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4827发布日期:2020-05-12 17:37阅读:1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



背景技术:

汽车消音器,主要用于降低机动车的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其原理是汽车出气管由两个长度不同的管道构成,这两个管道先分开再交汇,由于这两个管道的的长度差值等于汽车所发出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传过来的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

现阶段的汽车消声器大多采用双管的形式,一个进气管一个出气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的气体流动受到影响,导致排气不顺畅,影响消音器的消音效果,还会造成震动等现象,不利于声音的削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排气顺畅、降噪明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汽车消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近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靠近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三腔室靠近所述出气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进入所述第三腔室,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导气管的表面上均布设置有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二腔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消音棉。

在使用时,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端将气体通入第三腔室,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气体依次经过隔板上的通孔进入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从第一腔室内的出气管排出壳体,期间,气体从第三腔室进入第一腔室时,除了经过隔板的筒孔外,还能通过导气管进入,提供了一个较大孔径的导气管,避免气压过大,通孔无法满足气体通过,导致的噪音产生,另外导气管上的第一导气孔,可以卸载导气管内的气压,使得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的压差不会过大,避免第一腔室内气体回流而产生气流紊乱的现象,消音棉可以对壳体内部进行噪音吸收,起到了一定的消音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气体流动顺畅,降噪效果明显。

作为优化,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段设置有第二导气孔。

这样,气体在进气管中可以通过第二导气孔直接进入第二腔室,避免进气管内气压过大,减小气体流动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噪音,同时可以直接与第一导气孔和通孔配合,促进气体流动。

作为优化,所述出气管包括两根,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的部分弯曲设置。

这样,双出气管在进行排气时能够互相独立完成,也减小了气体进入出气管时的气流紊乱现象,弯曲设置能够加大气流与出气管的接触面积,一定程度的降低气体的温度。

作为优化,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连接有集气罩。

这样,便于气体进入出气管,减小气流与出气管端部摩擦产生的噪音。

作为优化,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焊接。

这样,便于安装,在产生故障时可以拆卸维修。

作为优化,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均布设置有凸起。

这样,可以扩大壳体的面积,起到降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进气管、出气管和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汽车消声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近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两个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壳体1分隔为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所述第一腔室21靠近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三腔室23靠近所述出气口,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通孔24,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25,所述进气管25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2进入所述第三腔室23,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管26,所述出气管26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2进入所述第一腔室21,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导气管27,所述导气管27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21和第三腔室23,所述导气管27的表面上均布设置有第一导气孔28,所述第二腔室2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消音棉。

在使用时,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端将气体通入第三腔室,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气体依次经过隔板上的通孔进入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从第一腔室内的出气管排出壳体,期间,气体从第三腔室进入第一腔室时,除了经过隔板的筒孔外,还能通过导气管进入,提供了一个较大孔径的导气管,避免气压过大,通孔无法满足气体通过,导致的噪音产生,另外导气管上的第一导气孔,可以卸载导气管内的气压,使得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的压差不会过大,避免第一腔室内气体回流而产生气流紊乱的现象,消音棉可以对壳体内部进行噪音吸收,起到了一定的消音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气体流动顺畅,降噪效果明显。

本实施例中化,所述进气管25位于所述第二腔室22的一段设置有第二导气孔29。

这样,气体在进气管中可以通过第二导气孔直接进入第二腔室,避免进气管内气压过大,减小气体流动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噪音,同时可以直接与第一导气孔和通孔配合,促进气体流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26包括两根,所述出气管26位于所述第一腔室21和所述第三腔室23的部分弯曲设置。

这样,双出气管在进行排气时能够互相独立完成,也减小了气体进入出气管时的气流紊乱现象,弯曲设置能够加大气流与出气管的接触面积,一定程度的降低气体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26位于所述第一腔室21的一端连接有集气罩3。

这样,便于气体进入出气管,减小气流与出气管端部摩擦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11体和所述下壳体12焊接。

这样,便于安装,在产生故障时可以拆卸维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上均布设置有凸起13。

这样,可以扩大壳体的面积,起到降温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近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靠近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三腔室靠近所述出气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进入所述第三腔室,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导气管的表面上均布设置有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二腔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消音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段设置有第二导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两根,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的部分弯曲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连接有集气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均布设置有凸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消声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近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靠近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三腔室靠近所述出气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进入所述第三腔室,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导气管的表面上均布设置有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二腔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消音棉。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气顺畅、降噪明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坤;李啸尘;王希杰;朱起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海特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