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4790发布日期:2022-07-30 00:5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模块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


背景技术:

2.汽车副水箱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一个平衡水箱压力的作用,当发动机温度高时液体膨胀那么一部分防冻液通过水箱盖子流入副水箱;当温度下降时,冷却模块压力为负值时,系统通过水箱盖把副水箱的防冻液吸入冷却模块。
3.传统的冷却模块,上水室需要配置上护板,副水箱安装在上护板上。而且随着整车运行,副水箱会受到冲击力,存在从上护板上脱落下来的风险,另外由于副水箱加注冷却液后整体重量较大,对所安装位置的上护板强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将副水箱与上水室设置成一体成型件,提高了副水箱的强度。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上水室、芯体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内部固接有横向的水室隔板,所述水室隔板将上水室分隔成上方的附加腔和下方的上水室腔,所述附加腔内固接有竖向的副水箱隔板,所述副水箱隔板将附加腔分隔成副水箱腔和加水腔,所述副水箱腔上端设有排水排气口,副水箱腔与上水室腔连通,所述加水腔上端设有加水口,加水腔与下水室连通。
6.本方案中的上水室加高,并通过水室隔板将上水室分隔成上方的附加腔和下方的上水室腔,上水室腔作为上水室的功能,副水箱隔板将附加腔分隔成副水箱腔和加水腔,副水箱腔作为副水箱的功能,副水箱腔与上水室腔连通,起到平衡压力的作用,加水腔与下水室连通,实现冷却模块的加水。
7.作为优化,所述附加腔的长度小于上水室腔的长度。本方案中附加腔的长度小于上水室腔的长度,由于副水箱要求体积不大,因此缩小附加腔的体积有利于降低整个冷却模块的体积,便于现场布置。
8.作为优化,所述副水箱腔通过位于上水室外侧的溢水管与上水室腔连通。本方案中溢水管位于上水室外侧,并实现副水箱腔与上水室腔的连通。
9.作为优化,所述溢水管为透明管。本方案中溢水管为透明管,便于观察水位。
10.作为优化,所述加水腔通过加水管与下水室连通。本方案中加水腔通过加水管与下水室连通,从而在添加冷却液时,加水腔中的冷却液通过加水管流入下水室。
11.作为优化,所述加水腔的体积小于副水箱腔的体积。本方案中加水腔的体积小于副水箱腔的体积,便于增大副水箱腔的体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将副水箱的功能通过上水室直接实现,省略了上护板结构,减少了组装步骤,提高了生产效
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消除了副水箱脱落的风险,一体化后整体承压强度也得到提高,抗震能力及抗冲击能力也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所示:
15.1、上水室,2、芯体,3、下水室,4、下水室口,5、上水室口,6、水室隔板,7、副水箱隔板,8、溢水管,9、排水排气口,10、加水口,11、加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上水室1、芯体2和下水室3,所述上水室1内部固接有横向的水室隔板6,所述水室隔板6将上水室1分隔成上方的附加腔和下方的上水室腔,所述附加腔内固接有竖向的副水箱隔板7,所述副水箱隔板7将附加腔分隔成副水箱腔和加水腔。
18.所述上水室腔与芯体2直接连通,上水室腔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上水室口5,下水室3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下水室口4,上水室口5和下水室口4用来连通发动机,从而将发动机中的冷却液导入芯体2中进行散热。
19.上水室1为塑料制成,所述附加腔的长度小于上水室腔的长度,也就是上水室1下部分的长度大于上部分的长度。
20.水室隔板6和副水箱隔板7与上水室1为一体加工成型,水室隔板6水平设置,副水箱隔板7与水室隔板6垂直,且副水箱隔板7与上水室1的正面垂直,所述加水腔的体积小于副水箱腔的体积。
21.副水箱腔与上水室腔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水箱腔通过位于上水室1外侧的溢水管8与上水室腔连通。溢水管8上端连通至副水箱腔的正面或背面,溢水管8下端连通至上水室腔的正面或背面。所述溢水管8为透明管,便于观察液位。
22.所述副水箱腔上端设有排水排气口9,用来排气,所述加水腔上端设有加水口10,用来加注冷却液。
23.加水腔与下水室3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水腔通过加水管11与下水室3连通,加水管11上端连通在加水腔的侧面,下端连通在下水室3的正面或背面。
24.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上水室(1)、芯体(2)和下水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内部固接有横向的水室隔板(6),所述水室隔板(6)将上水室(1)分隔成上方的附加腔和下方的上水室腔,所述附加腔内固接有竖向的副水箱隔板(7),所述副水箱隔板(7)将附加腔分隔成副水箱腔和加水腔,所述副水箱腔上端设有排水排气口(9),副水箱腔与上水室腔连通,所述加水腔上端设有加水口(10),加水腔与下水室(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腔的长度小于上水室腔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箱腔通过位于上水室(1)外侧的溢水管(8)与上水室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8)为透明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腔通过加水管(11)与下水室(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腔的体积小于副水箱腔的体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副水箱的一体化冷却模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上水室、芯体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内部固接有横向的水室隔板,所述水室隔板将上水室分隔成上方的附加腔和下方的上水室腔,所述附加腔内固接有竖向的副水箱隔板,所述副水箱隔板将附加腔分隔成副水箱腔和加水腔,所述副水箱腔上端设有排水排气口,副水箱腔与上水室腔连通,所述加水腔上端设有加水口,加水腔与下水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副水箱的功能通过上水室直接实现,省略了上护板结构,减少了组装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消除了副水箱脱落的风险,一体化后整体承压强度也得到提高,抗震能力及抗冲击能力也得到提高。能力及抗冲击能力也得到提高。能力及抗冲击能力也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5
技术公布日:2022/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