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7656发布日期:2020-09-15 19:0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单体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柴油机废气排放及控制的研究成为了目前柴油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修正的marpol公约附则vi对船用柴油机nox的排放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从2011年1月起,imotierii排放法规在imo所有缔约国海域内强制实施。tierii阶段nox排放量比tieri降低16%~20%,前针对这一标准世界各大船用柴油机生产商已经有大量的tierii机型投入市场,而在2016年1月1日起将要强制实施tieriii阶段法规,要求nox排放量相比tieri阶段降低80%,这对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燃油系统的喷射压力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种背景下,实用新型了一种单体泵利用柱塞套进回油孔的独特结构设计,实现泵腔压力大小的调节,可灵活匹配发动机对不同排放要求的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解决现有的机械单体喷油泵采用传统的柱塞套进回油孔结构时,泵腔压力过高导致油泵总成各运动件的可靠性问题及密封失效问题,泵腔压力过低导致不能满足发动机的排放要求问题,而提供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所述柱塞套、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弹簧下座以及挺柱体部件由上至下安装在所述泵体的内孔中,所述柱塞安装在所述柱塞套内的柱塞孔内,在所述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所述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所述出油阀部件安装在泵体的顶面上,在所述出油阀部件内设置有出油腔和泄油腔,所述出油腔通过出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所述泄油腔通过泄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在所述出油腔内设置有出油阀和出油阀弹簧,在所述泄油腔内安装有泄压阀和泄压阀弹簧;在所述柱塞套内的回油孔、进油孔也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油斜槽,在所述柱塞套上的回油孔、进油孔上各设置有一泄压斜孔,在所述柱塞上下运动过程中,当所述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与所述柱塞上的供油斜槽接触时,在不影响供油量的前提下,起到将所述柱塞套内的油泵高压腔内的高压燃油泄放的作用,而高压燃油泄放的大小值可通过调整泄压斜孔大小来调节。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的柱塞由凸轮轴的凸轮驱动,由柱塞弹簧顶回,在柱塞套内做一定行程的往复运动。柱塞下移到柱塞套上的进回油孔同单体泵的燃油腔相通时,燃油经油孔被吸入,当柱塞达下止点就结束吸入。然后凸轮轴转动,压缩柱塞弹簧,柱塞上升,当柱塞供油端面将柱塞套上的油孔封闭时,燃油开始被压缩,形成一定的压力燃油后经喷油器喷射到发动机缸体内。本实用新型是在柱塞套的两侧进回油孔上各设计一个泄压斜孔,在柱塞上下运动过程中,当泄压斜孔与柱塞的供油斜槽接触时,起到不影响供油量的前提下,起到将柱塞套内的高压燃油泄放的作用,而高压燃油泄放的大小值可通过调整泄压孔大小来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用单体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用单体泵中柱塞上的供油斜槽没有与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用单体泵中柱塞上的供油斜槽与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内。

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船用单体泵泵腔,包括泵体1、柱塞套2、柱塞3、出油阀部件4、出油阀弹簧5、泄压阀6、泄压阀弹簧7、出油阀8、油量拉杆10、柱塞弹簧11、弹簧上座12、挺柱体部件13和弹簧下座14,柱塞套2、油量拉杆10、柱塞弹簧11、弹簧上座12、弹簧下座14以及挺柱体部件13由上至下安装在泵体1的内孔11a中,柱塞3安装在柱塞套2内的柱塞孔2a内,柱塞3下端的柱塞小头端面9与弹簧下座14接触。

在柱塞孔2a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2b,在柱塞套2内设置有出油孔2c、泄油孔2d、回油孔2e、进油孔2f;出油阀部件4安装在泵体1的顶面上,在出油阀部件4内设置有出油腔4a和泄油腔4b,出油腔4a通过出油孔2c与油泵高压腔2b连通,泄油腔4b通过泄油孔2d与油泵高压腔2b连通,在出油腔4a内设置有出油阀8和出油阀弹簧5,在泄油腔4b内安装有泄压阀6和泄压阀弹簧7;柱塞套2内的回油孔2e、进油孔2f也与油泵高压腔2b连通。

结合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柱塞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油斜槽3a,在柱塞套2上的回油孔2e、进油孔2f上各设置有一泄压斜孔2g。

柱塞3通过与之连接的挺柱体部件13共同下移,将燃油通过柱塞套2的进油孔2和回油孔2e吸油并充满油泵高压腔2b,当柱塞3上移时至柱塞3顶部的供油端面3b超过柱塞套2的进油孔2和回油孔2e时,油泵高压腔2b内的燃油产生压力至超过出油阀部件4中的出油阀8的开启压力时,燃油即开始陆续通过柱塞套2内的出油孔2c和出油腔4a内的出油阀8喷入到喷油器中去,在随柱塞3继续上移的过程中,油泵高压腔2b容积被压缩越来越小,同时油泵高压腔2b的燃油相应地被压缩,当柱塞3上移至与柱塞3的供油斜槽3a与回油孔2e、进油孔2f上的泄压斜孔2g接触的临界状态时,此时油泵高压腔2b内的燃油压力一部分可通过泄压斜孔2g进行泄放,因此此时的泄压斜孔2g尺寸很小,对燃油具有节流作用,因此此时影响的是高压腔内的燃油压力,而不会影响高压腔内的供油量值,泄压值的大小可通过调节泄压孔的孔径及倾斜角度来达到目的值。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所述柱塞套、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弹簧下座以及挺柱体部件由上至下安装在所述泵体的内孔中,所述柱塞安装在所述柱塞套内的柱塞孔内,在所述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所述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所述出油阀部件安装在泵体的顶面上,在所述出油阀部件内设置有出油腔和泄油腔,所述出油腔通过出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所述泄油腔通过泄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在所述出油腔内设置有出油阀和出油阀弹簧,在所述泄油腔内安装有泄压阀和泄压阀弹簧;在所述柱塞套内的回油孔、进油孔也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油斜槽,在所述柱塞套上的回油孔、进油孔上各设置有一泄压斜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塞上下运动过程中,当所述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与所述柱塞上的供油斜槽接触时,在不影响供油量的前提下,起到将所述柱塞套内的油泵高压腔内的高压燃油泄放的作用,而高压燃油泄放的大小值可通过调整泄压斜孔大小来调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在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其在柱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油斜槽,在柱塞套上的回油孔、进油孔上各设置有一泄压斜孔,在所述柱塞上下运动过程中,当所述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与所述柱塞上的供油斜槽接触时,在不影响供油量的前提下,起到将所述柱塞套内的油泵高压腔内的高压燃油泄放的作用,而高压燃油泄放的大小值可通过调整泄压斜孔大小来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罗山刚;欧阳玲湘;邓飞;龙美彪;黄民备;李少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