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

文档序号:35030871发布日期:2023-08-05 18:2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

本技术涉及水轮机,特别是一种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


背景技术:

1、工业循环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装置中,因系统中存在高位换热器和管网水力平衡的需要,系统回水压力除用于克服冷却塔布水需要外,普遍存在一定的富裕水头,这一部分富裕水头在上塔立管的阀门处被白白消耗,若能将富裕能量回收发电,则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资源,也符合双碳战略,但是工业现场一般用地都比较紧张,特别是改造项目对设备占地面积条件多,传统轴伸贯流式水轮机的轴承室布置在设备外侧,导致主轴具有较大的悬臂段长度、径向跳动幅度偏大、轴承受力条件差,对轴承寿命不利。冷却塔的立管用于将水流向上输送至冷却塔布水高度,因此将水轮机的出水口朝上则有利于简化管道布置,有利于降低管路损失和施工难度,但至今未见公开报道。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亟需研发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稳定高效的余压水轮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可有效解决工业现场设备布置受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包括壳体、主轴和尾水管,所述的壳体出口处向上与尾水管相连通,壳体出口内均布装有导叶,导叶出口处的壳体内装有转轮,转轮经中心轴孔与主轴一端相连,壳体中心处沿垂向装有内轴承室,主轴经装在内轴承室内的内轴承装在内轴承室内,主轴另一端伸出内轴承室与位于壳体外面的外轴承室相连,主轴与外轴承室经外轴承室内的外轴承相连,外轴承室与外壳托架连接,外壳托架与底座固定连接。

3、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结构紧凑,水力和机械能性能优良,特别适用于冷却塔上塔立管处余压回收发电,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包括壳体、主轴和尾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出口处向上与尾水管(5)相连通,壳体(4)出口内均布装有导叶(2),导叶(2)出口处的壳体(4)内装有转轮(1),转轮(1)经中心轴孔与主轴(3)一端相连,壳体(4)中心处沿垂向装有内轴承室(4-2),主轴(3)经装在内轴承室(4-2)内的内轴承(8-1)装在内轴承室(4-2)内,主轴(3)另一端伸出内轴承室(4-2)与位于壳体(4)外面的外轴承室(10)相连,主轴(3)与外轴承室(10)经外轴承室(10)内的外轴承(8-2)相连,外轴承室(10)与外壳托架(4-4)连接,外壳托架(4-4)与底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轮(1)出口朝上,转轮(1)包括均布的叶片(1-2)和装在叶片(1-2)一端的轮毂(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1-2)一端与轮毂(1-1)相连,另一端与外环(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轴承室(4-2)为空心体,内轴承室(4-2)上端装有轴承密封盖(9),另一端与壳体(4)的壳体壁相连通,主轴(3)端部伸出轴承密封盖(9)与转轮(1)的中心轴孔固定相连,轴承密封盖(9)外的主轴(3)上依次装有机封函体(7)和机械密封(6),机封函体(7)与轴承密封盖(9)之间的腔体与排空管(11)一端相连通,排空管(11)另一端穿过壳体(4)伸出壳体(4)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为呈倒l型的弯管,壳体(4)出口朝上,导叶(2)进口处的壳体(4)内装有导流板(4-3)。


技术总结
一种立式余压发电水轮机,包括壳体、主轴和尾水管,所述的壳体出口处向上与尾水管相连通,壳体出口内均布装有导叶,导叶出口处的壳体内装有转轮,转轮经中心轴孔与主轴一端相连,壳体中心处沿垂向装有内轴承室,主轴经装在内轴承室内的内轴承装在内轴承室内,主轴另一端伸出内轴承室与位于壳体外面的外轴承室相连,主轴与外轴承室经外轴承室内的外轴承相连,外轴承室与外壳托架连接,外壳托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本技术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结构紧凑,水力和机械能性能优良,特别适用于冷却塔上塔立管处余压回收发电,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然,李延频,陈德新,张自超,张利红,滕忠雪,张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