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8293发布日期:2020-11-03 23:1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恒温器总成主要是用于调节发动机工作时温度的零部件,传统的恒温器总成主要由外壳和外壳内的恒温器构成,通常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共用一出水口,通过恒温器开闭大循环进水口进行大循环的启停控制。

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固定在恒温器壳体总成中的恒温器处于关闭状态,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与整车暖风系统进行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恒温器开启,发动机水路与整车水箱相连进行大循环,但是由于传统的恒温器不能对小循环进行关闭,从而造成大小循环同时存在,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对大小循环进行有效控制,且结构紧凑的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恒温器壳体底端设有发动机缸盖,且发动机缸盖与恒温器壳体相抵,且恒温器壳体内部设有整车水箱,所述恒温器壳体侧壁设有传感器壳体,且传感器壳体焊接于恒温器壳体侧壁,所述传感器壳体顶端开设有水温传感器安装口,所述传感器壳体右侧设有增压水路接管,且增压水路接管贯穿传感器壳体侧壁。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缸盖底端开设有冷却液进入口,且冷却液进入口与恒温器壳体内部整车水箱相连。

优选的,所述恒温器壳体包括上下连接的吊耳形壳体与圆柱形壳体,所述吊耳形壳体位于圆柱形壳体顶端,且吊耳形壳体与圆柱形壳体顶端焊接,所述圆柱形壳体设置于发动机缸盖内壁,且圆柱形壳体与发动机缸盖相抵。

优选的,所述圆柱形壳体右侧设有短接水路接管,且短接水路接管贯穿圆柱形壳体右侧。

优选的,所述吊耳形壳体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恒温器安装口,所述恒温器安装口表面设有恒温器,且恒温器嵌合于恒温器安装口。

优选的,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口表面设有水温传感器,且水温传感器嵌合于水温传感器安装口。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短接水路接管与增压水路接管,实现对大小循环的控制,通过在恒温器壳体上,设定短接水路接管与增压水路接管的位置,当冷却液到达恒温器时,因为没有达到恒温器的设定值,冷却液会流入到短接水路接管与增压水路接管中,通过短接水路接管与增压水路接管对冷却液进行转换,同时对恒温器壳体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好水温传感器与恒温器的位置,从而使发动机缸盖上的冷却液进入口流入的冷却液能够更好的流入到水温传感器与恒温器上,使水温传感器与恒温器能够及时对整机冷却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响应,从而达到冷却液大小循环的有效控制,且使恒温器的总成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的仰视图。

图例说明:

1、恒温器壳体;2、发动机缸盖;3、短接水路接管;4、增压水路接管;5、传感器壳体;6、水温传感器;7、水温传感器安装口;8、吊耳形壳体;9、圆柱形壳体;10、恒温器安装口;11、恒温器;12、冷却液进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发动机恒温器壳体总成结构,包括恒温器壳体1,恒温器壳体1底端设有发动机缸盖2,且发动机缸盖2与恒温器壳体1相抵,且恒温器壳体1内部设有整车水箱,恒温器壳体1侧壁焊接有传感器壳体5,传感器壳体5顶端开设有水温传感器安装口7,传感器壳体5右侧贯穿有增压水路接管4,恒温器壳体1包括上下连接的吊耳形壳体8与圆柱形壳体9,吊耳形壳体8位于圆柱形壳体9顶端,且吊耳形壳体8与圆柱形壳体9顶端焊接,圆柱形壳体9设置于发动机缸盖2内壁,且圆柱形壳体9与发动机缸盖2相抵,圆柱形壳体9右侧贯穿有短接水路接管3,吊耳形壳体8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恒温器安装口10,恒温器安装口10表面设有恒温器11,且恒温器11通过恒温器安装口10嵌合于吊耳形壳体8,水温传感器安装口7表面设有水温传感器6,且水温传感器6通过水温传感器安装口7嵌合于传感器壳体5,发动机缸盖2底端开设有冷却液进入口12,且冷却液进入口12与恒温器壳体1内部整车水箱相连,通过在恒温器壳体1上,确定短接水路接管3与增压水路接管4的位置,当冷却液到达恒温器11时,因为没有达到恒温器11的设定值,冷却液会通过短接水路接管3与增压水路接管4对冷却液进行转换,同时对恒温器壳体1进行设计优化,从而保证从发动机缸盖2上的冷却液进入口12流入的冷却液能够流入到水温传感器6与恒温器11上,使水温传感器6与恒温器11能够及时对整机冷却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响应,从而达到冷却液大小循环的有效控制,且使恒温器11的总成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使用发动机缸盖2上的冷却液进入口12,使用冷却液,当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进入口12流入到恒温器壳体1中时,冷却液经过流动抵达到恒温器11与水温传感器6上,当冷却液与恒温器进行接触时,冷却液的温度没有达到恒温器11的设定值时,冷却液会流入到短接水路接管3与增压水路接管4,通过与短接水路接管3与增压水路接管4的接触形成新的冷却液,当新的冷却液的温度达到了恒温器11的设定值时,新的冷却液会通过恒温器11形成在整车水箱中流动的冷却液,以达到冷却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包括恒温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器壳体(1)底端设有发动机缸盖(2),且发动机缸盖(2)与恒温器壳体(1)相抵,且恒温器壳体(1)内部设有整车水箱,所述恒温器壳体(1)侧壁设有传感器壳体(5),且传感器壳体(5)焊接于恒温器壳体(1)侧壁,所述传感器壳体(5)顶端开设有水温传感器安装口(7),所述传感器壳体(5)右侧设有增压水路接管(4),且增压水路接管(4)贯穿传感器壳体(5)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盖(2)底端开设有冷却液进入口(12),且冷却液进入口(12)与恒温器壳体(1)内部整车水箱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器壳体(1)包括上下连接的吊耳形壳体(8)与圆柱形壳体(9),所述吊耳形壳体(8)位于圆柱形壳体(9)顶端,且吊耳形壳体(8)与圆柱形壳体(9)顶端焊接,所述圆柱形壳体(9)设置于发动机缸盖(2)内壁,且圆柱形壳体(9)与发动机缸盖(2)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壳体(9)侧壁贯穿有短接水路接管(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形壳体(8)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恒温器安装口(10),所述恒温器安装口(10)表面设有恒温器(11),且恒温器(11)嵌合于恒温器安装口(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口(7)表面设有水温传感器(6),且水温传感器(6)嵌合于水温传感器安装口(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涉及发动机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恒温器壳体,恒温器壳体底端设有发动机缸盖,且发动机缸盖与恒温器壳体相抵,且恒温器壳体内部设有整车水箱,恒温器壳体侧壁设有传感器壳体,且传感器壳体焊接于恒温器壳体侧壁,传感器壳体顶端开设有水温传感器安装口,传感器壳体右侧设有增压水路接管,且增压水路接管贯穿传感器壳体侧壁,对恒温器壳体进行设计优化,从而保证从发动机缸盖上的冷却液进入口流入的冷却液能够流入到水温传感器与恒温器上,使水温传感器与恒温器能够及时对整机冷却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响应,从而达到冷却液大小循环的有效控制,且使恒温器的总成结构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范安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贵安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