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循环利用水力发电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世界第一座水电站于1878年建于法国。美洲第一座水电站于1882年建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采用直流发电机。1889年后,开始使用三相交流发电机。此后,单机容量增长很快,1890年仅1.5万kw,至1955年已能生产10.5万kw的发电机。中国在1949年以前自制的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不超过200kw,1949年以后电机工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1958年已能生产7.25万kw单机,1972年已制造出30万kw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位于世界前列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为大古力水电站的71.8万kva定子水冷半伞式水轮发电机、伊泰普水电站73.7万kva定子水冷半伞式水轮发电机和古里水电站70.0万kva空冷伞式水轮发电机以及向家坝80.0万kw水轮发电机等。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能转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而得到电力。科学家们以此水位落差的天然条件,有效的利用流力工程及机械物理等,精心搭配以达到最高的发电量,供人们使用廉价又无污染的电力。随着社会发展增速,人们物质生活普遍提高,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追求可持续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全社会急需破解的难题。根据地球表面物质对比,水资源相对占地球表面体70%面积。水力发电已经占到全社会能源10000亿千瓦时,增长率15%以上。但是,目前主要是利用水力自然落差发电,像浙江天荒平那种提水到山顶落差发电还是极其稀少。而且,世界水量98%都是在海洋中,潮汐能利用不足。主要是人类认知“能量守恒定律”主导思维定式,妨碍了人类科技创新的脚步。其实,江河湖海及其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中,还是普遍具备可资二次利用水力发电环境的。经过长期研究探讨,我们在冲击锤式水轮机研发中,已经获得一定技术突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循环利用水力发电的冲击锤式水轮机,在一环
形罩壳内,水平安装一转轴,转轴用轴承安装在支架上,转轴中部用轴套固定连接,轴套上对称安装有数个水碗,水碗旁边对称安装有数个重力锤,环形罩壳顶部有进水口,进水口向罩壳内的进水路径对准转轴上的水碗,所述进水口流进的水,带动转轴上的水碗向下运行,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与发电机组连接,形成水力发电。
所述水碗包括碗体与碗柄,碗柄端部有销孔,碗柄端部插入轴套用销子锁紧。
所述重力锤包括锤体和锤柄,锤体为偏平形状,锤柄端部有销孔,锤柄端部插入轴套用销子锁紧。
所述环形罩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端口有凸边,用法兰连接固定,下壳体与支架固定,下壳体底部有出水口。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基础上,增加水车式平衡重力加速,达到大幅度减少水源动能消耗量。既节省了循环利用中水资源使用量,又增加了发电功率。水车力矩、重力锤、水碗的设计,不仅减少了冲击锤式水轮机轴心水车推动阻力,加速推进速度。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本发明放弃传统被动式水力落差发电原理中,冲击式水轮机动能机械能的消极因素;采用主动改变水力落差发电中,冲击锤式水轮机动能机械积极因素。
本发明重力锤采取灵活机动增减方式确定动能增加倍数为4---8倍。能耗相应降低相对应的倍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分解图
图4是水碗的平面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锤体的主视图
图7是图5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进水口;2-上壳体;3-下壳体;4-轴承座;5-支架;6-底脚;7-轴承;8-转轴;9-轴套;10-水碗;11-法兰;12-锤体;13-碗体;14-碗柄;15-销孔;16-锤体;17-锤柄;18-销孔。
具本实施方式
请参附图所示,在一环形罩壳内(由上罩壳2和下罩壳3构成),水平安装一转轴8,转轴8用轴承7安装在支架5上,转轴8中部用轴套9固定连接,轴套9上对称安装有数个水碗10,水碗10旁边对称安装有数个重力锤12,环形罩壳顶部有进水口1,进水口1向罩壳内的进水路径对准转轴上的水碗10,所述进水口1流进的水,带动转轴8上的水碗向下运行,从而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与发电机组连接,形成水力发电。
所述水碗10包括碗体13与碗柄14,碗柄13端部有销孔15,碗柄13端部插入轴套9用销子锁紧。
所述重力锤12包括锤体16和锤柄17,锤体16为偏平形状,锤柄17端部有销孔18,锤柄17端部插入轴套9用销子锁紧。
所述环形罩壳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下壳体端口有凸边,用法兰11连接固定,下壳体3与支架5固定,下壳体3底部有出水口。
工作时,水流从进水口1流入,水流冲向水碗10,使水碗10向一个方向压下,第二水碗又被进水口1流进的水冲向同一方向,即转轴8被水碗带动向一个方向循环转动,转轴8带动发电机发电。
其中,锤体16的惯性力,能加速转轴8的旋转,节省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