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设计的发动机尾气碳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5382发布日期:2019-07-13 10:0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设计的发动机尾气碳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碳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冬季的雾霾天气天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引起的社会关注度也逐年增温。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是引起雾霾的重要原因。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排放量大,冷机启动和牵引大负载变工况运行时,冒黑烟现象显著,已成为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柴油发动机碳烟是由于缺氧不充分燃烧形成的碳颗粒,随尾气排放形成空中悬浮物。由于碳粒直径较小,其跟随性较强,不易扑捉。从而需发明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碳烟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消除柴油发动机尾气的碳烟颗粒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下述结构特点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该装置为箱体结构,包括碳烟净化的滤芯模块1,滤芯模块的固定支撑2及尾气进口3。箱体结构的各面为尾气出口,在箱体各面上即尾气出口均布置性能相同滤芯模块1,扩大尾气流通面积。滤芯模块1可分块安装,分块拆卸。

尾气净化装置的滤芯模块1是由耐腐蚀耐高温阻燃的多层孔径不等的不锈钢金属丝网11绕支撑边框12制作而成,不同孔径滤网11之间设有夹条13,滤芯模块1四周装有卡条14,加强筋15。不同孔径滤网11之间设置了夹条13形成了滤芯模块1的疏松结构,保证尾气净化装置的阻力性能,由内而外,丝网孔径递减,保证尾气净化装置对碳烟颗粒分类吸收,延长维护周期,丝网叠层布置形成了柴油发动机尾气的迷宫型流道,增加碳烟颗粒和滤网的接触机会,易于扑捉尾气中的碳颗粒。

滤芯模块固定支撑2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滤芯模块固定支撑2中有特定框架21,l型导槽22,u型导槽23,加强筋24,尾气进口法兰25,固定支座26,模块连接梁27。

滤芯模块1在滤芯模块支撑2采用自锁方法固定,最后一块滤芯模块1可采用螺栓固定。

滤芯模块1有自净化功能,即发动机全负荷工作时,尾气温度及尾气速度较高,使扑捉到的碳粒氧化,直径减小,后来开滤芯模块。滤芯模块1也可采用清洗法维护滤芯模块,维护后的滤芯模块可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柴油发动机尾气碳烟净化装置。

图2是所述装置的滤芯模块1。

图3所述装置的滤芯模块固定支撑2。

图1中标号:1.滤芯模块;2.固定支撑;3.尾气进口。

图2中标号:11.不锈钢金属丝网;12.绕支撑边框;13.夹条;14.卡条;15.加强筋。

图3中标号:21.特定框架;22.l型导槽;23.u型导槽;24.加强筋;25.尾气进口法兰;26.固定支座;27.模块连接梁。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种发动机尾气碳烟的净化装置,滤芯模块的绕制过程如下:首先,采用一定规格的不锈钢方管焊接滤芯模块的边框12,并裁剪特定厚度的不锈钢板形成不锈钢条用以制作夹条13和卡条14,加强筋15采用方管制作。其次,开始绕制滤芯模块。首先缠绕小孔径的不锈钢丝网11,每缠绕一层不锈钢丝网11,安装一层夹条13,隔开丝网,增加滤芯和碳烟颗粒的接触机会。其次缠绕大孔径的不锈钢丝网,同样每两层丝网之间安装一层夹条13。最后,不锈钢网缠绕完成后,安装卡条14,形成滤芯模块。

一种发动机尾气碳烟的净化装置的固定支撑2的制作方法。其采用不锈钢焊接,为一种框架结构。首先,裁剪特定厚度的不锈钢板形成不锈钢条,用以制作l型导槽22和u型导槽23,l型导槽22和u型导槽23可用折弯机弯折不锈钢条形成。其次,焊接l型导槽22和u型导槽23和加强筋24形成固定支撑2。

滤芯模的安装方法:碳烟净化的滤芯模块1镶嵌在滤芯模块的固定支撑2的u型导槽内,模块1之间通过自锁功能固定,两端l型导槽22内的滤芯模块1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以上3个步骤,就形成箱体各面均能流出尾气的尾气碳烟净化装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碳烟的净化装置。本装置为模块箱体结构。包括碳烟净化的滤芯模块,滤芯模块的固定支撑。尾气净化装置的滤芯模块是由耐腐蚀耐高温阻燃的不锈钢金属丝网多层绕制而成,丝网之间设置夹条,可形成疏松的滤芯,由内而外,丝网孔径递减。滤芯模块的固定支撑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本装置箱体前后、左右、上下六面均布置性能相同的滤芯模块,可分块安装,分块拆卸。尾气由进口进入本装置后,净化后通过箱体六面流向外界。本装置有自净化功能,即发动机全负荷工作时,尾气温度及尾气速度较高,使扑捉到的碳粒氧化减少直到后来开滤芯模块。本装置也可采用清洗法维护滤芯模块,维护后的滤芯模块可多次使用。本尾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消除发动机碳烟颗粒,具有绿色环保,优化工作环境,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安宁;李辉;王良璧;何鹏;刘松;武文炜;刘志琦;程育新;段守宝;王建峰;李建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金诺绿色能源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4.22
技术公布日:2019.0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