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激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6463发布日期:2022-02-12 09:2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静力激活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静力激活机。


背景技术:

2.液体的压力一般通过设置液体坝,在液体坝中设置发电机组从而加以应用。然而在利用时,需要源源不断的液体流才能实现发电的过程,受气候、季节的影响大,导致枯液体期发电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静力激活机,将贮液池中液体的压力转化成动力,方便后续连接其他机械,为其他机械提供动力。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手段:静力激活机,包括贮液池,滚筒,及滚筒座,滚筒通过转轴安装在滚筒座上;所述的贮液池整体是一个长方体,贮液池的下部设置有半圆柱形的凹槽,凹槽的圆弧直径与滚筒的直径一致,凹槽的圆弧面是空的,滚筒设置在贮液池的底部,滚筒与贮液池边缘贴合;滚筒是一个中空的柱体,由隔板分割成中间镂空,四周均匀分布的且与滚筒的圆心中心对称设置的相同隔室,每个隔室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打开或者关闭。
5.所述的凹槽与滚筒贴合处进行密封处理。
6.所述的滚筒采用硬质抗压材料制作。
7.所述的活动板通过卷轴设置在隔室内,活动板通过导轨与滚筒活动连接,导轨设置在滚筒两端的内侧外沿上。
8.所述的活动板采用百叶窗的形式设置,百叶窗的固定轴设在滚筒两端的内侧外沿上。
9.所述的隔板是长方形的隔板。
10.所述的转轴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传动轮。
11.一种将压力转化成动力的方法,通过重力作用点的变化,破坏杠杆的平衡,实现压力转化成动力。
12.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静力激活机,能够使贮液池中液体的压力转化成动力。通过传动轮的设置,可以将滚筒的转动输出到其他设备,从而进一步的利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静力激活机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的静力激活机贮液池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静力激活机所有隔室装满的状态示意图。
16.图4是滚筒上的活动板卷轴结构的示意图。
17.图5是左侧隔室不同液体深度受到的液体压力简化示意图。
18.图6是左右两侧隔室未打开活动板的受力示意图。
19.图7是左右两侧隔室当左侧隔室打开活动板后的受力示意图。
20.图8是隔板高度与滚筒半径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21.图9是滚筒上的活动板百叶窗结构的示意图。
22.图中,1是贮液池,2是隔室,3是滚筒,4是转轴,5是锁紧螺母,6是滚筒座,7是液体,8是隔板,9是活动板,10是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24.如图1、图5所示,静力激活机包括:贮液池1,滚筒3,转轴4,滚筒座6,构成静力激活机的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连接关系如下:静力激活机包括贮液池1、滚筒3和滚筒座6,滚筒3通过转轴4安装在滚筒座6上,滚筒3设置在贮液池1的底部,滚筒3与贮液池1边缘贴合且滚筒3能自由转动,贮液池与滚筒的贴合面上设置开口。
25.滚筒是一个中空的柱体,由4块隔板分割成中间镂空,四周均匀分布4个隔室的5个部分,轴向上对应的两个隔室容积相等。每个隔室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打开或者关闭。
26.所述的活动板通过卷轴设置在隔室内,活动板通过导轨与滚筒活动连接,导轨设置在滚筒两端的内侧外沿上。如图4所示。
27.活动板也可以采用百叶窗的形式设置,百叶窗的固定轴设置在滚筒的两端,通过拉动操作杆打开或者关闭活动板。如图9所示。
28.其工作过程如下:
29.首先将4个隔室充满液体,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0.如图3所示,此时a隔室的活动板打开,a隔室的液体和贮液池相互连通,a隔室的液体的重力由于活动板的打开而作用到贮液池中,因此,滚筒中a隔室的受力将发生改变:液体的压力直接作用在隔板上,等效力臂变短,等效力臂变短的原因是未打开活动板时,受到的是重力影响,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液体的重心位置,简化后的作用力的效果如图6,此时滚筒的受力平衡,如图6所示。当打开了活动板,a隔室中水的重力无法作用在滚筒中,但此时,贮液池给a隔室的隔板施加一个水的压力,这个压力分解成上、下两个部分,根据f=p*s及压强的公式:p=ρgh,f2必定大于f1,此时c隔室中水的重力应该计算为:
31.g=mg=(ρ*v)*g
32.式中,v为c隔室的体积,为了方便对比,采用(滚筒的体积-中间正方体的体积)/4进行计算,根据勾股定理,滚筒的半径与隔板的高度的关系为:
33.r2=1/2*h234.因此上式最终转换成:
35.g=ρg*(πr2*l-h2*l)/4
36.式中,l为滚筒的长度。因此分析滚筒后续的运动状态实质就是分析f
2-f1与g的比较。
37.简化后:
38.f
2-f1=ρg(h/2)*(h/2)*l=ρgh2/4*l
39.g=ρg*(πr2*l-h2*l)/4=ρgh2/4*l*(2π-4)
40.最终比较的其实就是2π-4与1的大小,显然,2π-4>1,即说明g>f
2-f1,因此,滚筒将顺时针转动。
41.其他隔室转动到左侧位置时的情况与a隔室的情况相同,因此转动能够持续进行。
42.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各个隔室上的活动板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打开或者关闭,不限于某个具体的形式。圆筒的中空不局限于四方形,可设多形状,多面,那一种利于打破杠杆平衡就用那种。


技术特征:
1.静力激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液池,滚筒,及滚筒座,滚筒通过转轴安装在滚筒座上;所述的贮液池整体是一个长方体,贮液池的下部设置有半圆柱形的凹槽,凹槽的圆弧直径与滚筒的直径一致,凹槽的圆弧面是空的,滚筒设置在贮液池的底部,滚筒与贮液池边缘贴合;滚筒是一个中空的柱体,由隔板分割成中间镂空,四周均匀分布的且与滚筒的圆心中心对称设置的相同隔室,每个隔室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打开或者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激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与滚筒贴合处进行密封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激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采用硬质抗压材料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激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通过卷轴设置在隔室内,活动板通过导轨与滚筒活动连接,导轨设置在滚筒两端的内侧外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激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采用百叶窗的形式设置,百叶窗的固定轴设在滚筒两端的内侧外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激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是长方形的隔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激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传动轮。8.一种将压力转化成动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重力作用点的变化,破坏杠杆的平衡,实现压力转化成动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静力激活机,包括贮液池、滚筒、滚筒上设置隔室,隔室的外侧面设置有活动板,通过在指定位置打开或者闭合活动板,实现作用力的作用点的转换,进而破坏滚筒的平衡状态,实现液体的压力转化成动力的过程。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龙远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远华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