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9655发布日期:2023-09-20 05:0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后处理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尾气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处理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为了满足排放的法规,车辆在排出尾气前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车辆一般是通过后处理装置处理尾气,后处理装置将尾气处理至符合排放标准后,再将尾气排出。传统的后处理装置的排气背压较高,影响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后处理装置的排气背压较高,影响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及车辆。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后处理装置,用以处理车辆产生的尾气,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

3、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

4、多个隔板,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隔板被构造为能够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多个腔室,多个所述隔板中的部分设有连通孔,以将相邻的所述腔室连通;以及

5、多种功能单元,每一所述功能单元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腔室连通,用以处理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尾气。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腔室由对应的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隔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隔板,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的多个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用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多层分隔空间,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于多层所述分隔空间内,用以将多层所述分隔空间分隔为多个所述腔室;

8、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设有三个,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四层分隔空间;所述第二隔板设有五个,以将四层所述分隔空间分为九个腔室。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九个所述腔室包括尾气依次通过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第六腔室、第七腔室、第八腔室及第九腔室;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壳体上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九腔室连通;

11、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所述第一隔板设有所述连通孔;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五腔室之间的所述第二隔板设有所述连通孔;所述第五腔室与所述第六腔室之间的所述第一隔板设有所述连通孔;

12、多种所述功能单元包括第一混合单元、第二混合单元、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低温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及氧化捕集器单元;所述第一混合单元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腔室及所述第三腔室分别连通,以在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尾气处理后运输至所述第三腔室;所述低温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与所述第三腔室及所述第四腔室分别连通,以在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尾气处理后运输至所述第四腔室;所述氧化捕集器单元与所述第六腔室及所述第七腔室分别连通,以在将所述第六腔室内的尾气处理后运输至所述第七腔室;所述第二混合单元与所述第七腔室及所述第八腔室分别连通,以在将所述第七腔室内的尾气处理后运输至所述第八腔室;所述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与所述第八腔室及所述第九腔室分别连通,以在将所述第八腔室内的尾气处理后运输至所述第九腔室。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种所述功能单元包括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

14、筒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筒体与对应的所述腔室连通;

15、主体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筒体内,所述主体部被配置为能够处理进入所述筒体内的尾气;以及

16、衬垫,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筒体之间。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低温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及氧化捕集器单元,所述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所述低温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及所述氧化捕集器单元各自的所述筒体的结构相同。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三个拆卸窗口,每一所述拆卸窗口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拆卸口及密封盖设于所述拆卸口的盖板;

19、三个所述拆卸窗口分别与所述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所述低温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及所述氧化捕集器单元对应设置,每一所述拆卸口与对应的所述尾气处理单元的所述筒体连通。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处理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抽拉把手。

21、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

22、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

23、多个隔板,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隔板被构造为能够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多个腔室,多个所述隔板中的部分设有连通孔,以将相邻的所述腔室连通;以及

24、多种功能单元,每一所述功能单元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腔室连通,用以处理对应的所述腔室内的尾气。

25、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后处理装置通过多个隔板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腔室,而部分隔板还设有连通孔,从而使得尾气能够从一个腔室流动到另一个腔室。此外,多种功能单元可以对容纳腔内的尾气进行处理,并且每一功能单元能够将两个腔室连通,从而将处理后的空气自一个腔室运输至另一个腔室。通过连通孔与功能单元的运输配合,使得尾气能够快速的在各个腔室之间流通,并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多种功能单元对尾气进行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后处理装置,本申请充分利用后处理器的可用空间,让尾气在各个腔室之间流动,使得尾气在流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而尾气自身产生的压力也更小,因此本申请提出的后处理装置的排气背压较小,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影响更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处理装置,用以处理车辆产生的尾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腔室由对应的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隔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隔板,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的多个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用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多层分隔空间,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于多层所述分隔空间内,用以将多层所述分隔空间分隔为多个所述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设有三个,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四层分隔空间;所述第二隔板设有五个,以将四层所述分隔空间分为九个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九个所述腔室包括尾气依次通过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第六腔室、第七腔室、第八腔室及第九腔室;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壳体上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九腔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种所述功能单元包括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低温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及氧化捕集器单元,所述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所述低温选择性氧化还原单元及所述氧化捕集器单元各自的所述筒体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三个拆卸窗口,每一所述拆卸窗口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拆卸口及密封盖设于所述拆卸口的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抽拉把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后处理装置及车辆。后处理装置用以处理车辆产生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多个隔板及多种功能单元。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多个隔板间隔设于容纳腔内,多个隔板被构造为能够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腔室。多个隔板中的部分设有连通孔,以将相邻的腔室连通。每一功能单元分别与对应的两个腔室连通,用以处理对应的腔室内的尾气。多种功能单元可以对容纳腔内的尾气进行处理,并且每一功能单元能够将两个腔室连通,从而将处理后的空气自一个腔室运输至另一个腔室。本申请让尾气在各个腔室之间流动,使得尾气在流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而尾气自身产生的压力也更小,后处理装置的排气背压较小,对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的影响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翔,朱明健,王健,胡振奇,李唐浩,吴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