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3352发布日期:2020-04-07 20:4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底壳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底壳结构,底部是基本水平的,机油通过吸油盘进入柴油机各运动机构中,但这种结构的油底壳不适合在海上环境使用,因为在海上风浪大,船体晃动严重,当晃动角度过大的时候,油底壳中就会出现造成吸油盘难吸甚至吸不到机油的现象,柴油机各运动结构没有机油润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包括:油底壳外壳结构、油底壳深腔体和油底壳浅腔体,所述油底壳深腔体和油底壳浅腔体与油底壳外壳结构内部连接,所述油底壳深腔体与油底壳浅腔体连接;

其中,所述油底壳深腔体包括:吸油盘、第一隔油板、第二隔油板、通油开口和出油孔,所述吸油盘设于油底壳深腔体内,所述第一隔油板设于吸油盘左侧,所述第二隔油板设于吸油盘右侧,所述第一隔油板和第二隔油板与油底壳深腔体连接,所述通油开口设于第一隔油板和第二隔油板底部,所述出油孔与油底壳深腔体底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油底壳外壳结构包括:壳体和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壳体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在海上晃动的环境下,能保证即使油底壳倾斜角度很大,也能使吸油盘吸到机油,不影响柴油机正常运动机构的润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油底壳外壳结构100、壳体110和连接法兰120。

油底壳深腔体200、吸油盘210、第一隔油板220、第二隔油板230、通油开口240、出油孔250和油底壳浅腔体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包括:油底壳外壳结构100、油底壳深腔体200和油底壳浅腔体300,油底壳深腔体200和油底壳浅腔体300与油底壳外壳结构100内部连接,油底壳深腔体200与油底壳浅腔体300连接;

其中,油底壳深腔体200包括:吸油盘210、第一隔油板220、第二隔油板230、通油开口240和出油孔250,吸油盘210设于油底壳深腔体200内,第一隔油板220设于吸油盘210左侧,第二隔油板230设于吸油盘210右侧,第一隔油板220和第二隔油板230与油底壳深腔体200连接,通油开口240设于第一隔油板220和第二隔油板230底部,出油孔250与油底壳深腔体200底部连接。

油底壳外壳结构100包括:壳体110和连接法兰120,连接法兰120与壳体110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原结构基础上增加了2块隔油板,分别为第一隔油板220和第二隔油板230。第一隔油板220和第二隔油板230的下面设有通油开口240,使板内外的机油连通,这样此结构在平整环境下与原结构的功能一致,但在海上晃动的环境下,此结构就能保证即使油底壳体110倾斜角度很大,也能使吸油盘210吸到机油,不影响柴油机正常运动机构的润滑,如图2所示,当壳体110倾斜角度过大时,在第一隔油板220和第二隔油板230间的机油并不会少,因为第二隔油板230下的机油通过下方通油开口240流出时,第一隔油板220的机油同样会流入两隔油板间,补充流出的机油,使两隔油板间的机油液面高度保持基本一致,保证吸油盘的正常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壳外壳结构(100)、油底壳深腔体(200)和油底壳浅腔体(300),所述油底壳深腔体(200)和油底壳浅腔体(300)与油底壳外壳结构(100)内部连接,所述油底壳深腔体(200)与油底壳浅腔体(300)连接;

其中,所述油底壳深腔体(200)包括:吸油盘(210)、第一隔油板(220)、第二隔油板(230)、通油开口(240)和出油孔(250),所述吸油盘(210)设于油底壳深腔体(200)内,所述第一隔油板(220)设于吸油盘(210)左侧,所述第二隔油板(230)设于吸油盘(210)右侧,所述第一隔油板(220)和第二隔油板(230)与油底壳深腔体(200)连接,所述通油开口(240)设于第一隔油板(220)和第二隔油板(230)底部,所述出油孔(250)与油底壳深腔体(200)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外壳结构(100)包括:壳体(110)和连接法兰(120),所述连接法兰(120)与壳体(110)顶部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船上柴油机用的油底壳新型结构,包括:油底壳外壳结构、油底壳深腔体和油底壳浅腔体,油底壳深腔体和油底壳浅腔体与油底壳外壳结构内部连接,油底壳深腔体与油底壳浅腔体连接。其中,油底壳深腔体包括:吸油盘、第一隔油板、第二隔油板、通油开口和出油孔。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在海上晃动的环境下,能保证即使油底壳倾斜角度很大,也能使吸油盘吸到机油,不影响柴油机正常运动机构的润滑。

技术研发人员:俞濛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扬发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