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5096发布日期:2023-06-02 00:0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相关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社会机动车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与此同时,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车辆尾气在刚排放出来时,是具有较高的温度的,例如驾驶员或乘车员靠近刚停靠的车辆排气管时,很容易被烫伤,由此可见尾气排放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热度,现有的技术中缺少对尾气热量的转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设置在车辆的尾气排气管上,包括发电电动一体机、冷凝器、高压水泵、气动马达和承装有液态水的蒸发室,所述蒸发室设置在所述尾气排气管上,所述蒸发室通过设置在顶部的蒸汽喷口连通于所述气动马达,所述蒸发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通过高压水泵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于所述气动马达的排气口,所述气动马达连接于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的控制器,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还连接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气动马达还连接于所述高压水泵,以为所述高压水泵供能,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

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车辆的尾气排气管上设置蒸发室,使得尾气排气管贯穿蒸发室设置,由于蒸发室内设置有液态水,尾气排气管内排出的尾气的高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蒸发室内的液态水蒸发,蒸发后的蒸汽由蒸汽喷口喷发至气动马达,使得气动马达受力驱动,以此完成车辆尾气的热能回收;然后将气动马达连接于发电电动一体机的控制器,使得在控制器的操控下,带动发电电动一体机发电,并存储在蓄电池中,直至蓄电池充电完毕后,能够自动供电至车辆本体的发动机,以辅助发动机的运行,完成尾气热量的回收利用,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且气动马达还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能够对通过气动马达的蒸汽进行回收,并通过高压水泵回传至蒸发室内,完成多次重复利用。

4、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马达的排气口通过输气管道连通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5、上述技术方案中,输气管道连通气动马达的排气口和冷凝器的进口,能够将通过气动马达的蒸汽引导至冷凝器内,通过冷凝器的极速降温,使得蒸汽重新液态化,以便重新使用液态水;输气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通过输气管道的蒸汽的压力,并传递至控制器,以便控制器调控安全阀,以保证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输送。

6、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7、上述技术方案中,单向阀能够保证输气管道输送的蒸汽单向流通至冷凝器,有效避免回流。

8、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室内的吸热腔承装有液态水,所述尾气排气管位于所述吸热腔内的部分为s形管路。

9、上述技术方案中,吸热腔内承装液态水,尾气排气管的s形管路位于吸热腔内,有效增加了尾气排气管与液态水的接触面积,使得更加充分的进行热置换。

10、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号液位传感器和二号液位传感器,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与所述s形管路的顶部持平,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与s形管路的底部持平,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和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一号液位传感器和二号液位传感器均能够监测液态水的液面位置,一号液位传感器在吸热腔内的设置高度与s形管路的顶部位于同一高度,能够监测液态水的高度是否浸没s形管路的顶部,二号液位传感器在吸热腔的设置高度与s形管路的底部位于同一高度,能够监测液态水的高度是否浸没s形管路的底部,使得可以准确监控吸热腔内的液态水的水位高低。

12、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室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13、上述技术方案中,出水口便于将蒸发室内的液态水进行排出。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车辆的尾气排气管上设置蒸发室,使得尾气排气管贯穿蒸发室设置,由于蒸发室内设置有液态水,尾气排气管内排出的尾气的高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蒸发室内的液态水蒸发,蒸发后的蒸汽由蒸汽喷口喷发至气动马达,使得气动马达受力驱动,以此完成车辆尾气的热能回收;然后将气动马达连接于发电电动一体机的控制器,使得在控制器的操控下,带动发电电动一体机发电,并存储在蓄电池中,直至蓄电池充电完毕后,能够自动供电至车辆本体的发动机,以辅助发动机的运行,完成尾气热量的回收利用,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设置在车辆的尾气排气管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电动一体机、冷凝器、高压水泵、气动马达和承装有液态水的蒸发室,所述蒸发室设置在所述尾气排气管上,所述蒸发室通过设置在顶部的蒸汽喷口连通于所述气动马达,所述蒸发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通过高压水泵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于所述气动马达的排气口,所述气动马达连接于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的控制器,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还连接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气动马达还连接于所述高压水泵,以为所述高压水泵供能,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马达的排气口通过输气管道连通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室内的吸热腔承装有液态水,所述尾气排气管位于所述吸热腔内的部分为s形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号液位传感器和二号液位传感器,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与所述s形管路的顶部持平,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与s形管路的底部持平,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和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室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相关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尾气热能利用系统,设置在车辆的尾气排气管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电动一体机、冷凝器、高压水泵、气动马达和承装有液态水的蒸发室,所述蒸发室设置在所述尾气排气管上,所述蒸发室通过设置在顶部的蒸汽喷口连通于所述气动马达,所述蒸发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通过高压水泵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于所述气动马达的排气口,所述气动马达连接于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的控制器,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还连接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气动马达还连接于所述高压水泵,以为所述高压水泵供能,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树芳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