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6822发布日期:2021-01-15 11:5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发动机用油压旁通阀集成在油道内,由于钢球与泄压孔的距离一般较近,当系统压力异常增大时,钢球可能会移动到泄压孔位置后落入泄压孔内,从而导致旁通阀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旁通阀失效的油压旁通阀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包括设于本体内且相互连通的第一油道、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内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结构,所述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的连接处设有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油道内径的环形台肩,所述滑套封闭的一端滑动插接于所述环形台肩内,所述滑套封闭的一端外围设有泄油孔,所述滑套开口的一端外围设有限位部,所述环形台肩与限位部之间的滑套外围设有弹性件。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油道内设有与所述滑套开口的一端接触的卡环,所述卡环与第一油道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顶紧所述环形台肩、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与环形台肩之间的间隙为0.01~0.05mm。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台肩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滑套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设于所述滑套外围的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为铜质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套和在滑套上设置泄油孔进行泄压,通过弹性件实现滑套复位,取代了传统的钢球,无钢球落入泄压孔的风险,有效避免旁通阀失效,寿命长,实用性强,能有效降低零件的故障率,具有便于安装和推广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第一油道、3-第二油道、4-滑套、5-环形台肩、6-泄油孔、7-限位部、8-弹性件、9-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包括设于本体1内且相互连通的第一油道2、第二油道3。本体1可以是机油冷却器本体、高压油泵本体或其它油压设备的本体,第一油道2一般连接供油泵或高压油源,第一油道2中的油经过冷却装置或过滤装置后回流到第二油道3,再通过第二油道3将油输送到目标位置。第一油道2内设有滑套4,滑套4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结构。第一油道2与第二油道3的连接处设有内径小于第一油道2内径的环形台肩5,滑套4封闭的一端滑动插接于环形台肩5内,滑套4封闭的一端外围设有泄油孔6,泄油孔6的直径小于环形台肩5的宽度。滑套4开口的一端外围设有限位部7,环形台肩5与限位部7之间的滑套4外围设有弹性件8。第一油道2内设有与滑套4开口的一端接触的卡环9,卡环9与第一油道2之间为过盈配合,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顶紧环形台肩5、限位部7。通过适当设计弹性件8的弹簧力,能保持第一油道2内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当冷却装置或过滤装置工作正常时,第二油道3内的压力+弹性件8的弹力与第一油道2内的压力平衡时,泄油孔6位于滑套4与环形台肩5的接触面,或泄油孔6位于第一油道2内;当冷却装置或过滤装置堵塞或损坏时,第二油道3内的油量减少,第二油道3内的压力+弹性件8的弹力小于第一油道2内的压力时,滑套4向第二油道3移动,泄油孔6与第二油道3连通实现泄压,可以有效保护发动机。滑套4只能在环形台肩5与卡环9之间移动,能有效避免旁通阀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滑套4与环形台肩5之间的间隙为0.01~0.05mm,可以防止滑套4卡死在环形台肩5内,第一油道2内的油本来就要回流到第二油道3,所以滑套4与环形台肩5之间的间隙产生的少量漏油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滑套4与环形台肩5之间为小间隙配合,油中的杂质也很难通过。

弹性件8为弹簧,弹簧套接于滑套4外围,限位部7为设于滑套4外围的法兰,法兰与第一油道2之间为间隙配合。滑套4为铜质材料制成,耐腐蚀性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套和在滑套上设置泄油孔进行泄压,通过弹性件实现滑套复位,取代了传统的钢球,无钢球落入泄压孔的风险,有效避免旁通阀失效,寿命长,实用性强,能有效降低零件的故障率,具有便于安装和推广使用的优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包括设于本体(1)内且相互连通的第一油道(2)、第二油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2)内设有滑套(4),所述滑套(4)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结构,所述第一油道(2)与第二油道(3)的连接处设有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油道(2)内径的环形台肩(5),所述滑套(4)封闭的一端滑动插接于所述环形台肩(5)内,所述滑套(4)封闭的一端外围设有泄油孔(6),所述滑套(4)开口的一端外围设有限位部(7),所述环形台肩(5)与限位部(7)之间的滑套(4)外围设有弹性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2)内设有与所述滑套(4)开口的一端接触的卡环(9),所述卡环(9)与第一油道(2)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顶紧所述环形台肩(5)、限位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4)与环形台肩(5)之间的间隙为0.01~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6)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台肩(5)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8)为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滑套(4)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7)为设于所述滑套(4)外围的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4)为铜质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压旁通阀结构,涉及发动机,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旁通阀的钢球会落入泄压孔内导致旁通阀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本体内且相互连通的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一油道内设有滑套,滑套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结构,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的连接处设有内径小于第一油道内径的环形台肩,滑套封闭的一端滑动插接于环形台肩内,滑套封闭的一端外围设有泄油孔,滑套开口的一端外围设有限位部,环形台肩与限位部之间的滑套外围设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套取代传统的钢球,无钢球落入泄压孔的风险,有效避免旁通阀失效,寿命长,实用性强,能有效降低零件的故障率,具有便于安装和推广使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覃甲惠;李勇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