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59381发布日期:2024-03-12 20:3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及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前端散热系统一般由多个散热器组成,而且多个散热器一般会共用风扇。车辆的散热器布置可能存在前后差异,以两个散热器为例,第二散热器可能会布置在第一散热器的后方;即在实际散热时,风扇以一定转速首先向第一散热器吹出风,第一散热器在散热完成之后将风吹出,第一散热器吹出的风作为第二散热器吸入的风,再次对第二散热器进行散热;在对第一散热器进行散热后,第一散热器吹出的风的温度是升高的,对应的,能够实现的散热量就会变低,而现有技术中一般会根据多个散热器中对于散热需求最大的散热器确定风扇的转速;这就导致风扇的转速即使满足第一散热器的散热需求,但是也可能无法满足第二散热器的散热需求,即只能使部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较好,而无法使全部散热器均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及车辆。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至少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量;

4、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其中,所述风扇在所述目标转速下运行时,所述风扇为所述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散热量,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所述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散热量;

5、根据所述目标转速生成风扇控制指令,所述风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目标转速转动。

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包括:

7、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所述风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风量;

8、根据所述风量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

9、可选地,所述风扇为所述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作为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进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确定所述风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风量,包括:

10、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所述风量,使所述风量针对所述第一散热器实现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散热量,所述风量针对所述第二散热器实现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散热量,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风量均等于所述风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风量,所述风量算法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参数确定所述风量针对每个散热器实现的散热量,所述散热参数至少包括风量、风温、入水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水流量。

1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风量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包括:

12、根据实时风速和所述车辆的进气面积确定自然风量;

13、根据所述风量和所述自然风量的差值确定所述风扇的主动风量;

14、根据所述主动风量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

15、其中,所述实时风速通过所述车辆的车速和外界环境的自然风速确定。

16、可选地,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量,包括:

17、获取所述第一散热器对应的第一实时温度、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一散热器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水流量;

18、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一水流量确定所述第一散热量;

19、和,

20、获取所述第二散热器对应的第二实时温度、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水流量;

21、根据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水流量确定所述第二散热量。

22、可选地,所述风量算法至少包括粒子群算法或线性二次调节器算法。

23、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至少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所述风扇为所述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所述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所述装置包括:

24、热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量;

25、转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其中,所述风扇在所述目标转速下运行时,所述风扇为所述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散热量,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所述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散热量;

26、指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转速生成风扇控制指令,所述风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目标转速转动。

27、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8、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29、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0、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或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31、本公开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车辆至少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散热器的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量;根据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风扇的目标转速,其中,风扇在目标转速下运行时,风扇为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散热量,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散热量;根据目标转速生成风扇控制指令,风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风扇以目标转速转动。现有技术方案往往根据多个散热器中散热量需求最高的散热器确定风扇的目标转速,风扇在目标转速运转下,也仅能够满足一个散热器的散热量需求,无法满足所有散热器的散热量需求;而本公开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基于多个散热器的散热量需求确定出风扇的目标转速,风扇在目标转速下运行时,风扇为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散热量,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散热量,因此在风扇以目标转速转动的前提下,能够满足所有散热器的散热量需求,提升了所有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避免了因风扇转速不足而无法满足所有散热的散热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至少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所述风扇为所述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所述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所述风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风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风量确定所述风扇的目标转速,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散热量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算法至少包括粒子群算法或线性二次调节器算法。

7.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至少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所述风扇为所述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所述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所述装置包括: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或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及车辆。该方法应用于车辆,车辆至少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散热器的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量;根据第一散热量和第二散热量,并且基于预设的风量算法确定风扇的目标转速,其中,风扇在目标转速下运行时,风扇为第一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散热量,第一散热器的出风为第二散热器提供进风对应的散热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散热量;根据目标转速生成风扇控制指令,风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风扇以目标转速转动。基于上述方法,提升了所有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避免了因风扇转速不足而无法满足所有散热的散热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薛剑,蒙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