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处理封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89712发布日期:2023-09-01 11:0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处理封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尾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处理封装。


背景技术:

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是指利用氨、氨水、尿素或烃类为还原剂,在氧浓度高出nox浓度两个数量级以上的条件下,高选择性地优先把nox还原为n2,从而实现将尾气处理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2、混合器单元存在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中,位于scr催化剂前,用于促进尿素液滴的破碎、蒸发和尿素向氨气的转化。scr混合器单元用于提高scr催化剂入口nh3浓度和排气速度均匀性。若尿素液滴破碎蒸发不完全则会造成nox转化率降低,形成尿素结晶堵塞内部结构。若氨气分布浓度和排气速度分布不均则会造成nox转化效率降低,同时能够造成催化剂老化程度不均,scr催化剂的性能受到影响。现有的混合器结构设计普遍存在结构简单,尿素溶液破碎、蒸发不良,容易形成尿素结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处理封装,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尿素溶液破碎、蒸发不良,容易形成尿素结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处理封装,其包括:沿着排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连接的doc单元、dpf颗粒捕集器单元、混合器单元和scr单元;其中,所述混合器单元包括:混合器筒体和旋流组件,所述混合器筒体上设置有喷嘴座,所述混合器筒体内形成有混合腔体,所述混合器筒体一端为混合器进口,另一端为混合器出口;所述旋流组件设置于混合腔体内部,所述旋流组件将混合器进口分为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并将所述混合腔体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中层和下层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一进口与上层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下层连通,所述上层、中层和下层均与混合器出口连通;所述混合器单元配置为:从第一进口进入上层的气流和从第二进口进入下层的气流反向流动,并在中层形成对冲,从混合器出口流出。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流组件包括:整流件、混合器旋流单元、隔断导流结构,所述整流件设置于混合器进口处,以将混合器进口分为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混合器旋流单元包括第一混合件和第二混合件,第一混合件和第二混合件分别设置于上层内部和下层内部,所述第一混合件和第二混合件表面均开设有旋流孔;所述隔断导流结构设置于混合器旋流单元外部,所述隔断导流结构上设置有用于改变气流流动方向的圆弧状的内表面。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流件为筒状结构,且整流件位于混合器进口一侧密封,所述整流件顶端、底端和位于混合器出口一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整流件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混合件和第二混合件连通。

5、一些实施例中,从整流件中心至整流件边缘,所述整流件高度逐渐减小。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所述内表面包括设置于第一导流结构上的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套设于第一混合件外部,且第一内表面与第一混合件外表面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进口处;所述内表面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导流结构上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套设于第二混合件外部,且第二内表面与第二混合件外表面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进口处,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朝向相反。

7、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一开口一端至第一开口另一端,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一混合件外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从第二开口一端至第二开口另一端,所述第二内表面与第二混合件外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导流结构还包括:第三导流结构,所述第三导流结构连接于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之间,且呈“s”形结构,并使所述隔断导流结构上形成一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与混合器出口连通。

9、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混合件和第二混合件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旋流孔一侧,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并与旋流孔之间形成旋流通道,所述第一混合件上的导流板与第二混合件上的导流板倾斜方向不同。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器单元还包括:

11、旋流板,所述旋流板设置于混合腔体内部,且位于混合器出口处,所述旋流板上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导流孔。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流板靠近混合器进口一侧的中间部分向scr单元一侧凸出。

13、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处理封装,由混合器筒体和旋流组件相互配合,使排气气流分为上下反向流动的两股气流,并使上层气流和下层气流反向流动;尿素通过喷嘴座喷射进入上层气流中,带尿素的上层气流与下层气流在中层形成对冲,双向对冲气流促进尿素液滴破碎,蒸发,加速氨混合均匀性,减少尿素结晶生成。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着排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连接的doc单元(1)、dpf颗粒捕集器单元(2)、混合器单元(3)和scr单元(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组件(32)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件(321)为筒状结构,且整流件(321)位于混合器进口一侧密封,所述整流件(321)顶端、底端和位于混合器出口一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整流件(321)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混合件(3202)和第二混合件(3203)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导流结构(322)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导流结构(322)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单元(3)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后处理封装,其包括:沿着排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连接的DOC单元、DPF颗粒捕集器单元、混合器单元和SCR单元;其中,混合器单元包括:混合器筒体和旋流组件,混合器筒体上设置有喷嘴座,混合器筒体内形成有混合腔体,混合腔体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中层和下层相互连通,混合器筒体一端为混合器进口,另一端为混合器出口;旋流组件设置于混合腔体内部,并将混合器进口分为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之间有间隔,第一进口与上层连通,第二进口与下层连通,上层、中层和下层均与混合器出口连通。本发明中带尿素的上层气流与下层气流在中层形成对冲,促进尿素液滴破碎,蒸发,加速氨混合均匀性,减少尿素结晶生成。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琛,冯坦,许法亮,赵梦媛,李兴章,董才月,赵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