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5567发布日期:2020-08-07 17:4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



背景技术:

分电器形式很多,但是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均有信号发生器、配电器、离心点火提前装置组成,而信号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信号电压输送给点火控制器,现有信号发生器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磁感应式、霍尔式、光电式、电磁震荡式。

但是,在现有磁感应分电器中,磁感应信号发生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信号转子和传感线圈凸起部分(绕有传感线圈的铁芯一端)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2-0.4mm,而现有信号发生器中的铁心是有两个固定螺钉固定,当需要调节时,松开两个固定螺钉,并以其中一个为支点移动另一个螺钉,来实现间隙的调整,由于间隙控制比较精确,通过手动移动螺钉来调节间隙容易产生较大移动,达到需要数值的间隙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的调节,在调节时的反复多次调节很是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以克服现有磁感应分电器在调节空气间隙(是指信号转子凸起的部分与绕有传感线圈的铁芯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时存在的问题;以达到空气间隙调节简单方便、省事省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外壳、活动底板、分电器轴和信号发生器,所述分电器外壳内设置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分电器轴,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信号发生器。

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安装在所述分电器轴上端的信号转子,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调节架。

所述调节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内部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固定环。

所述调节槽后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螺杆,且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与所述调节杆的后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内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右侧安装有永久磁铁,所述铁芯左侧缠绕有传感线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内部设置有防滑垫,且所述固定环左侧通过销轴连接,右侧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呈l形,且所述调节杆的尺寸与所述调节槽上端槽的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呈l形,且所述调节槽下端槽的尺寸大于调节槽上端槽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通过调节槽与调节杆的设计,保障了在调节空气间隙时铁芯的稳定,并通过调节架实现简单步骤即可准确调节空气间隙的目的,避免反复操作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调节杆与调节槽上端槽的尺寸相吻合,从而保障了调节杆上的铁芯只能前后移动,保障了在调节空气间隙时铁芯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手动调节后拧紧螺钉时对铁芯的晃动,进一步保障铁芯整个调节过程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调节架的设计使得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即可实现对铁芯位置的前后调节,调节螺杆调节时精确性更好,避免了对铁芯前后反复多次的手动调节,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与防滑垫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分电器外壳、2活动底板、3分电器轴、4信号发生器、41信号转子、42固定板、43调节架、431调节槽、432调节杆、433固定环、434防滑垫、44调节螺杆、45铁芯、46永久磁铁、47传感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外壳1、活动底板2、分电器轴3和信号发生器4,分电器外壳1内设置有活动底板2,活动底板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分电器轴3,活动底板2的上端面安装有信号发生器4,磁感应分电器大致由信号发生器4、配电器、离心点火提前装置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中只对信号发生器4部分做了优化,其他部分及其各自之间的连接关系可参考现有磁感应分电器技术。

信号发生器4包括安装在分电器轴3上端的信号转子41,活动底板2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板42,固定板42的内部设有调节架43。

调节架43包括设置在固定板42内部的调节槽431,调节槽431呈l形,且调节槽431下端槽的尺寸大于调节槽431上端槽的尺寸,调节槽43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调节杆432,调节杆432呈l形,且调节杆432的尺寸与调节槽431上端槽的尺寸相吻合,调节杆432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固定环433,固定环433内部设置有防滑垫434,且固定环433左侧通过销轴连接,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具体工作时,对调节槽431和调节杆432的设计使得调节杆432只能在调节槽431内前后移动,从而可以保障调节杆432上的铁芯45在调节空气间隙时的稳定性。

调节槽431后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螺杆44,且调节螺杆44的前端与调节杆432的后端螺纹连接,在具体工作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杆44带动调节杆432前后移动,由于是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调节杆432前后移动,螺纹连接调节时移动的精确性更好,从而避免了手动调节铁芯45造成的反复多次调节,操作简单方便,省事省力。

固定环433内固定连接有铁芯45,铁芯45右侧安装有永久磁铁46,铁芯45左侧缠绕有传感线圈47,在具体工作时,分电器轴3带动信号转子41转动,信号转子41凸起部分与绕有传感线圈47的铁芯45垂直时产生磁通,从而完成信号发生器4的工作流程。

信号发生器4在具体工作时:

s1保障稳定性:对调节槽431和调节杆432的设计使得调节杆432只能在调节槽431内前后移动,从而可以保障调节杆432上的铁芯45在调节空气间隙时的稳定性;

s2空气间隙的调节:通过转动调节螺杆44带动调节杆432前后移动,由于是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调节杆432前后移动,螺纹连接调节时移动的精确性更好,从而避免了手动调节铁芯45造成的反复多次调节,操作简单方便,省事省力;

s3分电器工作:分电器轴3带动信号转子41转动,信号转子41凸起部分与绕有传感线圈47的铁芯45垂直时产生磁通,从而完成信号发生器4的工作流程。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电器外壳(1)、活动底板(2)、分电器轴(3)和信号发生器(4),所述分电器外壳(1)内设置有活动底板(2),所述活动底板(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分电器轴(3),所述活动底板(2)的上端面安装有信号发生器(4),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器(4)包括安装在所述分电器轴(3)上端的信号转子(41),所述活动底板(2)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内部设有调节架(43);

所述调节架(43)包括设置在固定板(42)内部的调节槽(431),所述调节槽(43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调节杆(432),所述调节杆(432)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固定环(433);

所述调节槽(431)后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螺杆(44),且所述调节螺杆(44)的前端与所述调节杆(432)的后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33)内固定连接有铁芯(45),所述铁芯(45)右侧安装有永久磁铁(46),所述铁芯(45)左侧缠绕有传感线圈(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33)内部设置有防滑垫(434),且所述固定环(433)左侧通过销轴连接,右侧通过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32)呈l形,且所述调节杆(432)的尺寸与所述调节槽(431)上端槽的尺寸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431)呈l形,且所述调节槽(431)下端槽的尺寸大于调节槽(431)上端槽的尺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缸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外壳、活动底板、分电器轴和信号发生器,所述分电器外壳内设置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分电器轴,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安装在所述分电器轴上端的信号转子,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内部的调节槽。本实用新型四缸磁感应分电器,通过调节槽与调节杆的设计,保障了在调节空气间隙时铁芯的稳定,并通过调节架实现简单步骤即可准确调节空气间隙的目的,避免反复操作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