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

文档序号:35350312发布日期:2023-09-07 21:5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预润滑,具体涉及一种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1、据统计,约90%发动机机械故障与报废都与摩擦副磨损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发动机起动时间仅占全部工作时间的很小一部分,但各摩擦副在发动机起动时总磨损量却比其他工作时间总磨损量高,主要原因是发动机机油泵与发动机曲轴联动,无法在起动前独立工作以建立足够用于润滑的机油压力,导致各摩擦副在发动机起动时工作在干摩擦状态。

2、在低温环境下,发动机机油粘度大大增加、流动性急剧降低,发动机机油泵更难在发动机冷起动时及时建立足够用于润滑的机油压力。用于低温环境下的干式油底壳发动机机油箱中常设置有机油加热管路,但机油内部自然对流换热困难,加温过程中机油升温缓慢、机油冷热不均,较长时间加热后机油箱内依然存在大量难以泵送的低温机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能够快速实现机油箱的机油预热,且实现机油的均匀加热。

2、本实用新型的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包括塔形盘管,所述塔形盘管位于机油箱内,盘管进水口在下,盘管出水口在上,塔形盘管内注有高温冷却水。

3、较优的,相邻两层盘管的宽度差大于或等于两倍盘管管径。

4、较优的,相邻两层盘管的长度差大于或等于两倍盘管管径。

5、较优的,所述塔形盘管为正塔形或倒塔形。

6、较优的,机油箱内的机油箱集滤器12置于机油箱底部。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利用盘管加热的垂直自然对流现象,将传统的蛇形盘管替换为塔型盘管,塔形盘管减轻了机油垂直自然对流的阻碍,各层管壁附近的机油受热后上升并与上层管壁脱离接触,形成多个垂直自然对流回路,有效加大加热热流量、提高自然对流速率,机油箱内机油均匀加热,经加热后平均温度更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实现,可有效实现低温环境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



技术特征:

1.一种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形盘管,所述塔形盘管位于机油箱内,盘管进水口在下,盘管出水口在上,塔形盘管内注有高温冷却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盘管的宽度差大于或等于两倍盘管管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盘管的长度差大于或等于两倍盘管管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形盘管为正塔形或倒塔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油箱内的机油箱集滤器(12)置于机油箱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油底壳发动机高效机油预加热系统。本技术预加热系统包括塔形盘管,所述塔形盘管位于机油箱内,盘管进水口在下,盘管出水口在上,塔形盘管内注有高温冷却水。塔形盘管减轻了机油垂直自然对流的阻碍,各层管壁附近的机油受热后上升并与上层管壁脱离接触,形成多个垂直自然对流回路,有效加大加热热流量、提高自然对流速率,机油箱内机油均匀加热,经加热后平均温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杜巍,李向荣,郭意桥,亚历山大·斯杰里马赫,张彤,胡晨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