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的电喷燃油泵总成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燃油泵总成作为油箱油路与外接的接口,在排放要求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排放法规的要求下,原有结构已不能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的电喷燃油泵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的电喷燃油泵总成,包括有顶盖、电喷泵、储油桶、压力阀组件、波纹管和引射泵,所述电喷泵、压力阀组件和引射泵安装于储油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下端面上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gvv阀的底部工作面高于flvv阀的底部工作面,顶盖上端面上设有排气管,gvv阀与flvv阀的排气口分别连通排气管,该排气管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油箱加油口边上的排气口,排气管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发动机气缸的进气歧管,该第二管路密封穿过油箱,且第二管路配设有电磁阀,所述顶盖上端面上还集成有感应油压的微压传感器,微压传感器与汽车ecu信号相连,电磁阀由汽车ecu控制启闭。
所述引射泵配设于储油桶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的电喷燃油泵总成,集成gvv阀(加油限压阀)和flvv阀(空气阀)于顶盖上,大流量气体可以通过该结构进行排气,并在车辆侧翻时防止燃油泄漏,可以防止车辆发生燃烧的风险。另外在顶盖上集成了微压传感器,可以在汽车点火之后将油箱内部气体导入到发动机气缸进行燃烧,从而减少油耗与大气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引射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本实施例中,该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的电喷燃油泵总成,包括有顶盖1、电喷泵2、储油桶3、压力阀组件10、波纹管4和引射泵5,所述电喷泵2、压力阀组件10和引射泵5安装于储油桶3内,所述顶盖1下端面上集成有gvv阀6与flvv阀7,gvv阀的底部工作面高于flvv阀的底部工作面,顶盖1上端面上设有排气管8,gvv阀6与flvv阀7的排气口分别连通排气管8,该排气管8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油箱加油口边上的排气口,排气管8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发动机气缸的进气歧管,该第二管路密封穿过油箱,且第二管路配设有电磁阀,所述顶盖1上端面上还集成有感应油压的微压传感器9,微压传感器9与汽车ecu信号相连,电磁阀由汽车ecu控制启闭。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引射泵5配设于储油桶3底部。引射泵5设置在储油桶3底部,可以降低工作液面,减少噪音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加油时,汽油产生大量蒸汽,通过gvv阀6(加油限压阀)和flvv阀7(空气阀),依次经过排气管8、排气口进入到加油枪内,由于加油枪内的温度和压力的降低,蒸汽形成液体重新加到油箱内,减少空气污染,燃油加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加油限压阀关闭,加油枪跳枪,燃油加满。并在顶盖1上设置微压传感器9,在发动机点火之后,该微压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汽车ecu,ecu控制油箱电磁阀打开,使燃油蒸汽进入进气歧管,与空气混合后进入气缸燃烧,从而减少油箱压力,保障油箱蒸发排放。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的电喷燃油泵总成,包括有顶盖、电喷泵、储油桶、压力阀组件、波纹管和引射泵,所述电喷泵、压力阀组件和引射泵安装于储油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下端面上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gvv阀的底部工作面高于flvv阀的底部工作面,顶盖上端面上设有排气管,gvv阀与flvv阀的排气口分别连通排气管,该排气管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油箱加油口边上的排气口,排气管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发动机气缸的进气歧管,该第二管路密封穿过油箱,且第二管路配设有电磁阀,所述顶盖上端面上还集成有感应油压的微压传感器,微压传感器与汽车ecu信号相连,电磁阀由汽车ecu控制启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gvv阀与flvv阀的电喷燃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泵配设于储油桶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