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嵌装在外壳内,外壳和内壳之间留有间隙;外壳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面,第一侧面呈筒状结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外壳内部和外部的出气筒口和进气筒口,第一侧面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第一连接件,第一底面设置有第一放油口;内壳包括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第二侧面呈筒状结构,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为波浪型结构,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片;第二侧面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有第二连接件;第二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放油口。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润滑油循环携带发动机热量进入油底壳,并对油底壳内的润滑油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降低发动机能耗,促进发动机废气排出。
【专利说明】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发动机润滑系统,由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芯器和发动机润滑管道组成,发动机上曲轴上的齿轮驱动机油泵,机油泵运转,将机油加压输入发动机润滑管道,先经过机油粗滤和细虑后,机油在发动机机体润滑油道内,通过分油道,在机油泵加压下输送到发动机各个滑动部件与摩擦件,为其提供润滑,机油在润滑的同时也会将发动机各个滑动部件与摩擦件产生的热量以及发动机做功燃烧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发动机机体上的热量带走,循环至油底壳内。
[0003]现有的发动机水冷散热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冷却液循环是通过循环水泵让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水道与散热器间循环流动,循环水泵的运转动能是靠运转的发动机动力提供,从而加大了发动机自身工作能耗,加大了发动机负荷从而影响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所以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攻克,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解决此问题,并利用申请号为201420000164.x的《一种机械增压器与发电机一体化装置》中的一种机械增压器与发电机一体化装置提供冷却气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润滑油循环携带发动机热量进入油底壳,并对油底壳内的润滑油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降低发动机能耗,促进发动机废气排出的油底壳散热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嵌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留有间隙;
[0006]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呈筒状结构,其底端固定置于所述第一底面外部边缘的上端,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外壳内部和外部的出气筒口和进气筒口,所述第一侧面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底面设置有第一放油口 ;
[0007]所述内壳包括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呈筒状结构,其底端固定置于所述第二底面外部边缘的上端,所述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均为波浪型结构,所述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第二侧面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覆盖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放油口,所述第二放油口与所述第一放油口通过管道连通。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润滑油循环携带发动机热量进入油底壳的内壳,进气筒口进气流,散热片加快内壳内的润滑油散热,气流携带散热片散出的热量从出气筒口流出,实现润滑油散热,散热效率高;2、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的表层均为波浪型结构,加大了润滑油与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的接触面,加快润滑油散热,再者也提升了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的强度;3、利用冷却水道边盖增压气流冷却器提供冷却气体,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能耗,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和内壳均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形结构。
[0011]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均为方状结构,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方筒状结构。
[0012]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为法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多个与螺栓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0013]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的波浪型结构的横纹与所述散热片垂直。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提升了油底壳散热装置的强度;2、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为法兰,提升了内科和外壳之间的密封性;3、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的波浪型结构的横纹与所述散热片垂直,加快了热量散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的主视图;
[0017]图2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正视图;
[0020]图5为图4的侧视图;
[0021]图6为发动机和油底壳散热装置。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外壳,11、第一底面,12、第一侧面,13、出气筒口,14、进气筒口,15、第一连接件,16、第一放油口 ;
[0024]2、内壳,21、第二底面,22、第二侧面,23、散热片,24、第二连接件,25、第二放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包括外壳I和内壳2,所述内壳2嵌装在所述外壳I内,所述外壳I和所述内壳2之间留有间隙;
[0027]所述外壳I包括第一底面11和第一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2呈筒状结构,其底端固定置于所述第一底面11外部边缘的上端,所述第一侧面12上设置有连接外壳I内部和外部的出气筒口 13和进气筒口 14,所述第一侧面12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有第一连接件15,所述第一底面11设置有第一放油口 16 ;
[0028]所述内壳2包括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所述第二侧面22呈筒状结构,其底端固定置于所述第二底面21外部边缘的上端,所述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均为波浪型结构,所述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散热片23 ;所述第二侧面22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有第二连接件24,所述第二连接件24覆盖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底面21上设置有第二放油口 25,所述第二放油口 25与所述第一放油口 16通过管道连通。
[0029]所述外壳I和内壳2均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形结构。
[0030]所述第一底面11和第二底面21均为方状结构,所述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是方筒状结构。
[0031]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均为法兰,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上均设置有多个与螺栓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0032]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33]所述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的波浪型结构的横纹与所述散热片23垂直。
[0034]本装置的工作原理,进气筒口 14和出气筒口 13分别连接一种机械增压器与发电机一体化装置的和发动机的排气管,一种机械增压器与发电机一体化装置从排气口 5向进气筒口 14输入冷却气流,润滑油循环携带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进入油底壳的内壳2,进气筒口 14进入的冷却气流携带散热片23散发的内壳2内的润滑油热量,并从出气筒口 13输出气流,实现润滑油散热,散热效率高;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的表层均为波浪型结构,力口大了润滑油与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的接触面,加快润滑油散热,再者也提升了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的强度;利用机械增压器与发电机一体化装置提供冷却气体,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能耗,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再者出气筒口 13输出气流气温低于发动机排气的输出气流的温度,可以带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降温。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I)和内壳(2),所述内壳(2)嵌装在所述外壳⑴内,所述外壳⑴和所述内壳⑵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外壳(I)包括第一底面(11)和第一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2)呈筒状结构,其底端固定置于所述第一底面(11)外部边缘的上端,所述第一侧面(12)上设置有连接外壳(I)内部和外部的出气筒口(13)和进气筒口(14),所述第一侧面(12)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有第一连接件(15),所述第一底面(11)设置有第一放油口(16); 所述内壳(2)包括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所述第二侧面(22)呈筒状结构,其底端固定置于所述第二底面(21)外部边缘的上端,所述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均为波浪型结构,所述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散热片(23);所述第二侧面(22)上端的外部边缘固定套装有第二连接件(24),所述第二连接件(24)覆盖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底面(21)上设置有第二放油口(25),所述第二放油口(25)与所述第一放油口(16)通过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和内壳(2)均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11)和第二底面(21)均为方状结构,所述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是方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均为法兰,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上均设置有多个与螺栓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油底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面(21)和第二侧面(22)的波浪型结构的横纹与所述散热片(23)垂直。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3978551SQ20142046740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唐荣春 申请人:唐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