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2788发布日期:2022-11-23 02:0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通常安装氧化催化器(也叫氧化型催化器,简称doc)以及颗粒捕集器(简称dpf)。在生产的柴油机上加装氧化型催化器,以铂、钯等贵金属作为催化剂,主要降低微粒排放中的sof(可溶性有机物)的含量从而降低pm的排放,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排气中的hc、co。氧化催化器可以除去90%的sof,从而使pm 排放减少40% ~50%。但是,当催化剂的温度低于150℃时,催化剂基本不起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排气微粒主要成分的转化效率逐渐增高;当温度高于350℃后,由于硫酸盐大量产生,反而使微粒排放量增大,硫酸盐还会覆盖在催化器表面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转化效率。柴油机上加装颗粒捕集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微粒物的排放,它先捕集废气中的微粒物,然后再对捕集的微粒进行氧化,当颗粒捕集器中的温度达到550℃时,沉积的颗粒物就会氧化燃烧,如果温度达不到550 ℃,过多的沉积物就会堵塞颗粒捕集器,这时就需要利用外加能源(例如电加热器,燃烧器或发动机操作条件的改变)来提高dpf内的温度,添加剂(有铈,铁和锶等)要以一定的比例加到燃油中,添加剂过多会影响doc的寿命,但是如果过少,就会导致再生延迟或再生温度升高使颗粒物氧化燃烧。因而同时控制氧化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器中的温度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采用远后喷、thc喷射以及增加节流阀等方式,但随之带来油耗恶化、机油稀释等问题,同时无法对氧化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器进行均匀加热提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该装置可以同时控制氧化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器中的温度,从而使之满足工作要求,从而保证尾气排放达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包括连接在发动机排气管上的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排气管上分别安装有位于氧化催化器前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位于颗粒捕集器前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皆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所述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内分别设有能对其进行均匀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
5.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连接在氧化催化器中的第一加热电阻丝,第一加热电阻丝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能卡装在氧化催化器中的端座。
6.所述第一加热电阻丝沿排气管的气流方向延伸且自氧化催化器的前段壁延伸至其后端壁。
7.所述第一加热电阻丝共设置多根且间隔排布。
8.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连接在颗粒捕集器中的第二加热电阻丝,第二加热电阻丝
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能卡装在颗粒捕集器中的端座。
9.所述所述第二加热电阻丝沿排气管的气流方向延伸且自颗粒捕集器的前段壁延伸至其后端壁。
10.所述第二加热电阻丝共设置多根且间隔排布。
11.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的控制开关分别连接在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的前段壁上。
12.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内设置了对其均匀加热的加热装置,发动机的ecu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从而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打开和关闭上述加热装置,从而保证氧化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器中的温度控制要求,即同时且实时对氧化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器中进行温控管理,从而保证其工作,并且不会产生油耗恶化以及机油稀释等问题,保证发动机的尾气排放达标。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对氧化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器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满足工作要求并使尾气排放达标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沿图1中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包括连接在发动机排气管2上的氧化催化器1和颗粒捕集器3,所述排气管上2分别安装有位于氧化催化器1前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和位于颗粒捕集器3前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皆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发动机的ecu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所述氧化催化器1和颗粒捕集器3内分别设有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连接有控制开关6,控制开关6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
1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连接在氧化催化器中的第一加热电阻丝7,第一加热电阻丝7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能卡装在氧化催化器1中的端座。所述第一加热电阻丝7沿排气管2的气流方向延伸且自氧化催化器1的前段壁延伸至其后端壁,图1中的箭头线为排气管的气体流向,所述第一加热电阻丝7共设置多根且间隔排布,图2中只是简单示意出第一加热电阻丝7的分布情况,而不是对其具体形状和排布的限制,第一加热电阻丝7根据现实中氧化催化器1的结构情况,可以进行均匀分布,从而对氧化催化器1中的催化剂进行均匀加热。
1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连接在颗粒捕集器中的第二加热电阻丝8,第二加热电阻丝8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能卡装在颗粒捕集器3中的端座。所述所述第二加热电阻丝8沿排气管的气流方向延伸且自颗粒捕集器的前段壁延伸至其后端壁。所述第二加热电阻丝8共设置多根且间隔排布,第二加热电阻丝8的排布类似于第一加热电阻丝的排布,在此不详细描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的控制开关6分别连接在氧化催化
器1和颗粒捕集器3的前段壁上。
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发动机的ecu实时检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4检测的温度值低于氧化催化器1中催化剂的工作温度(150℃,实际温控时,可以适当调整),通过发动机的ecu操控控制开关6,使第一加热电阻丝7工作,从而进行均匀加热,使氧化催化器1中催化剂满足工作要求;同理可以同时控制颗粒捕集器3中的第二加热装置,使颗粒捕集器3满足其再生时的温度设定值,在此不详细描述。
21.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方法步骤的简单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包括连接在发动机排气管上的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分别安装有位于氧化催化器前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位于颗粒捕集器前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皆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所述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内分别设有能对其进行均匀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连接在氧化催化器中的第一加热电阻丝,第一加热电阻丝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能卡装在氧化催化器中的端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电阻丝沿排气管的气流方向延伸且自氧化催化器的前段壁延伸至其后端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电阻丝共设置多根且间隔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连接在颗粒捕集器中的第二加热电阻丝,第二加热电阻丝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能卡装在颗粒捕集器中的端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二加热电阻丝沿排气管的气流方向延伸且自颗粒捕集器的前段壁延伸至其后端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电阻丝共设置多根且间隔排布。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的控制开关分别连接在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的前段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温度的系统,其包括连接在发动机排气管上的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所述排气管上分别安装有位于氧化催化器前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位于颗粒捕集器前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皆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所述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内分别设有能对其进行均匀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发动机的ECU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对氧化催化器以及颗粒捕集器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满足工作要求并使尾气排放达标的优点。从而满足工作要求并使尾气排放达标的优点。从而满足工作要求并使尾气排放达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曲兴年 周明胜 李岩 李元臻 梁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