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8979发布日期:2023-12-16 00:4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节温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电加热节温器由加热棒、蜡包、阀盘、弹簧、壳体、支架组成;ecu通过发动机线束对电加热节温器进行控制,先读取发动机转速、负荷、车速、进气温度以查表求出当前目标水温,再通过水温传感器读出实际水温,根据温差调整加热占空比以调节发动机水温;由于电加热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进水口,而水温传感器布置在温度较高的发动机缸盖末端,这就会导致电加热节温器蜡包附近的水温与水温传感器测得的存在温差;在某些极端的工况下,水温传感器温度很高,根据水温-占空比关系,电加热节温器认为此时依靠水温就可以熔化石蜡,不需要启动加热功能;但实际因为温差的问题,蜡包附近的水温没达到熔化温度,靠水温打不开节温器;在无法更改节温器布置的前提下,由于温差的存在,导致使用电加热节温器也存在发动机水温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检索,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1911239214.3)一种节温器结构及发动机;文中提出“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内部含有蜡包,所述蜡包用于感应水温,以在水温升高时,使石蜡熔化并且体积增大,从而推动所述调节板211向下移动,”但是通过我们长期观察中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3、1.石蜡包裹在推杆的外侧,夏季电加热节温器频繁使用,石蜡与推杆之间密封性降低,液体状态的石蜡容易沿着推杆的外侧发生渗漏,导致节温器无法使用,发动机高温损坏的情况发生;

4、2.石蜡在融化的时候发生膨胀对推杆进行挤压,使得无法将挤压力第一时间作用在推杆上,节温器的驱动延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和节温器本体,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由节温器安装座、连接管、散热器、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风扇总成、冷却液分离器和水泵组成,且散热器上安装风扇总成,风扇总成上安装两组散热风扇,同时风扇总成上安装散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上的节温器安装座上安装节温器本体,且节温器安装座端部安装水泵;

3、节温器本体由上支架、阀座、推杆组件、定位安装座、下支架、主阀门、弹簧、感应组件、连接杆和旁通阀,且定位安装座上侧螺接安装上支架,同时定位安装座下侧螺接安装下支架,并且下支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感应组件,感应组件的外侧安装弹簧,感应组件底部与连接杆进行固定,且连接杆底部安装旁通阀;推杆组件包括连接轴和反作用力轴;

4、感应组件包括密封座、紧固盖、固定螺栓、感应筒、下压座、耐高温气囊、石蜡和密封垫,且密封座覆盖在感应筒上,同时密封座底部与下压座进行固定,并且下压座底部与耐高温气囊固定设置,感应筒的内部填充石蜡;

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安装座的中部开设阀座,且阀座与主阀门的尺寸相适配,同时主阀门向上移动对阀座进行封堵。

6、进一步的,所述主阀门的外侧开设弧形密封座,且弧形密封座的外侧固定安装密封片,同时阀座内壁开设密封槽,密封槽与弧形密封座的尺寸相适配。

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密封座向上移动卡装在密封槽的内部,且密封槽与弧形密封座之间通过密封片进行密封。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座的剖面为“t”形设置,且密封座在感应筒上通过紧固盖进行固定连接,且紧固盖覆盖在感应筒上均匀通过多组固定螺栓进行螺接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座的侧壁剖面为“s”形设置,且感应筒的内部上侧开设“s”形设置的容纳槽,同时下压座卡装在容纳槽内部,并且下压座与容纳槽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

10、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气囊包裹在反作用力轴的外侧,且耐高温气囊为聚酯纤维制造而成剖面为“u”形的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剖面为圆形设置,且连接轴底部与反作用力轴进行固定,同时反作用力轴的长度小于耐高温气囊的高度。

12、进一步的,所述反作用力轴的剖面为正方形设置,且反作用力轴的外侧均匀开设四组受力面,同时四组受力面均为倾斜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反作用力轴的外侧均匀开设四组受力面,反作用力对四组受力面进行驱动,相较传统的圆柱形的推杆,感应组件驱动更加的灵敏和快速,增加节温器本体的反应速度;

15、下压座卡装在容纳槽内部,下压座和容纳槽剖面均为“s”形设置,下压座与容纳槽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锁固,避免液体石蜡自下压座与容纳槽之间溢出,避免石蜡溢出,增加节温器本体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1)和节温器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1)由节温器安装座(2)、连接管(3)、散热器(4)、散热风扇(5)、温度传感器(6)、风扇总成(7)、冷却液分离器(8)和水泵(9)组成,且散热器(4)上安装风扇总成(7),风扇总成(7)上安装两组散热风扇(5),同时风扇总成(7)上安装散热管和温度传感器(6),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1)上的节温器安装座(2)上安装节温器本体(10),且节温器安装座(2)端部安装水泵(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安装座(104)的中部开设阀座(102),且阀座(102)与主阀门(106)的尺寸相适配,同时主阀门(106)向上移动对阀座(102)进行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门(106)的外侧开设弧形密封座(1061),且弧形密封座(1061)的外侧固定安装密封片(1062),同时阀座(102)内壁开设密封槽(1063),密封槽(1063)与弧形密封座(1061)的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密封座(1061)向上移动卡装在密封槽(1063)的内部,且密封槽(1063)与弧形密封座(1061)之间通过密封片(1062)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1081)的剖面为“t”形设置,且密封座(1081)在感应筒(1084)上通过紧固盖(1082)进行固定连接,且紧固盖(1082)覆盖在感应筒(1084)上均匀通过多组固定螺栓(1083)进行螺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座(1085)的侧壁剖面为“s”形设置,且感应筒(1084)的内部上侧开设“s”形设置的容纳槽,同时下压座(1085)卡装在容纳槽内部,并且下压座(1085)与容纳槽之间通过密封垫(1088)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气囊(1086)包裹在反作用力轴(1032)的外侧,且耐高温气囊(1086)为聚酯纤维制造而成剖面为“u”形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031)的剖面为圆形设置,且连接轴(1031)底部与反作用力轴(1032)进行固定,同时反作用力轴(1032)的长度小于耐高温气囊(1086)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作用力轴(1032)的剖面为正方形设置,且反作用力轴(1032)的外侧均匀开设四组受力面(1033),同时四组受力面(1033)均为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和节温器本体,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由节温器安装座、连接管、散热器、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风扇总成、冷却液分离器和水泵组成,且散热器上安装风扇总成,风扇总成上安装两组散热风扇,同时风扇总成上安装散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体口上的节温器安装座上安装节温器本体,且节温器安装座端部安装水泵。该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节温器结构,下压座卡装在容纳槽内部,下压座和容纳槽剖面均为“S”形设置,下压座与容纳槽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锁固,避免液体石蜡自下压座与容纳槽之间溢出,避免石蜡溢出,增加节温器本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荣,池耀,池亮,池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