱焊接在一起;在外壳I内灌封有环氧树脂6,所述环氧树脂6将外壳I填满并将外壳I的开放端封闭。
[0018]所述线圈骨架21靠近外壳I封闭端的一端与铁轭2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在铁轭23与外壳I的封闭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8,在线圈骨架21和外壳I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7槽和第二密封圈8槽,所述第一密封圈7与第二密封圈8分别卡设在第一密封圈7槽和第二密封圈8槽内。通过两个密封圈对外壳I封闭端的定位孔进行封闭,从而使怠速控制阀整体密封效果更好,从而使工作稳定性,可靠性更好。
[0019]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包括外壳、线圈组件、以及插接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以及铁轭,所述线圈骨架沿其轴向开有一通孔,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在线圈骨架上设有两连接柱,所述线圈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柱相连,所述铁轭的两端位于线圈骨架两端的外侧并与线圈骨架的两端紧贴,从而形成一闭合磁路;其中,线圈组件的一端通过定铁芯将铁轭与线圈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线圈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动铁芯;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头和两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线圈组件位于外壳内,其远离定铁芯的一端与外壳的封闭端紧贴,在外壳的封闭端开有一动铁芯定位孔,所述动铁芯的一端从该定位孔中伸入外壳内,并穿过铁轭后伸入线圈骨架的通孔内,且该动铁芯能够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插接组件位于外壳的一侧,且靠近外壳的开放端,其中,所述插接头与外壳卡接在一起,插针伸入外壳内并与线圈骨架上的连接柱焊接在一起;在外壳内灌封有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将外壳填满并将外壳的开放端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靠近外壳封闭端的一端与铁轭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铁轭与外壳的封闭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在线圈骨架和外壳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分别卡设在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动铁芯伸出外壳的一端固定有一密封垫,在密封垫与外壳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动铁芯上。
【文档编号】F02D9/08GK203948177SQ20142041443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唐洪龙, 李红星 申请人:重庆和诚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