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1991发布日期:2020-05-08 13:0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高压油泵护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增压直喷发动机上,高压油泵的安装方式一般采用两种,一种为安装在一体式缸盖上,另一种安装在分离式高压油泵座上。第一种方式因缸盖的整体结构牢固,故高压油泵的安装防护多为修饰性,即简单的安装于油泵的周围;第二种安装方式因各部件均采用螺栓连接,故整体振动防松能力较弱,即对此种高压油泵护板的性能要求较为严格,不仅要求尽可能做到围绕油泵成型,而且要便于安装,功能齐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用于高压油泵的防护,又能为线束固定提供安装位置的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包括环绕在高压油泵外侧的护板主体,所述护板主体两端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护板主体其中一端的折弯部还连接有折弯状的半环绕部,半环绕部的上侧连接有上护板;护板主体远离半环绕部一端的折弯部下侧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耳,半环绕部与护板主体的连接端的下侧向远离第一连接耳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上分别开有用于与高压油泵座连接的护板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耳远离护板主体的一侧垂直向下连接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一端的上侧面与第二连接耳连接,侧护板另一端的上侧面通过延伸板与护板主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护板固定孔可以为腰圆形、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护板主体和半环绕部的侧面还分别开有用于定位发动机线束的线束接头固定孔;所述线束接头固定孔可以为腰圆形、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根据高压油泵的外轮廓形状,通过钣金冲压折弯成型,再通过螺栓分别穿过护板固定孔即可将本护板固定连接在高压油泵座上,将高压油泵包围从而对高压油泵形成防护,可有效防止高压油泵因发动机高强度振动,进而螺栓松动,最终引发脱落造成油液肆意喷射的现象发生;同时护板通过螺栓与高压油泵座连接,便于拆装与维护;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用于定位发动机线束的线束接头固定孔,完善了自身功能,增加了零件的空间利用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护板主体,11-折弯部,2-上护板,3-半环绕部,4-第二连接耳,5-护板固定孔,6-侧护板,7-延伸板,8-线束接头固定孔,9-第一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包括环绕在高压油泵外侧的护板主体1,所述护板主体1根据高压油泵的外轮廓形状折弯形成,其成型方式为钣金冲压,整体结构为流线型。

所述护板主体1两端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折弯部11,所述护板主体1其中一端的折弯部11还连接有折弯状的半环绕部3,半环绕部3的上侧连接有上护板2;护板主体1远离半环绕部3一端的折弯部11下侧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耳9,半环绕部3与护板主体1的连接端的下侧向远离第一连接耳9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连接耳4,第一连接耳9和第二连接耳4上分别开有用于与高压油泵座连接的护板固定孔5,所述护板固定孔5可以为腰圆形、圆形、椭圆形或矩形;所述第二连接耳4远离护板主体1的一侧垂直向下连接有侧护板6,所述侧护板6一端的上侧面与第二连接耳4连接,侧护板6另一端的上侧面通过延伸板7与护板主体1连接。通过螺栓分别穿过护板固定孔5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固定连接在高压油泵座上,将高压油泵包围从而对高压油泵形成防护。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护板主体1和半环绕部3的侧面还分别开有用于定位发动机线束的线束接头固定孔8,所述线束接头固定孔8可以为腰圆形、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发动机线束可以通过线束接头固定孔8进行固定,提高了发动机的整洁性,完善了零件的自身功能,增加了零件的空间利用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包括环绕在高压油泵外侧的护板主体(1),所述护板主体(1)两端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折弯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主体(1)其中一端的折弯部(11)还连接有折弯状的半环绕部(3),半环绕部(3)的上侧连接有上护板(2);护板主体(1)远离半环绕部(3)一端的折弯部(11)下侧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耳(9),半环绕部(3)与护板主体(1)的连接端的下侧向远离第一连接耳(9)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连接耳(4),第一连接耳(9)和第二连接耳(4)上分别开有用于与高压油泵座连接的护板固定孔(5);所述第二连接耳(4)远离护板主体(1)的一侧垂直向下连接有侧护板(6),所述侧护板(6)一端的上侧面与第二连接耳(4)连接,侧护板(6)另一端的上侧面通过延伸板(7)与护板主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固定孔(5)可以为腰圆形、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主体(1)和半环绕部(3)的侧面还分别开有用于定位发动机线束的线束接头固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接头固定孔(8)可以为腰圆形、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高压油泵护板,包括护板主体,护板主体两端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折弯部,护板主体一端的折弯部连接有半环绕部;护板主体另一端的折弯部下侧向高压油泵所在侧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耳,半环绕部与护板主体的连接端的下侧向远离第一连接耳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上分别开有护板固定孔;第二连接耳远离护板主体的一侧连接有侧护板。本实用新型根据高压油泵的外轮廓形状,通过钣金冲压折弯成型,再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压油泵座上,将高压油泵包围从而对高压油泵形成防护,可有效避免高压油泵因发动机高强度振动而造成油液肆意喷射的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月;曾毅;张玉;尹哲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