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动能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5023发布日期:2023-10-05 21:4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动能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能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气体动能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的供能装置,大多都是以煤炭、太阳、水以及风作为动力源而实现发电的,而煤炭虽然是现在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但是由于其不可再生而只会导致越来越难以获得,且使用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太阳、水以及风虽然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是太阳能与风能都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以及气候进行设置;而水能属于重力能源,所谓重力能源在重力场环境中,物质能在重力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下持续进行相对运动时所具有或所能释放出来的能量。由于重力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因此其必然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但是水能目前是由水力发电站进行利用的,水力发电站的设置会对周围的生态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且水能的利用需要根据自然环境来设计使用,无法作为普通的电源进行使用。

2、而申请号为201711119521.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产生与输出能源的上移运动物体重力能源系统,能够有效利用重力以及密度差的方式实现发电。但是这个方案具有以下不足:其转轮的数量过多,会导致气体在驱动第一个转轮后对叶轮以及其他的转轮驱动力下降,从而让能量转换效率不高,不利于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利用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方式配合多个转换装置,实现了多级供能的效果,从而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包括供气装置、换能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至少一个转动机构,箱体内用于容置液体介质,箱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液体介质的液面下方,出气口位于液体介质的液面上方,转动机构转动设置于箱体内并至少部分浸没在液体介质中,换能装置用于把转动机构转动而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进行输出以及为压缩机供电,进气口与供气装置的输出端或前一箱体的出气口连通,出气口与下一箱体的进气口或供气装置或外接大气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以及安装于转轴的至少一个转动轮,转轴转动设置于箱体内,转动轮具有若干块扇叶,扇叶经由气体上升而带动进行转动,转轴与换能装置连接。

5、更进一步的,所述扇叶内设置有驱动槽,驱动槽用于增加与气体的接触面积;

6、驱动槽的外壁设置有破阻力件,破阻力件用于减少液体介质对扇叶的阻力。

7、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偶数个电磁结构,转动轮位于偶数个电磁结构之间,扇叶的数量为奇数,各扇叶分别设置有磁性件,各磁性件的磁性相同。

8、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奇数个电磁结构,转动轮位于奇数个电磁结构之间,扇叶的数量为偶数,各扇叶分别设置有磁性件,各磁性件的磁性相同。

9、优选的,电磁结构所处高度不低于转动轮所处高度,彼此正对的电磁结构极性相反;位于转动轮上方的电磁结构极性与其两侧电磁结构的磁性相反。

10、优选的,所述电磁结构包括电磁铁、固定座以及脉冲发生器,固定座设置于箱体内,电磁铁安装于固定座,脉冲发生器用于为电磁铁提供脉冲信号以触发电磁铁周期性地产生磁场。

11、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与最后一个箱体的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逆止阀,压缩机与储气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阀,储气装置与位于首端的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三逆止阀。

12、进一步的,所述换能装置包括发电机以及变速结构,转动机构经变速结构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用于为压缩机以及外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摇驱动机构,手摇驱动机构用于对换能装置施加初始动力。

14、进一步的,同一个转动机构中至少具有两个转动轮;一个转换装置中的转动机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动机构彼此并排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压缩机、储气瓶以及供能机构,压缩机的输出端经储气瓶与箱体的进气口连通,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于箱体的出气口,供能机构用于为压缩机提供初始动能。

16、进一步的,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压缩机和电瓶,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于箱体的进气口,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于箱体的出气口或外接大气;电瓶用于为压缩机供电,换能装置用于为电瓶电瓶充电。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多个转换装置并联,且让前一转换装置的出气口与后一转换装置的进气口连通,让气体在前一转换装置上升至液面以上后,会因气体不断挤压而导致气体自发进入下一转换装置并再次进行上升,达到了让气体多次驱动转换机构的效果,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装置、换能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至少一个转动机构,箱体内用于容置液体介质,箱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液体介质的液面下方,出气口位于液体介质的液面上方,转动机构转动设置于箱体内并至少部分浸没在液体介质中,换能装置用于把转动机构转动而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进行输出以及为压缩机供电,进气口与供气装置的输出端或前一箱体的出气口连通,出气口与下一箱体的进气口或供气装置或外接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以及安装于转轴的至少一个转动轮,转轴转动设置于箱体内,转动轮具有若干块扇叶,扇叶经由气体上升而带动进行转动,转轴与换能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内设置有驱动槽,驱动槽用于增加与气体的接触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偶数个电磁结构,转动轮位于偶数个电磁结构之间,扇叶的数量为奇数,各扇叶分别设置有磁性件,各磁性件的磁性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奇数个电磁结构,转动轮位于奇数个电磁结构之间,扇叶的数量为偶数,各扇叶分别设置有磁性件,各磁性件的磁性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结构所处高度不低于转动轮所处高度,彼此正对的电磁结构极性相反;位于转动轮上方的电磁结构极性与其两侧电磁结构的磁性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结构包括电磁铁、固定座以及脉冲发生器,固定座设置于箱体内,电磁铁安装于固定座,脉冲发生器用于为电磁铁提供脉冲信号以触发电磁铁周期性地产生磁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装置包括发电机以及变速结构,转动机构经变速结构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用于为压缩机以及外界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压缩机、储气瓶以及供能机构,压缩机的输出端经储气瓶与箱体的进气口连通,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于箱体的出气口,供能机构用于为压缩机提供初始动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压缩机和电瓶,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于箱体的进气口,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于箱体的出气口或外接大气;电瓶用于为压缩机供电,换能装置用于为电瓶电瓶充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供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气体动能转换系统,包括供气装置、换能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至少一个转动机构,箱体内用于容置液体介质,箱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液体介质的液面下方,出气口位于液体介质的液面上方,转动机构转动设置于箱体内并至少部分浸没在液体介质中,换能装置用于把转动机构转动而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进行输出以及为压缩机供电,进气口与供气装置的输出端或前一箱体的出气口连通,出气口与下一箱体的进气口或供气装置或外接大气连通。本发明利用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方式配合多个转换装置,实现了多级供能的效果,从而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查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昱凤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