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2.空气热能的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经久耐用的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商业空间、医院、学校、部队、家庭及工矿企事业单位等领域,能够为使用者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随着“节能环保”的优质生活理念的普及和国际能源的紧缺,空气热能正在逐渐受到更多人们的青睐,其节能效果显著、污染零排放,非常环保,市场应用广泛,例如在南方湿润高楼上顶层我们用风机30kw风量—小时2到3万立方,降低温度十摄氏度释放热能787600千焦耳,相当于功率是218.78千瓦,用来发电压缩机及增压风机功率约30千瓦,此消耗功率有90%以上转为电能,即耗电功率是3千瓦,但是目前人们对空气热能的利用效率还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及发电机,所述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气缸排汽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内部的低压加热区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管体设有第一压缩泵;
5.所述低压换热区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第二热交换器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内部的高压加热区进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管体设有第二压缩泵,所述高压加热区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汽轮机进气阀连接。
6.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均为表面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换热管内部通制冷剂,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换热管外部为外界热空气。
7.作为改进,所述高压换热区出口与第三连接管连接处设有节流阀。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9.节能效果显著、污染零排放,非常环保、市场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10.图1是发电系统示意图。
11.图1所示:1、汽轮机,2、第一压缩泵,3、第二压缩泵,4、第一热交换器,401、高压换热区,402、高压加热区,5、第二热交换器,6、发电机,701、第一连接管,702、第二连接管,703、第三连接管,704、第四连接管,8、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3.结合附图1,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1、第一热交换器4、第二热交换器5及发电机6,所述汽轮机1转子与发电机6转子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1气缸排汽通过第二连接管702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4内部的高压换热区401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702管体设有第一压缩泵2;
14.所述高压换热区401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703与第二热交换器5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704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4内部的高压加热区402进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704管体设有第二压缩泵3,所述高压加热区402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701与汽轮机1进气阀连接。
15.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与第二热交换器5均为表面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5换热管内部通制冷剂,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换热管外部为外界热空气。
16.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高压换热区401出口与第三连接管703连接处设有节流阀8。
17.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汽轮机1气缸排出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经过第一压缩泵2后转换为高压高温液体制冷剂(其原理:制冷剂在经过压缩机加压,同时进入热交换器4内管变细,保持制冷剂气压特大,液化放热转变为液态同空调原理),高压高温液体制冷剂经过第一热交换器4放出热量后转换为中温高压液体制冷剂,中温高压气体制冷剂再依次通过节流阀8及第三连接管703(管径变大点)进入第二热交换器5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其原理:703为细管,进入第二热交换器5变大,压力变小气化吸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管内制冷剂气压低易为气化同空调原理);从第二热交换器5排出的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泵3升压及高压加热区402升温后进入汽轮机气缸内部做功,该系统便于热传递,保证介质有50℃以上温度,那进入汽轮机介质汽压会超2mpa保证足够动力发电。
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1)、第一热交换器(4)、第二热交换器(5)及发电机(6),所述汽轮机(1)转子与发电机(6)转子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1)气缸排汽通过第二连接管(702)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4)内部的高压换热区(401)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702)管体设有第一压缩泵(2);所述高压换热区(401)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703)与第二热交换器(5)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704)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4)内部的高压加热区(402)进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704)管体设有第二压缩泵(3),所述高压加热区(402)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701)与汽轮机(1)进气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与第二热交换器(5)均为表面式换热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换热管内部通制冷剂,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换热管外部为外界热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换热区(401)出口与第三连接管(703)连接处设有节流阀(8)。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空气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及发电机,所述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气缸排汽通过第二连接管经压缩机加压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内部的高压加热区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管体设有第一压缩泵;所述高压换热区出口加节流阀再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第二热交换器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与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内部的高压加热区进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管体设有第二压缩泵,所述高压加热区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汽轮机进气阀连接。管与汽轮机进气阀连接。管与汽轮机进气阀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涂曙光 卢伟荣 涂雯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涂曙光
技术研发日:2022.09.09
技术公布日: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