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978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结构紧凑,功率密度大,应用广泛。高压大功率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是本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液压行走装置多采用此类型液压马达再配置行星减速箱组成整体,便于安装和应用。随着液压领域研究的进步,液压马达功率越来越大,而与之匹配的行星减速箱更是成倍增长,不仅体积较大,占用较大空间,不便于设计安装和应用,同时,使用的材料消耗也很大,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承载力更高、传动平稳、噪音低,特别适用于低速大扭矩的场合的行走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及与马达相连的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轮及波发生器,所述第一壳体一端与液压马达相连,另一端与柔轮啮合,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内齿,所述柔轮设置有外齿,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第一角接触轴承,所述波发生器外侧与柔轮连接,内侧设置减速器输入轴,所述减速器输入轴与液压马达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浮动油封。

所述减速装置远离液压马达的一端设置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凸起,所述柔轮上与凸起对应设置凹槽,所述端盖与第二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波发生器与减速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柔轮与波发生器之间设置第二角接触轴承。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浮动油封安装座腔,所述浮动油封安装在浮动油封安装座腔内。

所述第一壳体内齿与柔轮外齿的齿数差为2-3个。

所述柔轮的材质为弹性为环氧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材质为qt500-7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液压马达带动波发生器,从而使柔轮发生弹性形变和旋转,通过端盖与柔轮和第二壳体的连接,使转动扭矩和速度传递给第二壳体,从而带动装配设备运行,减速装置仅仅包括波发生器、柔轮、第一壳体,三者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工作,相对于传统地液压轴向柱塞马达匹配的行星减速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零部件少、重量轻,且使用时,相对于传统地行星减速机啮合齿数多,齿面相对滑动速度低,传动比较行星减速器大,故其承载力更高,且传动平稳,噪音低,特别适用于低速大扭矩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包括液压马达100及与液压马达相连的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柔轮3及波发生器4,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与液压马达100相连,另一端与柔轮3啮合,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有内齿,所述柔轮3设置有外齿,所述第一壳体1内齿与柔轮3外齿的齿数差为2-3个,本实施例第一壳体的内齿数为73齿,柔轮3的外齿数为71齿;所述波发生器4外侧与柔轮3连接,内侧设置减速器输入轴6,所述减速器输入轴6与液压马达输出轴相连,所述减速装置远离液压马达100的一端设置端盖8,所述端盖8上设置凸起801,所述柔轮3上与凸起801对应设置凹槽301,所述端盖8与第二壳体2通过螺钉9固定连接。

具体地,液压马达100带动波发生器4运动,从而使柔轮3发生弹性形变和旋转,端盖8与柔轮3和第二壳体2的连接,使转动扭矩和速度传递给第二壳体2,从而带动装配设备运行。

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之间设置第一角接触轴承5,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设置浮动油封7,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浮动油封安装座腔10,所述浮动油封7安装在浮动油封安装座腔10内,安装浮动油封后保证不泄漏。

所述波发生器4与减速器输入轴6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柔轮3与波发生器4之间设置第二角接触轴承11。

所述柔轮3的材质为弹性环氧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材质为qt500-7材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及与液压马达相连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轮及波发生器,所述第一壳体一端与液压马达相连,另一端与柔轮啮合,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内齿,所述柔轮设置有外齿,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第一角接触轴承,所述波发生器外侧与柔轮连接,内侧设置减速器输入轴,所述减速器输入轴与液压马达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浮动油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远离液压马达的一端设置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凸起,所述柔轮上与凸起对应设置凹槽,所述端盖与第二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发生器与减速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柔轮与波发生器之间设置第二角接触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浮动油封安装座腔,所述浮动油封安装在浮动油封安装座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齿与柔轮外齿的齿数差为2-3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轮的材质为弹性为环氧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材质为qt500-7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斜盘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大扭矩行走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及与液压马达相连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轮及波发生器,所述第一壳体一端与液压马达相连,另一端与柔轮啮合,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内齿,所述柔轮设置有外齿,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第一角接触轴承,所述波发生器外侧与柔轮连接,内侧设置减速器输入轴,所述减速器输入轴与液压马达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浮动油封,本实用新型为液压马达带动波发生器,从而使柔轮发生弹性形变和旋转,通过端盖与柔轮和第二壳体的连接,使转动扭矩和速度传递给第二壳体,适用于低速大扭矩的场合的行走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铂;邵作顺;邢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