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8794发布日期:2021-06-15 20:3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机油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机油散热器。



背景技术:

机油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其作用是对机油进行强制冷却,防止油温过高而使机油消耗量增加,同时还防止机油氧化变质等。目前,机油散热器普遍采用风冷或者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这样,当机油温度过高时散热效果不明显,并且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当前绿色能源的发展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油散热器,可以快速散热并且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油散热器,包括金属壳体、机油过滤装置、机油回流装置、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不锈钢冷却芯、第一管道接头、以及第二管道接头;所述机油过滤装置和所述机油回流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两端,机油经过所述机油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沿着所述金属壳体内的管道再经过所述机油回流装置进行回流;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均设于所述金属壳体上,并且分别靠近所述机油过滤装置和所述机油回流装置;所述不锈钢冷却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和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所述不锈钢冷却芯紧贴所述金属壳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均具有外接口。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壳体为铝合金壳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设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的限压阀组件;所述限压阀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上;所述限压阀组件包括栓头、弹簧、活动件、以及密封件;所述栓头、所述弹簧、以及所述活动件依次连接,所述栓头通过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上,所述活动件单侧开口并且套在所述弹簧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油过滤装置包括底座、滤芯、端盖、机油入口、以及机油出口;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所述滤芯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端盖盖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压紧所述滤芯,所述机油入口和所述机油出口均设于所述端盖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和所述端盖均呈圆盘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壳体的表面隆起形成安装凸起,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均设于所述安装凸起上,所述不锈钢冷却芯嵌入所述安装凸起内。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水冷散热,在机油的温度过高时可以快速散热。在发动机启动时又可以从水中吸收热量使机油快速升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油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中:1、金属壳体;11、安装凸起;2、机油过滤装置;21、底座;22、滤芯;23、端盖;24、机油入口;25、机油出口;3、机油回流装置;4、第一冷却管道;5、第二冷却管道;6、不锈钢冷却芯;7、第一管道接头;8、第二管道接头;9、限压阀组件;91、栓头;92、弹簧;93、活动件;94、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实施方式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散热器,其包括金属壳体1、机油过滤装置2、机油回流装置3、第一冷却管道4、第二冷却管道5、不锈钢冷却芯6、第一管道接头7、以及第二管道接头8;机油过滤装置2和机油回流装置3分别连接在金属壳体1的两端,机油经过机油过滤装置2进行过滤,沿着金属壳体1内的管道再经过机油回流装置3进行回流;第一冷却管道4和第二冷却管道5均设于金属壳体1上,并且分别靠近机油过滤装置2和机油回流装置3;不锈钢冷却芯6通过第一管道接头7和第二管道接头8分别连接第一冷却管道4和第二冷却管道5;不锈钢冷却芯6紧贴金属壳体1,第一冷却管道4和第二冷却管道5均具有外接口。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机油经过机油过滤装置2进行过滤,沿着金属壳体1内的管道再经过机油回流装置3进行回流。在上述的过程中可以将机油进行冷却。因为,冷却水经过第一冷却管道4、第一管道接头7、不锈钢冷却芯6、第二管道接头8、以及第二冷却管道5使第一冷却管道4、第一管道接头7、不锈钢冷却芯6、第二管道接头8、以及第二冷却管道5的温度低于机油的温度。又因为,不锈钢冷却芯6和金属壳体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所以可以对温度过高的机油进行冷却。冷却后,冷却水温度升高,在发动机启动时又可以从水中吸收热量使机油快速升温。因此,在能源损耗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壳体1为铝合金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散热器,其还包括设于金属壳体1上的限压阀组件9;限压阀组件9位于第一冷却管道4上;限压阀组件9包括栓头91、弹簧92、活动件93、以及密封件94;栓头91、弹簧92、以及活动件93依次连接,栓头91通过密封件94固定在金属壳体1上,活动件93单侧开口并且套在弹簧92上。在本实施例中,机油要经过第一冷却管道4时,需要借着油压使活动件93压缩弹簧92向上,使第一冷却管道4畅通后经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散热器,其机油过滤装置2包括底座21、滤芯22、端盖23、机油入口24、以及机油出口25;底座21连接在金属壳体1上,滤芯22设于底座21内,端盖23盖在底座21上并且压紧滤芯22,机油入口24和机油出口25均设于端盖23上。在本实施例中,机油从机油入口24通入滤芯22,进行过滤后经过金属壳体1内的管道再经过机油回流装置3进行回流,重新回到机油出口25。在以上过程中,不但将机油进行过滤而且使机油进行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1和端盖23均呈圆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散热器,其金属壳体1的表面隆起形成安装凸起11,第一冷却管道4和第二冷却管道5均设于安装凸起11上,不锈钢冷却芯6嵌入安装凸起11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不锈钢冷却芯6嵌入安装凸起11内可以使不锈钢冷却芯6和金属壳体1充分接触,以增加其对金属壳体1内的管道的降温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1)、机油过滤装置(2)、机油回流装置(3)、第一冷却管道(4)、第二冷却管道(5)、不锈钢冷却芯(6)、第一管道接头(7)、以及第二管道接头(8);所述机油过滤装置(2)和所述机油回流装置(3)分别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1)的两端,机油经过所述机油过滤装置(2)进行过滤,沿着所述金属壳体(1)内的管道再经过所述机油回流装置(3)进行回流;

所述第一冷却管道(4)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5)均设于所述金属壳体(1)上,并且分别靠近所述机油过滤装置(2)和所述机油回流装置(3);所述不锈钢冷却芯(6)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接头(7)和所述第二管道接头(8)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4)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5);所述不锈钢冷却芯(6)紧贴所述金属壳体(1),所述第一冷却管道(4)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5)均具有外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1)为铝合金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金属壳体(1)上的限压阀组件(9);所述限压阀组件(9)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4)上;所述限压阀组件(9)包括栓头(91)、弹簧(92)、活动件(93)、以及密封件(94);所述栓头(91)、所述弹簧(92)、以及所述活动件(93)依次连接,所述栓头(91)通过所述密封件(94)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1)上,所述活动件(93)单侧开口并且套在所述弹簧(9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过滤装置(2)包括底座(21)、滤芯(22)、端盖(23)、机油入口(24)、以及机油出口(25);所述底座(21)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1)上,所述滤芯(22)设于所述底座(21)内,所述端盖(23)盖在所述底座(21)上并且压紧所述滤芯(22),所述机油入口(24)和所述机油出口(25)均设于所述端盖(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和所述端盖(23)均呈圆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1)的表面隆起形成安装凸起(11),所述第一冷却管道(4)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5)均设于所述安装凸起(11)上,所述不锈钢冷却芯(6)嵌入所述安装凸起(1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机油散热器,包括金属壳体、机油过滤装置、机油回流装置、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不锈钢冷却芯、第一管道接头、以及第二管道接头;所述机油过滤装置和所述机油回流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两端,机油经过所述机油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沿着所述金属壳体内的管道再经过所述机油回流装置进行回流;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均设于所述金属壳体上,并且分别靠近所述机油过滤装置和所述机油回流装置;所述不锈钢冷却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接头和所述第二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所述不锈钢冷却芯紧贴所述金属壳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均具有外接口。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博邦汽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