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

文档序号:36247581发布日期:2023-12-02 14:1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

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的,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使用涡卷弹簧进行能量回收具有效率较高、灵活性较高且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更少的特点,因此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能应用于各种有关制动能量回收的场合。但目前现有的装置为了实现能量回收方向与能量释放方向一致,均配备了换向机构,其结构较为庞杂,限制了其应用于更多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节省一半体积便能够实现能量回收方向与能量释放方向的一致,节省了换向机构,节约了重量,增强其实用性。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包括:

2、中心定轴,该中心定轴上旋转套接有旋转内轴,该旋转内轴上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摩擦盘,该第一摩擦盘上套接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第一摩擦盘的下方嵌合连接有离合转接器,该离合转接器上固接有卷簧盒,该卷簧盒套接于旋转内轴上,卷簧盒内设置有卷簧;

3、中心定轴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盘与第二固定盘,旋转内轴靠近第二固定盘的一端上固接有旋转内轴棘轮,旋转内轴棘轮外设置有端面棘轮,旋转内轴棘轮与端面棘轮的齿轮方向相反设置,且旋转内轴棘轮与端面棘轮外分别设置有旋转内轴棘爪与端面棘爪。

4、优选的,第一摩擦盘上设置有有两个摩擦片,该摩擦片上固定设置有内棘轮盘,该内棘轮盘的上方设置有牙盘,牙盘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盘,位于内棘轮盘中间部位固定有内棘轮盘盖,内棘轮盘与第一摩擦盘之间通过多个螺柱连接。

5、优选的,内棘轮盘盖通过轴承套接于中心定轴上,且摩擦片、内棘轮盘及牙盘沿竖直方向依次套接于中心定轴上。

6、优选的,旋转内轴靠近内棘轮盘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内棘轮棘爪,该内棘轮棘爪与内棘轮盘的内部齿端相匹配,且内棘轮盘的内部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端面棘轮的齿轮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内轴棘轮的齿轮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7、优选的,第二固定盘上固接有多个固定柱与导向柱,且固定柱与导向柱之间交错分布,第二固定盘上固接有多个液压缸,固定柱与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导向柱远离第二固定盘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离合件、第二离合件及第一固定盘,液压缸的伸缩杆与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固接。

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和释放,将卷簧盒与卷簧的旋转内轴设计为均可旋转,省去了换向机构,实现能量回收方向与能量释放方向的一致,节约了重量,节约了体积,增强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摩擦盘(15)上设置有两个摩擦片(16),该摩擦片(16)上固定设置有内棘轮盘(17),该内棘轮盘(17)的上方设置有牙盘(18),牙盘(1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盘(1),位于内棘轮盘(17)中间部位固定有内棘轮盘盖(22),内棘轮盘(17)与第一摩擦盘(15)之间通过多个螺柱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棘轮盘盖(22)通过轴承套接于中心定轴(2)上,且摩擦片(16)、内棘轮盘(17)及牙盘(18)沿竖直方向依次套接于中心定轴(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内轴(3)靠近内棘轮盘盖(22)的端面上设置有内棘轮棘爪(23),该内棘轮棘爪(23)与内棘轮盘(17)的内部齿端相匹配,且内棘轮盘(17)的内部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端面棘轮(13)的齿轮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内轴棘轮(20)的齿轮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盘(11)上固接有多个固定柱(24)与导向柱(25),且固定柱(24)与导向柱(25)之间交错分布,第二固定盘(11)上固接有多个液压缸(26),固定柱(24)与第一固定盘(1)固定连接,导向柱(25)远离第二固定盘(11)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离合件(141)、第二离合件(142)及第一固定盘(1),液压缸(26)的伸缩杆与第一离合件(141)与第二离合件(142)固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平面涡卷弹簧能量回收装置,包括:中心定轴,该中心定轴上旋转套接有旋转内轴,该旋转内轴上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摩擦盘,该第一摩擦盘上套接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第一摩擦盘的下方嵌合连接有离合转接器,该离合转接器上固接有卷簧盒,该卷簧盒套接于旋转内轴上,卷簧盒内设置有卷簧;中心定轴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盘与第二固定盘,旋转内轴靠近第二固定盘的一端上固接有旋转内轴棘轮,旋转内轴棘轮外设置有端面棘轮,旋转内轴棘轮与端面棘轮的齿轮方向相反设置。根据本发明,节省一半体积便能够实现能量回收方向与能量释放方向的一致,节省了换向机构,节约了重量,增强其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元哲,徐陈,卢汉林,安节丰,李奕奇,段振霞,吴恩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