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1806发布日期:2023-04-18 21:3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储能,具体为一种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为了适应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及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以及保障电力和能源供应安全性的需要,电力储能技术发展迅猛。抽水蓄能发电技术通过水泵抽水将系统中的多余电能转化为上水库水的势能,当系统需要时,再通过水轮发电机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手段,抽水蓄能发电技术具有启停迅速、运行可靠的独特优势,非常适合承担系统调频及快速跟踪负荷、无功调节和黑启动等多种电力系统辅助服务任务。

2、但是中国风、光资源富集的西北和北部地区往往也是水资源匮乏地区,而整个“三北”地区又都处在寒冷地带存在冰冻问题,其抽水蓄能建设难度和投资成本都远高于华东和西南地区。目前我国超过1/3的已投运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即位于华东地区。除了受限于生态问题,现有抽水蓄能电站对蓄水设施条件依赖较大,大多根据实际储水设施条件设计装机容量,储水量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扩容升级而限制了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能力;并且可直接开发利用的自然储水设施和人工储水设施越来越少,天然可利用的设施其水体渗漏、蒸发损耗较大,储水设施沉积物多、水质不稳定,也影响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存储效率甚至机组寿命。因此,从储水设施设备出发改善和优化抽水蓄能系统,与大基地建设有机融合是一种保障系统长期高效、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该蓄能电站独立于自然生态、几乎没有水体渗漏和蒸发损耗,水质可调并可扩容升级。

2、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上储水罐组、高压引水管道、抽水蓄能机组和下储水罐组,所述高压引水管道的顶端与所述上储水罐组连接,所述高压引水管道的底端与所述抽水蓄能机组连接,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与所述下储水罐组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上储水罐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上储水罐,所述下储水罐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储水罐,所述上储水罐和所述下储水罐均设有拼接法兰。

4、进一步地,所述上储水罐组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储水罐组的高度。

5、进一步地,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与所述下储水罐组之间通过低压尾水管道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上储水罐和所述下储水罐为卧式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引水管道与所述上储水罐组之间以及所述低压尾水管道与所述下储水罐组之间分别设有调节阀。

8、进一步地,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为可逆水泵水轮机。

9、进一步地,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上设有调速器。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通过罐储式蓄能,无渗漏、可循环、蒸发损耗小,系统转化效率可较传统抽水蓄能系统效率高出10%;储能容量和转化效率进一步得到保证;并且系统的储水量(罐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扩容升级,储水罐可分布式布置,适用于城市、山区等多种选址条件以及电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系统等不同电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系统等不同调节对象。相对于传统抽水蓄能电站本发明具有天然高程大、无库区人口移民成本、电站选址难度小等特点,可与现有常规抽水蓄能电站优势互补,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储水罐组、高压引水管道、抽水蓄能机组和下储水罐组,所述高压引水管道的顶端与所述上储水罐组连接,所述高压引水管道的底端与所述抽水蓄能机组连接,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与所述下储水罐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水罐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上储水罐,所述下储水罐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储水罐,所述上储水罐和所述下储水罐均设有拼接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水罐组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储水罐组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与所述下储水罐组之间通过低压尾水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水罐和所述下储水罐为卧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引水管道与所述上储水罐组之间以及所述低压尾水管道与所述下储水罐组之间分别设有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为可逆水泵水轮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蓄能机组上设有调速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罐储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上储水罐组、高压引水管道、抽水蓄能机组和下储水罐组,高压引水管道的顶端与上储水罐组连接,高压引水管道的底端与抽水蓄能机组连接,抽水蓄能机组与下储水罐组连接。本发明通过罐储式蓄能,无渗漏、可循环、蒸发损耗小,系统转化效率可较传统抽水蓄能系统效率高出10%;系统的储水量(罐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扩容升级,储水罐可分布式布置,适用于城市、山区等多种选址条件以及电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系统等不同电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不同调节对象。相对于传统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天然高程大、无库区人口移民成本、电站选址难度小等特点,与现有常规抽水蓄能电站优势互补,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卢霁明,闫胜,龚小燕,桂志兴,卢姝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中新能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