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0627发布日期:2023-06-08 01:4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


背景技术:

1、气体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因良好的燃料灵活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优点成为清洁动力的主要技术措施。目前国内车用发动机气体燃料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但在船舶发动机领域还有一些技术难题有待解决。

2、现有燃气喷射阀的铁芯空腔与背压处的气压在阀开启和关闭时有压差,导致开启阻力增大,发动机功率(工作压差)提升受到限制的问题,因此本企业在之前研发了一种船用气体发动机平衡式燃气喷射阀(公告号为cn218206875u),包括电磁阀、阀壳体和阀芯组件;电磁阀和阀芯组件均安装在阀壳体内,阀芯组件位于电磁阀下方;限位圈上端面高于限程盘上端面和衔铁上端面,电磁阀下端面紧压限位圈上端面,限位圈、运动密封膜片、限程盘和阀座被电磁阀紧压在阀壳体内的台阶上,电磁阀、限位圈和衔铁三者环绕形成铁芯空腔,阀座下端与阀壳体形成背压处;衔铁沿中心轴线设有贯通孔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沿中心轴线设有贯通孔二,阀座沿中心轴线设有贯通孔三,铁芯空腔通过贯通孔一、贯通孔二和贯通孔三与背压处连通。在燃气喷射阀开闭时,铁芯空腔与背压处两个环境气体能够顺利流通、保持气压的一致性,降低阀片开启阻力、增加工作压差(可增大开启压力),实现发动机在同型号燃气喷射阀情况下的动力提升。

3、目前的喷射阀基本上都会设置对应的壳体,壳体需要根据阀的结构和形状进行设置,会导致生产的材料和成本增加,并且也会增大喷射阀的重量。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进一步促进了气体发动机及双燃料发动机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以解决目前的喷射阀基本上都会设置对应的壳体,从而会导致生产的材料和成本增加,并且也会增大喷射阀重量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包括电磁阀组件、衔铁、限程盘、阀片、阀座、支撑架和连接结构,所述电磁阀组件的下侧与所述限程盘抵紧,所述限程盘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第三安装孔连通,所述衔铁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阀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衔铁能够在第一安装孔内移动;所述衔铁的上方与所述电磁阀组件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衔铁的下侧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后与所述阀片抵紧并固定在一起;所述阀片的上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上内壁之间留有第二间隙且设置复位件;所述阀座的上侧与限程盘和阀片的下侧相抵;所述阀座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阀片用于封堵所述出气孔;所述支撑架为环形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支撑架的内腔连通;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电磁阀组件和阀座之间并且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电磁阀组件的下侧和阀座的上侧相抵;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电磁阀组件和阀座连接;所述衔铁、限程盘、阀片和复位件均位于所述支撑架内部。

3、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若干第一紧固件;所述阀座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限程盘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连接孔正对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电磁阀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若干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将电磁阀组件、限程盘和阀座固定。

4、进一步,所述阀片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三间隙;所述阀片的周向设有若干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第三间隙连通。

5、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有环形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对输送的燃气进行过滤。

6、进一步,所述电磁阀组件的下端和阀座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弹性垫圈,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弹性垫圈相抵。

7、进一步,所述支撑架采用环形不锈钢片。

8、进一步,所述过滤网采用双层过滤网。

9、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当电磁阀组件通电时,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带动阀片一同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阀片与阀座分离,阀座上的出气孔与限程盘内部接通,燃气依次经过过滤网、支撑架上的进气孔、第二安装孔和出气孔,然后从出气孔喷出,此时燃气喷射阀开始供气。当电磁阀组件断电时,阀片在复位件与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阀片与阀座接触并抵紧,阻断阀座上的出气孔与限程盘内部的接通,此时燃气喷射阀结束供气。

10、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1、①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与同类其他产品相比不需要壳体,节省大量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大幅减轻了燃气喷射阀重量,进一步促进了气体发动机及双燃料发动机轻量化。

12、②本技术方案中支撑架采用环形不锈钢片,既可实现壳体的支撑作用又可以防止水蒸气锈蚀,提高可靠性。支撑架上下端面分别抵靠两个弹性垫圈,弹性垫圈具有一定弹性,可以补偿因加工造成的尺寸偏差。并且,通过连接结构可以实现支撑架的拆卸,可以在过滤网失效时进行更换,从而延长燃气喷射阀的使用寿命。支撑架上设置若干进气孔,可以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减少进气节流。

13、③通过第一紧固件将阀座、限程盘与电磁阀组件依次连接并固定,起到了固定与限位的作用。该结构避免了多级密封圈导致的难拆装问题,该结构易于拆装,便于工人装配与后续维修。

14、④本技术方案在阀片上设置引流孔,将燃气引入阀片、阀座密封带处,增大流量系数。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组件(1)、衔铁(2)、限程盘(3)、阀片(4)、阀座(5)、支撑架(13)和连接结构,所述电磁阀组件(1)的下侧与所述限程盘(3)抵紧,所述限程盘(3)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所述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之间通过第三安装孔连通,所述衔铁(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9)内,所述阀片(4)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内,所述衔铁(2)能够在第一安装孔(9)内移动;所述衔铁(2)的上方与所述电磁阀组件(1)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衔铁(2)的下侧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后与所述阀片(4)抵紧并固定在一起;所述阀片(4)的上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0)的上内壁之间留有第二间隙且设置复位件(8);所述阀座(5)的上侧与限程盘(3)和阀片(4)的下侧相抵;所述阀座(5)上设有若干出气孔(17),所述阀片(4)用于封堵所述出气孔(17);所述支撑架(13)为环形架,所述支撑架(13)上设有若干进气孔(16),所述第二安装孔(10)与所述支撑架(13)的内腔连通;所述支撑架(13)位于所述电磁阀组件(1)和阀座(5)之间并且支撑架(1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电磁阀组件(1)的下侧和阀座(5)的上侧相抵;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电磁阀组件(1)和阀座(5)连接;所述衔铁(2)、限程盘(3)、阀片(4)和复位件(8)均位于所述支撑架(1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若干第一紧固件(6);所述阀座(5)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限程盘(3)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连接孔正对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电磁阀组件(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若干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6)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将电磁阀组件(1)、限程盘(3)和阀座(5)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4)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0)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三间隙;所述阀片(4)的周向设有若干引流孔(11),所述引流孔(11)与所述第三间隙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的外部设有环形的过滤网(14),所述过滤网(14)用于对输送的燃气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组件(1)的下端和阀座(5)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弹性垫圈(15),所述支撑架(1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弹性垫圈(15)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采用环形不锈钢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4)采用双层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壳体燃气喷射阀,包括电磁阀组件、衔铁、限程盘、阀片、阀座、支撑架和连接结构,所述衔铁、限程盘、阀片和复位件均位于所述支撑架内部;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电磁阀组件和阀座连接;所述阀座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阀片用于封堵所述出气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支撑架的内腔连通;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电磁阀组件和阀座之间并且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电磁阀组件的下侧和阀座的上侧相抵。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与同类其他产品相比不需要壳体,节省大量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大幅减轻了燃气喷射阀重量,进一步促进了气体发动机及双燃料发动机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屈超,李栋,李许庆,胡玉针,陈超,冉启燕,谷梓铭,李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