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2082发布日期:2020-05-26 17:1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



背景技术:

汽轮机导叶片是汽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片的性能直接影响汽轮机的运行性能。而目前市面上的汽轮机导叶片结构多为一体固定结构,一旦生产完成之后便无法对其叶片进行调节操作,导致其局限性很大,适用范围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解决目前市面上的汽轮机导叶片结构多为一体固定结构,一旦生产完成之后便无法对其叶片进行调节操作,导致其局限性很大,适用范围比较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包括导叶片本体,所述的导叶片本体内部开设有内部装配口,所述的内部装配口内部设置有内部调节板,所述内侧装配口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纵向装配槽,所述的纵向装配槽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对称开设有纵向装配盲孔,所述的内部调节板内侧端外壁上具有与纵向装配槽相配合的纵向装配筒,所述的纵向装配筒上、下端均具有与纵向装配盲孔相配合的纵向装配轴,所述的内部调节板通过纵向装配轴插入纵向装配盲孔内部和导叶片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的内部调节板上、下端均具有侧向联动板,所述的导叶片本体弧形侧面对应侧向联动板位置开设有内置外螺纹调节杆的侧向调节槽,所述的侧向调节槽内部位于外螺纹调节杆上套接有内螺纹调节块,所述的侧向联动板和内螺纹调节块之间通过翻转连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侧向调节,所述的导叶片本体内侧面对应外螺纹调节杆位置开设有用于方便调节的侧向调节通孔。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活动连接,所述的侧向联动板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向侧向调节槽内部凸起的一体结构外部连接环,所述的内螺纹调节块外侧面位于外螺纹调节杆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内部连接环,所述的翻转连杆两端均具有侧向转轴,所述的翻转连杆通过两端侧向转轴分别插入外部连接环和内部连接环活动连接侧向联动板和内螺纹调节块。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收纳时的贴合性和密封性,所述的内部装配口内侧面和内部调节板外侧连接面之间均为斜置连接面。

进一步地,为了不影响调节,所述的侧向调节槽内侧面和内螺纹调节块外侧连接面之间没有间隙,所述的翻转连杆和外螺纹调节杆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收纳,所述的侧向调节槽内侧面和内、外部连接环外侧面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通过在内部开设有内置内部调节板的内部装配口,在内部调节板上、下端设置有侧向联动板,在导叶片本体弧形侧面上开设有内置内螺纹调节块和外螺纹调节杆的侧向调节槽,利用翻转连杆活动连接侧向联动板和内螺纹调节块,利用旋转外螺纹调节杆控制内螺纹调节块平移来对内部调节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叶片的角度,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侧向调节槽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导叶片本体,2.内部装配口,3.内部调节板,4.纵向装配槽,5.纵向装配筒,6.侧向联动板,7.外螺纹调节杆,8.侧向调节槽,9.内螺纹调节块,10.翻转连杆,11.侧向调节通孔,12.外部连接环,13.内部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包括导叶片本体1,导叶片本体1内部开设有内部装配口2,内部装配口2内部设置有内部调节板3,内侧装配口2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纵向装配槽4,纵向装配槽4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对称开设有纵向装配盲孔,内部调节板3内侧端外壁上具有与纵向装配槽4相配合的纵向装配筒5,纵向装配筒5上、下端均具有与纵向装配盲孔相配合的纵向装配轴,内部调节板3通过纵向装配轴插入纵向装配盲孔内部和导叶片本体1活动连接,内部调节板3上、下端均具有侧向联动板6,导叶片本体1弧形侧面对应侧向联动板6位置开设有内置外螺纹调节杆7的侧向调节槽8,侧向调节槽8内部位于外螺纹调节杆7上套接有内螺纹调节块9,侧向联动板6和内螺纹调节块9之间通过翻转连杆10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侧向调节,导叶片本体1内侧面对应外螺纹调节杆7位置开设有用于方便调节的侧向调节通孔1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活动连接,侧向联动板6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向侧向调节槽8内部凸起的一体结构外部连接环12,内螺纹调节块9外侧面位于外螺纹调节杆7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内部连接环13,翻转连杆10两端均具有侧向转轴,翻转连杆10通过两端侧向转轴分别插入外部连接环12和内部连接环13活动连接侧向联动板6和内螺纹调节块9,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收纳时的贴合性和密封性,内部装配口2内侧面和内部调节板3外侧连接面之间均为斜置连接面,进一步地,为了不影响调节,侧向调节槽8内侧面和内螺纹调节块9外侧连接面之间没有间隙,翻转连杆10和外螺纹调节杆7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收纳,侧向调节槽8内侧面和内、外部连接环外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通过在内部开设有内置内部调节板3的内部装配口2,在内部调节板3上、下端设置有侧向联动板6,在导叶片本体1弧形侧面上开设有内置内螺纹调节块9和外螺纹调节杆7的侧向调节槽8,利用翻转连杆10活动连接侧向联动板6和内螺纹调节块9,利用旋转外螺纹调节杆7控制内螺纹调节块9平移来对内部调节板3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叶片的角度,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包括导叶片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叶片本体(1)内部开设有内部装配口(2),所述的内部装配口(2)内部设置有内部调节板(3),所述内部装配口(2)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纵向装配槽(4),所述的纵向装配槽(4)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对称开设有纵向装配盲孔,所述的内部调节板(3)内侧端外壁上具有与纵向装配槽(4)相配合的纵向装配筒(5),所述的纵向装配筒(5)上、下端均具有与纵向装配盲孔相配合的纵向装配轴,所述的内部调节板(3)通过纵向装配轴插入纵向装配盲孔内部和导叶片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的内部调节板(3)上、下端均具有侧向联动板(6),所述的导叶片本体(1)弧形侧面对应侧向联动板(6)位置开设有内置外螺纹调节杆(7)的侧向调节槽(8),所述的侧向调节槽(8)内部位于外螺纹调节杆(7)上套接有内螺纹调节块(9),所述的侧向联动板(6)和内螺纹调节块(9)之间通过翻转连杆(10)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叶片本体(1)内侧面对应外螺纹调节杆(7)位置开设有用于方便调节的侧向调节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其特征是:所述的侧向联动板(6)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向侧向调节槽(8)内部凸起的一体结构外部连接环(12),所述的内螺纹调节块(9)外侧面位于外螺纹调节杆(7)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内部连接环(13),所述的翻转连杆(10)两端均具有侧向转轴,所述的翻转连杆(10)通过两端侧向转轴分别插入外部连接环(12)和内部连接环(13)活动连接侧向联动板(6)和内螺纹调节块(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内部装配口(2)内侧面和内部调节板(3)外侧连接面之间均为斜置连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其特征是:所述的侧向调节槽(8)内侧面和内螺纹调节块(9)外侧连接面之间没有间隙,所述的翻转连杆(10)和外螺纹调节杆(7)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其特征是:所述的侧向调节槽(8)内侧面和内、外部连接环外侧面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包括导叶片本体,导叶片本体内部开设有内部装配口,内部装配口内部设置有内部调节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可变式汽轮机导叶片通过在内部开设有内置内部调节板的内部装配口,在内部调节板上、下端设置有侧向联动板,在导叶片本体弧形侧面上开设有内置内螺纹调节块和外螺纹调节杆的侧向调节槽,利用翻转连杆活动连接侧向联动板和内螺纹调节块,利用旋转外螺纹调节杆控制内螺纹调节块平移来对内部调节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叶片的角度,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长昊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