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677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动力系统的深入开发,动力系统匹配的增程器也随之增加。传统的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一般只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不能同时满足多个增程器的进气工作。

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多个增程器的进气需求,将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设置有多个出气口与所述增程器配合。

但是,这种进气系统不能根据增程器的进气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空气滤清器内部容易产生紊流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能有效防止空气滤清器产生紊流状态。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的进气效率。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包括:

用于引入空气的空气进气道;

空气滤清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空气进气道连通,以允许所述空气进气道内的空气经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空气滤清器,并经所述空气滤清器过滤后通过所述出气部流出,其中,

所述出气部的在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处集成有电子分流器,在下游处形成有多个分流口,每个所述分流口均与一相应的增程器连通,并且每一所述分流口处均设有叶片阀,所述电子分流器配置成采集所述多个增程器的工况信息,并根据所述工况信息控制所述叶片阀的开闭。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分流口与相应的所述增程器连通的管路上均依次设有增压器和中冷器,以使经所述分流口流出的所述空气依次经相应的所述增压器增压、经所述中冷器冷却后进入相应的所述增程器参与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增程器处。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

本体,为圆管形空腔,其内部安装有滤芯;

上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端;

下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

所述出气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端盖,并与所述本体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分流口,所述出气部的侧部还凸伸出第二分流口和第三分流口;

在所述出气部内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电子分流器位于所述出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分流口、所述第二分流口和所述第三分流口的上游;

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侧部并与所述本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滤清器还包括排尘口,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端盖的边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部与所述上端盖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分流器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多个增程器相连,以用于采集所述多个增程器的工作信号并将所述工作信号发送给信号接收单元;

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输入端相连,以用于接收所述工作信号,并将所述工作信号转换为流量信号后发送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相连,以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号控制开关的闭合;和

多个开关,与所述叶片阀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开关控制相应的一个所述叶片阀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出气口和多个分流口之间设有电子分流器,并且每一分流口处设有叶片阀,所述电子分流器根据每一增程器的工作状态来控制与该增程器相连的分流口处的叶片阀的开启与关闭,从而能有效防止空气滤清器处产生紊流现象,减少进气阻力,进而提高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的进气效率。

进一步地,并且本专利的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低成本的特点,具备满足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进气要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空气进气道10、空气滤清器30、电子分流器40以及多个增程器20。所述空气进气道10用于引入空气。所述空气滤清器30具有进气口31和出气部32,所述进气口31与空气进气道10连通,以允许所述空气进气道10内的空气经所述进气口31流入所述空气滤清器30,并经所述空气滤清器30过滤后通过所述出气部32流出。所述出气部32的在所述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处集成有电子分流器40,在下游处形成有多个分流口,每个分流口均与一相应的增程器20连通,并且每一所述分流口处设有叶片阀33,所述电子分流器40配置成采集所述多个增程器20的工况信息,并根据所述工况信息控制所述叶片阀33的开闭。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在所述出气部32和多个分流口之间设有电子分流器40,并且每一分流口处设有叶片阀33,所述电子分流器40根据每一增程器20的工作状态来控制与该增程器20相连的分流口处的叶片阀33的开启与关闭,从而能有效防止空气滤清器30处产生紊流现象,减少进气阻力,进而提高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的进气效率。并且本专利的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低成本的特点,具备满足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进气要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分流口与相应的所述增程器20连通的管路上均依次设有增压器50和中冷器60,以使经所述分流口流出的所述空气依次经相应的所述增压器50增压、经所述中冷器冷60却后进入相应的所述增程器20参与燃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器50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増程器20处。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滤清器30包括本体34、上端盖35、下端盖36、排尘口37、出气部32、以及三个分流口。所述本体34为圆管形空腔,其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上端盖35,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34的一端,所述下端盖36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34的另一端。所述排尘口37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端盖36的边缘处,用于排出灰尘和杂质。所述出气部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端盖35,并与所述本体34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分流口301,所述出气部32的侧部还凸伸出第二分流口302和第三分流口30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部32呈圆管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上端盖35的中部,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分流口301呈圆锥形收口状,所述第二分流口302和第三分流口303均为圆管状。所述进气口31设置于所述本体34的侧部并与所述本体34连通。在所述出气部内的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电子分流器40位于所述出气部31的位于所述第一分流口301、所述第二分流口302和所述第三分流口303的上游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31与所述本体3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35与所述本体3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出气部32与所述上端盖3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36通过螺栓38固定于所述本体34的另一端。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分流器40包括输入端401、信号接收单元402、控制单元403和多个开关404。所述输入端401与所述多个增程器20相连,以用于采集所述多个增程器20的工作信号并将所述工作信号发送给信号接收单元402。所述信号接收单元402与所述输入端401相连,以用于接收所述工作信号,并将所述工作信号转换为流量信号后发送给控制单元403,所述流量信号包括每一所述增程器20当前工况下的工况空气流量值以及实际空气流量值。所述控制单元403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402相连,以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号控制开关404的闭合。所述多个开关404与所述叶片阀33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开关404控制一个所述叶片阀33开启或关闭。

所述分布式动力进气系统工作时,空气经所述空气进气道10粗滤后进入所述空气滤清器30的进气口31,经所述空气滤清器30的过滤流向所述出气部32,进而向所述第一分流口301、所述第二分流口302、所述第三分流口303流动。每一分流口流出的所述空气依次经所述增压器50增加、经所述中冷器60冷却后,进入对应的所述增程器20参与燃烧。

所述电子分流器40工作时,首先通过输入端401获取每一增程器20的工作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单元402将所述工作信号转换成流量信号,即根据每一增程器20的工作状态,计算出当前工作状态下工况空气流量值,并获取每一增程器20当前的实际空气流量值。当某一增程器20处的实际空气流量值小于工况空气流量值时,打开与该处增程器20相连的分流口处的叶片阀33,使得实际空气流量值上升,重复测量和打开叶片阀33直至实际空气流量值等于工况空气流量值,此时关闭该处叶片阀33。当某一增程器20处的实际空气流量值大于工况空气流量值时,直接关闭相应的叶片阀33。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